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0-20
/ 2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赵晓黎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摘要: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因此,在数学教学研究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重要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地发展。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培养适应新时代的人才尤为重要。数学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学生必须转变原来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索,交流合作”为特征的创新学习方式,从而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一、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新观念、新思想

新观念中不仅包含对事物妁新认识、新思想,而且包含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为此作为新人才就必须学会学习,只有不断地学习,获取新知识更新观念,形成新认识。在探究《哪种灯更省钱》这堂课时,我先让学生只从灯的售价上考虑,学生们都知道百织灯价格便宜省钱,但是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考虑的话,节能灯就更省钱――消耗趵电费。通过比较照明的时间,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乐趣。“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方法的掌握,思想的形成,才能使学生受益终生。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取旧的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

2、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情绪低落时的思维水平只有情绪高涨时的二分之一。因此数学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炽热的数学情感去调动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美好情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首先课堂设计要让学生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力量极其巨大,是打开学生学习的一把钥匙,没有兴趣就无法激发创新的火花。

三、教会学生提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创造力是在智力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创造力离不开主动的学习和质疑。杨福家教授说:“如果一个学生能够懂得怎样去问问题,怎样去掌握知识,就等于给了他一把钥匙,就能够自己去打开各式各样的大门。”学习的最高境界是要具有提问题的意识。如果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或者过多地诉诸纯理论的分析,这样就会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失去了展现和培育的空间。评价一节课的好坏,绝对不仅仅是看这个教师的表达如何精彩,而要看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况。所以,教师应将学生引导到问题情境之中,使他们遇到矛盾,产生提问题的意识。

实践证明:问题是思想的原动力,在提出问题之前,学生往往会冥思苦想,孜孜以求,不断探索。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让他们在讨论、研究的过程中,获得进步。才能使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问题相映成趣,相辅相成,让课堂充满情感共鸣、知识分享、思想碰撞、经验交流和创新产生的和谐愉悦气氛。

四、走出从数学到数学的圈子,走进生活从生活中找数学

传统的数学课的教法,学生的练习无非是例题的再版,这样成了知识点的供给,使数学学习乏味无趣,那么怎样才能吸引学生呢?就要引导学生走出从数学到数学的圈子,走进生活从生活中找数学,因为数学是生活中处处存在的,学数学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是激发人的求知欲望的第一原动力。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学习。例如平行线的教学方面,教师可以从滑雪板、电梯、双杠等等生活物品来引入平行线,以加深对平行线的理解。

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有助于展现数学理论与其他科学的联系,突出数学生活化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应用数学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感和总结归纳能力。例如,在学习《统计初步的概率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自己投掷并验证一元硬币正面出现的概率,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学生从事数学学习,不能是简单的模仿,或是知识的复印,而是要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学习中探究,让学生摸着石头过河。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学生记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所以在新知识传播时用这种走出从数学到数学的圈子,走进生活从生活中找数学的方法更有效。

教师只有大胆改革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变教师讲为师生共同学习的双边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使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变成现在的主动参与者。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推动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只有使学生真正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着眼于学生发展需求,综合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学生学习的需要来选准运用时机,通过创造性来优化教学模式,让课堂教学更高效、学生学习更精彩。

参考文献:

[1]王再彬.《浅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3)

[2]张丽华,沈德立.论创造性思维产生的有利条件[J].教育科学,2006,1

[3]岳晓东,龚放.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教育研究,19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