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市第五中学房飞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材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也不是学生死记硬背的对象,而是成为学生建构知识意义的材料。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新的化学课程将自主探究学习作为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自主探究学习重知识的获得过程,这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获得过程的体验,有利于学生能力与方法的培养与训练,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获得。对知识与经验的学习而言,建构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探究得来的知识与经验,若没有与学习者自身的认知结构相联系,然后整合在一起,成为新的认知结构的部分,即进行意义建构,就无法有效地对知识进行迁移和应用。所以需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发现学习,即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搜集、分析有关信息和资料,重新建构对知识意义的理解,并将其所所获得的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建立实质性联系,形成有序化、整合化的认知结构。下面以《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教学为例谈一谈自已的做法。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这一教学内容是初中化学教学中最重要的知识点,它不仅是学生书写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化学方程式的重要依据,而且是学生解决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推断等题型的工具性知识。如果把酸、碱、盐的知识比作画出来龙的话,那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的知识就是给画出来的龙点晴,学习该部分内容不深入,必然会导致初中和高中化学知识不能有机衔接。
关于《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这部分知识,教材上呈现给学生的材料,只是很简单的一小段话: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有水、气体或沉淀生成。如果学生死记硬背这个结果的话,就很难理解和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实质,也就不能灵活地对该知识进行迁移和应用。所以每年进行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时,我就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重新进行意义建构。具体过程如下:
1.向学生呈现探究的材料并提出问题。
呈现材料:我们已经学习的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有关的化学方程式。(略)
提出问题:
(1)复分解反应的生成物除了水外,还有哪些常见的沉淀和气体?
(2)这些沉淀和气体及水是分别是由哪些离子形成的?
(3)这些离子之间有有什么关系呢?
2.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探究中进行交流讨论。
学生通过探究很容易发现,上述的沉淀有:CaCO3、BaCO3、BaSO4、Mg(OH)2、Cu(OH)2Al(OH)3、Fe(OH)3、AgCl,气体是:CO2,水就是水。形成上述沉淀、气体和水的有关离子是H+、Ca2+、Ba2+、Mg2+、Cu2+、Al3+、Fe3+、Ag+、OH-、Cl-、CO32-、SO42-。其中H+和OH-结合生成水,H+和CO32-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Mg2+和OH-生Mg(OH)2,Ca2+和CO32-结合生成CaCO3等等。
3.重构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意义。
学生通过对复分解反应中生成的沉淀物、气体、水组成的探究和分析,发现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酸、碱、盐之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取决于两个反应物里是否有能生成沉淀、气体(一般是二氧化碳)水的离子。哪些离子之间能形成沉淀、气体和水呢?学生又通过交流和讨论,把具有内在联系的分散的离子统摄起来,形成整合化的知识结构,最终建构了离子之间网络关系图。
结构合理的知识结构便于提取和利用知识,具有较高的可利用性和可迁移性,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该图学生就可以立即判断出酸、碱、盐中的任意两个化合物之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只要两个反应物中分别有上述相邻的离子,复分解反应就能发生(注:盐和盐及盐和碱反应时反应物需都溶于水)。
4.迁移应用。
建构而来的知识意义需要及时的练习和应用,这样才会牢固,才能有效地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并转化为能力,同时结构合理的知识结构,在知识的运用和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方面过远远大于各部分分散知识的这种功能之和。
当然,课本上的某些知识或结论并不可能一用就准,一用就灵的,而是需要学生针对具体问题的情景,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重新建构知识的意义。自从学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后,学生能根据离子之间网络关系图上的规律就可以写出酸、碱、盐之间反应的任何化学方程式,并能从离子的角度来分析复分解反应,还能将知识迁移,来解决有关离子共存、物质的鉴别、除杂等题型。不仅如此,学生还能对前一阶段所学的酸、碱、盐有关化学性质又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有意义学习真正落到实处,所建构的认知结构更趋于科学合理,知识的智力价值彰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