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疗法治疗混合痔80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综合疗法治疗混合痔80例

雎久梅

雎久梅

(仪征市中医院肛肠科江苏仪征211400)

【摘要】目的为了探讨综合疗法治疗混合痔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住院的80例混合痔患者,在Milligan-Morgan术的基础上,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即术中行内括约肌侧切术及术后地奥司明片口服、中医耳穴压豆、红外线照射等治疗。结果本组所有病例一次性全部治愈,治愈率为100%,创面愈合时间为14~22d。结论综合疗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痔的手段,具有安全、有效、痛苦轻、并发症少等优点,无术后大出血、肛周感染、肛门狭窄及肛门失禁等严重并发症。

【关键词】综合疗法混合痔内括约肌侧切术地奥司明耳穴压豆红外线照射

【中图分类号】R65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1-0208-01

Milligan-Morgan术是一种经典的治疗混合痔的手术方法,但术后易出现出血、疼痛、创缘水肿、尿潴留等不适,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并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满意度。为了减少上述问题的出现,我科对收住入院的80例患者采用了Milligan-Morgan术基础上的综合疗法,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80例混合痔患者均根据《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中混合痔诊断和手术指征为标准纳入病例,并排除心、肺及肝、肾功能严重受损不能耐受手术者,其中女62例,男18例,年龄19~67岁,平均38岁,病程2~20年,包含环状混合痔8例。

1.2方法住院当日行术前常规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术晨温肥皂水800ml清洁灌肠,所有患者均采取侧卧位,1%利多卡因20~30ml行局部浸润麻醉,达肛门松弛无痛,充分暴露手术野,常规消毒铺巾,痔核处理顺序遵循“先大后小”原则,以组织钳提夹最大痔核的外痔部分,组织剪于痔核两侧做V形切口,在皮下静脉丛与内括约肌层之间分离痔核至齿线上2mm处,中弯钳从痔核基底部纵形钳夹,“7”号丝线于钳下行单纯结扎,部分内痔核肥大者行“8”字贯穿缝扎,从结扎线近端切除大部分痔核,残端保留0.5cm左右,查残端无活动性出血,回纳肛内,潜行剥离皮下静脉丛,修剪创缘以利引流通畅,同法处理其它痔核,所有结扎点呈齿形分布,保留皮桥>0.5cm,粘膜桥>0.3cm,尽量保留齿状线、肛管皮肤及肛管移行上皮,并于截石位5或7点处行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切断外括约肌皮下部和内括约肌下缘,切断的宽度和深度以松解后肛管能容纳两指中节为宜,年龄>60岁或肛管基础压力偏低者慎行。术毕肛内填塞明胶海绵油纱条,外敷纱布加压包扎。手术当日予中医耳穴压豆治疗,具体操作是将中药王不留行籽,贴于0.6cm*0.6cm的小块胶布中央,对准耳穴如神门、交感穴、大肠穴、直肠下段穴、三焦穴等贴紧并稍加压力,使患者耳朵感到酸、麻、胀或发热。贴后嘱患者每天自行按压数次,每次1-2分钟,每次贴压后保持3天。次日口服地奥司明片,每次1.0g,分午餐和晚餐时服用。术后第三日起肛门部予红外线照射。抗生素常规治疗3~5天,酌情使用止血药和润肠通便药。便后温水坐浴,肛门部采用肛泰软膏、肛泰栓纳肛及锡类散油纱条换药,每日一次。

1.3疗效判定标准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肛肠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执行[1]。治愈:症状消失,痔消失;好转:症状改变,痔缩小;未愈:症状、体征改变不明显,尚需再次手术。

2结果

本组所有病例一次性全部治愈,症状消失,痔核消失。术后无大出血、肛周感染、肛门狭窄及肛门失禁等严重并发症,创面愈合时间为14~22d。

3讨论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痔的发病主要与解剖因素、不良饮食和排便习惯有关,其发病机制并不完全清楚,目前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静脉曲张学说、血管增生学说和肛垫下移学说。痔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占肛门直肠疾病构成比的87.25%[2]。“耳为宗脉之聚,十二经通于耳”,耳穴压豆法是在耳针疗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中医治疗。大肠穴、直肠下段穴是脏腑取穴,合神门、交感穴诸穴疏通腑气,脏腑通则传导功能可复,气机畅则助血运通调,利于肛门解痉止痛。它具有安全、无创、无痛的特点,可以持续刺激穴位,易被患者接受。地奥司明(国药准字号H20058471)为微粒化、纯化的黄酮类化合物,其药理学作用机制主要包括:(1)高选择性增强静脉张力,通过延长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静脉壁的收缩时间而增强静脉张力;(2)促进血液和淋巴液回流,此作用是通过增加淋巴液引流速度以及收缩淋巴管,从而加快组织间液回流,改善淋巴液回流来实现;(3)改善微循环,地奥司明可明显降低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移行、崩解释放出的炎性介质如组胺、缓激肽及过多的自由基,从而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及增强抵抗力。红外线作用的基础是热效应在红外线照射下,局部组织温度升高,血流加快,组织细胞活力及再生能力提高,从而达到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及消除肿胀、促进炎症吸收及减少创面渗出、加快伤口愈合的目的;同时,通过照射可降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解除平滑肌痉挛,减轻创部疼痛。需注意的是红外线的照射距离约20cm远,以肛周皮肤舒适感为宜,不要过近以防灼伤皮肤。通过80例混合痔患者的术后观察,本组所有病例一次性全部治愈,症状消失,痔核消失,术后无大出血、肛周感染、肛门狭窄及肛门失禁等严重并发症,笔者认为Milligan-Morgan术基上的综合疗法治疗混合痔,具有安全、有效、痛苦轻、并发症少等优点,可在临床中推广。诚然,对混合痔合并有直肠粘膜脱垂或直肠前突的患者可考虑辅助其他治疗手段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肛肠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32.

[2]喻德洪主编.现代肛肠外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