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职业道德和文化素质教育,加快电子专业内涵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3

强化职业道德和文化素质教育,加快电子专业内涵建设

臧雪岩

[摘要]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是职业教育中的高等级教育,它兼有职业技能培养和文化素质、道德品质教育双重任务,高职专业建设应坚持立德为先的教育理念,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关键词]职业道德文化素质道德品质内涵建设

按照高等职业学校的定位,高职学校的培养目标主要使求学者获得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要的实际能力。我校电子专业从批准成立至今,在发展的同时,办学模式和社会影响力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岗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都已凸显成效,突出的问题是学生的素质问题,在加快专业教学改革步伐的同时,如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专业内涵建设成为摆在我们专业教师面前的一个紧迫课题。

高职教育同时担负着高等专科学历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双重任务,高职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学生具备高技能人才的专业技术和能力,又具备专科学历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但是目前许多高职层次的毕业生专业知识、文化素质、道德品质往往达不到高等教育要求达到的目标,这与国家人才培养战略是相悖的,也严重降低了高职学校的竞争力。

一、典型案例

(一)理想缺失、功利心强

受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高职学生以追求名利为人生第一目标的人居多,地位、金钱成为他们衡量价值的标准,没有崇高的理想,他们更注重实惠的目标和追求。要求入党的同学多数会问家长、老师或同学一个同样的问题“入党有没有用”;进学生会的同学首先想到的是考试会不会受到关照,就业会不会占有优势等等;就业时首先考虑到的是待遇,而不是从自己的立业方向上去选择自己钟爱并想为之奋斗一生的行业。

(二)文明礼貌、内涵修养欠缺

校园里,偶有女生从身边走过,文静的外表,漂亮的服饰,却流利地吐着脏话,说的是那样自然,那样无所顾忌,男生已成普遍现象,而女生也能如此,听了很不舒服。

教师有事打电话找某某学生,当教师自报姓名后,学生不懂得称呼和问好,这最起码的礼貌做不到,在让教师感到尴尬的同时,也在想是不是自己的失职。

(三)求知欲不强,学习不主动

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教一点,学一点甚至不学,不善于思考,不提问题,知识面窄,不喜欢看科普读物,沉迷于网络小说、游戏,安于现状,不求更上一层楼。

(四)考试作弊,作业、论文抄袭照搬,诚信度下降

部分学生不重视学习过程,作业、毕业设计论文抄袭甚至照搬,习惯了考试要范围,习惯了考试作弊,期末图书馆、教室刻苦用功的身影有的是在做小抄,学生诚信度在下降。

(五)自负但不自重,自我欣赏但不自爱

一些学生自以为是,看不到自身的不足,成绩不佳怨天尤人。一些女生穿着暴露不懂自爱。

(六)毕业生就业稳定率低

毕业生就业不能尽快适应岗位,基本的职业素养离职业要求有距离,心态不端正,团队精神、个人修养、吃苦奉献意识不强,频繁跳槽现象严重等等。

二、案例分析

(一)学生重视职业技能,忽视职业道德重要性

对本专业学生的一份调查显示,85%的学生重视专业技能的学习以增强自身职业能力,而对职业道德的重视程度却远远不足,这也与教师的教学导向有关。

(二)教师的职业素养、学校的学风建设有待加强

教师为人师表,学校传播精神,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个别教师自身修养不够,不能以身作则,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发展。学校学风浮躁甚至学术腐败等现象更会导致诚信教育失去说服力。

(三)高职生源质量偏低

高职的生源质量在整个大学生队伍里偏中下,入学成绩最低,学生的家庭环境和社会关系复杂,行为习惯稍差,学习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弱,知识面窄,创新欲望不强。

(四)对所学专业缺乏浓厚的兴趣

拿本专业来说,客观原因造成缺乏足够的社会影响力,招生生源不足,调剂来的学生占三分之一甚至以上,学生对专业学习缺乏兴趣和积极性,现实又让他们别无选择,由此产生的消极情绪严重阻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滞长了他们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良性品质。

(五)不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

目前,大多数高职学校在课程体系开发和课程教学改革中只偏重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就业力,而忽略了教育本身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道德素质等共性的培养,教师只教书不育人。

(六)疏于管理,标准不一

教学上,教师对课堂缺乏严格的管理标准,部门对教师没有严格的管理办法,考试没有严格的考试制度和考核标准,奖惩不严,助长恶习。

(七)重科研,轻教学

目前好多高校都拿教科研项目作为考核教师的量化标准,为了完成教科研工作量,教师不精心于备课、上课,导致教育教学质量的下降。

三、内涵建设

基于上述现象的忧虑,考虑专业的长足发展,笔者认为,在专业建设和课程资源体系开发中,如何兼顾技能培养和文化、道德素质教育,真正实现“使学生具备专业技术和能力的同时,又具备良好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传统的教育理念不能丢,至少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职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强化道德品质教育,培养终身职业能力

