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医院成本的控制手段

/ 1

论医院成本的控制手段

蔡淑玲

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财务科116031

关键词:医院;成本控制;控制手段;控制效果

说到成本控制,一般首先想到的是对办公、运营成本的控制,成本控制的最佳效果也往往被认定为最大限度地压低成本,最大程度地赢取经济效益,这显然与医院的公益性性质相悖。医院是非营利性事业单位,工作目标是在政府财政支持下,以不断提高患者就医感受,减轻患者负担为前提保证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成本控制应是科学的完整的全成本控制体系,控制效果应是成本指标达到与高质量完成医疗救治的最佳匹配。

成本项目共同的控制手段就是预算控制,以预算控制为基础的不同成本项目成本控制方法各不相同,怎样更好地结合医院实际,采取有效且据有针对性的成本控制手段是医院成本管理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我院是传染病医院,人员成本及材料(含药品)成本几乎占到医疗支出的90%,是成本控制的重中之重;但办公、运营成本可控性更强,成本控制同样不应轻视。

一、人员成本控制

人员成本控制不是要降低医务人员收入水平,而是要整合人力资源、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及服务质量,从而及减少冗员成本的发生,持续提高医务人员人均薪金收入,提升医务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及执业尊严。

1、注重培训及培训效果,不断提高医院职工职业素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提的能力。

2、科学设置科室及岗位,定岗定编

科学地设计不断地完善医院工作流程,合理地定位科室功能,准确地分析岗位职责、结合工作量、技术含量、资质需求等因素进行科室及岗位设置,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避免人浮于事。

3、加快后勤及部分医辅服务社会化进程

医辅及后勤服务人员知识层面及执业能力相对要求较低,在客观条件允许的前提下,。

4、进一步调整和规范医疗项目收费标准

随着医改的深入,政府应进一步对医疗收费标准进行调整,使之能更好地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降低收入人员成本率水平。

二、药品、卫生材料成本控制

1、准入控制

设计新品种卫生材料准入程序,使用科室提出申请,医疗、物价、医保等相关科室审核,报医学装备管理委员会进行论证,量大额度高的高值耗材可邀请外部专家参与论证,批准后少量采购使用后无问题的方可批量采购

2、使用规范控制

结合临床路径的开展,医、护质控小组对药品、材料的使用制定相应规范,临床药学人员进一步加强对临床药品使用的指导。

3、领用控制

设计卫生材料二级库管理软件,并和医院收费管理系统接口,收费材料按使用量领取,不收费材料定量领取。所有科室均不得领取不相关卫生材料,管理及后勤科室不得领取卫生材料,有特殊需求的科室提出申请,主管院长及行政院长签字批准。

4、绩效考核控制

制定合理绩效管理考核指标及考核办法,通过指标控制及质量检查控制,加大对不合理用药、违规使用抗生素、提高规格使用卫生材料的检查及处罚力度。追踪评价卫生耗材,特别是高值耗材的使用。

5、采购控制

实行计划采购,使用科室每月提交采购计划、管理科室汇总,物资会计审核,月计划采购量原则上不允许超过月使用量。

执行辽宁省网上集中采购相关规定,同品种、同质量但不同价格采取选择最低价供货供应商;集中采购以外的其他品种全部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采购。

6、库存量及效期控制

核定药品及卫生材料库存量为半个月使用量(医院路途较远),同时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软件管理功能,设定预警机制,避免物资过期浪费

三、折旧摊销成本控制

1、夯实家底,整合资源

制定医院设备配置标准,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彻底的清产核资,及时调整和分配医院资源,既保证医疗行为的正常实施,也减少设备的闲置浪费。

2、购置控制

使用科室提出申请,业务主管处室、主管院领导、设备管理科室及财务部门共同把关,专业管理委员会组织专家从设备的实用性、效率性方面进行采购论证,保证设备购置的必要性和效益性(含社会效益)。

3、绩效控制

将对购置设备追踪评价结果作为绩效管理的重要内容对采购科室和提出需求科室进行评价,对使用率低或效益性差的设备进行分析提交管理层,并严格控制其科室以后的设备购置事项。

四、其他项目成本控制

1、对医院所有的办公、运营成本进行梳理,对常规运营成本项目确定支出依据,或执行国家或上级文件,或通过招标来确定单价或总额。非常规性成本项目支出需管理科室提交申请,说明事由,根据额度高低由主管院领导把关或提交院长办公会。

2、制定合理的办公经费及低值易耗品领用标准,对使用科室使用进行定额或定量控制

3、通过能耗指标考核,对跑冒滴漏现象进行控制

4、严格界定各类设备维修及维保期限,区分不同时期成本费用的承担者

5、医保超标成本控制:

结合医保日常“三不合理”等方面的检查控制,细化医保费用管理考核方式,分解不同疾病费用管理考核标准DRGS,建立重症患者大额费用上报批准机制,既利于患者的救治又有效控制了医保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