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应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是从业者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作用的品质和能力。高职学校承担着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责任,而职业素质教育的内容首先是职业道德教育,其次才是职业技能教育,此外还有职业心理教育、职业审美教育和职业劳动教育等。学生在校期间应加强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懂得自尊、自爱、自强,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工作和学习,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有严格的纪律观念,培养良好的敬业精神,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培养终身职业能力。

(二)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国务委员刘延东在2012年5月16日的讲话中指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各国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一切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坚决扭转重科研轻教学、重学科轻育人的现象,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走内涵式专业发展道路,一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思想政治理论的的渗透;二是通过备好课上好课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电子专业的课程理论性、技术性都很强,这对本来基础就差的高职生来说学习起来有较大的困难,理论知识学不好,专业技能也掌握不了,教师在每节课上都要下足功夫,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对专业、课程及教师的愿望和要求,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三是通过让学生参与科研和实践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创新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能,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实践能力。

(三)企业文化引进校园,培养诚信、敬业、合作等人文精神

职业教育要将与专业设置有关的企业文化引进校园。将企业文化的精髓作为高职学校文化建设的一种源泉,才能真正创立和形成高职学校的学校文化内涵与特色。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电子专业也要针对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学习态度、行为习惯及不良现象,以讲座、主题班会、拓展训练、企业实践等多种形式,将诚信、敬业、合作理念灌输到学生的思想中,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精神、严谨的工作态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打破办学功利、盲目追求“就业率”的办学理念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具有“高等性”与“职业性”双重特性。但是实际办学中,为了追求效益,完成指标,提高就业率,学校会经常忽视高职教育的“高等性”,过分强调“职业性”。在办学定位上,把学校等同于社会上的培训机构,只注重对学生相关技能的培训,铺天盖地的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无一不是围绕着如何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而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却关注甚少。电子专业作为这个潮流中的一份子,也不无例外,这些片面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群体的综合素质产生了负作用。当然,专业要打破这种办学理念,需要从学校做起,使教育教学改革回归理性的、科学的轨道上来。

(五)加强学风、教风建设

要从教师入手加强学术诚信教育,传承优良的学术传统,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发展观,制定严格的学术管理规范,弘扬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独立探索、创新奉献的精神,并以此为典范,将诚信教育纳入学生的课程内容;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提高教师的个人修养,陶冶学生的情操;加强专业教师培训,电子专业教师除了要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熟悉电子企业的组织机构、用人标准、岗位职责、电子产品生产流程、操作规范和工艺要求等,以此信息储备指导教学,从而掌握教学的主动权,形成教与学的良好氛围。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思想和文化教育的平台

(六)严格管理制度

香港国际翼咖啡美食传播有限公司旗下的连锁西餐厅“咖啡之翼”老总尹峰以她执着的创业精神、独到的经营管理才能和人格魅力,把“咖啡之翼”打造成在长沙乃至全中国颇具影响力和号召力的西餐文化品牌,先后被评为“长沙市诚信经营企业”、“长沙市消费者信得过单位”、“湖南省最受尊敬的企业”等称号。慈眉善目的尹峰成功的管理经验中有一句话颇为经典——“爱他就严格要求他”。学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栋梁的责任,严格的管理和高标准的要求,方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教师和学生都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来约束,严格的管理可以坚定教师的信念,树立教师的威信,养成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严格的管理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提高学习成绩和工作效率,提高职业素养。如:可通过完善课程评价考核制度,将劳动纪律,团结合作,安全文明生产,设计创新等纳入电子实践课程过程考核系统,既考核实践能力,又强化职业素质培养。

总之,通过我们的努力,要强化“立德为先、立学为基”的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既要加强专业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更要加强思想品格教育。引导专业教师以良好学术素养、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教育感染学生,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强化意志品质、勇于实践探索、以追求良好修养和无私奉献精神为美德;改善教风学风,形成有利于人才培养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软硬件环境,为达到培养终身职业能力的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注:

[1]张青.职业教育素质培养的深入解析[J].大众科技,2011(3).

[2]邱开金.高等职业教育:学业与技能素质如何才能兼备?[N].中国教育报,2011.8.

[3]百度百科.内涵式发展[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987200.htm

作者单位: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邮编:1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