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2型糖尿病综合干预效果评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社区2型糖尿病综合干预效果评估

岳荣芳

岳荣芳

(北京市顺义区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1300)

【摘要】目的:评估在社区进行2型糖尿病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市某社区142名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和随机教育,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糖尿病自我管理水平。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低于对照组,遵医用药、足部护理、血糖监测、饮食控制、加强运动等自我管理水平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综合干预能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关键词】社区;2型糖尿病;综合干预;血糖水平

糖尿病(DM)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需要患者长期坚持治疗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1】。2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后天环境因素直接决定糖尿病的转归,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有利于血糖控制和生活质量改善【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间我市某社区142名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1例,其中男41例,女30例,年龄45~71岁,平均(54.2±1.14)岁,糖尿病病程2-19年,平均(10.18±2.16)年;对照组71例,其中男39例,女32例,年龄48~71岁,平均(55.8±1.15)岁,糖尿病病程3-20年,平均(10.57±2.24)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充分利用社区卫生资源,提前准备一些糖尿病知识宣传小册子、并免费发放,在各社区点张贴宣传画,宣传糖尿病预防及保健知识。定期开展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意识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

(2)为每一个2型糖尿病患者建立专门的健康档案,档案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糖尿病病史、血糖控制情况及相关治疗用药,分析影响患者血糖控制的高危因素,根据患者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向患者说明控制血糖必需加强饮食控制,结合体质指数为患者计算出每日所需总热量,将热量按照3:4:3的比例合理分配到三餐中;饮食总体原则是限盐少油,每日食用500g以上的新鲜蔬菜量,尽量少高糖食物包括高糖水果如西瓜的摄入。嘱患者加强运动,说明运动可改善血糖水平,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运动方式,以有氧运动为主,包括步行、打太极、做健身操。嘱患者运动时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运动量;避免在使用胰岛素后立即运动,运动时随身携带糖果,防止运动过程中发生低血糖。

(3)加强患者糖尿病自我管理水平指导,糖尿病患者血糖高水平状态下为细菌入侵和寄生创造了温床,故嘱患者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尽量保持皮肤完整性;平时穿软和的内衣和透气的软底布鞋,勤泡脚,随时观察足部皮肤变化,加强足部护理保健,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主动和患者沟通交流,对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患者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告知不良情绪不利于疾病康复,鼓励患者多参与社会活动,多和同类型疾病患者交流,获得社会的支持和鼓励,促进血糖稳定。

1.3观察指标

(1)干预前后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变化,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指标变化情况。

(2)自我管理水平调查:采用美国学者Deborah等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ummaryofdiabetesself-careactivities,SDSCA)[3]评估患者的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每个维度均单独计分,满分7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血糖指标及自我管理水平均采用计量资料(±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糖指标变化比较(见表1)

干预前,两组FPG、2hPG、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均明显改善,观察组FPG、2hPG、HbA1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基础性疾病,由于受国情和经济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大多数患者不会采取长期住院治疗,而是在医院住院治疗、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后居家继续治疗【4】。因此,2型糖尿病(2DM)患者的综合防治工作应以社区护理干预为主。社区干预人员不仅要多途径宣传糖尿病相关知识,扩大宣传力度,提高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指导患者正确服用降糖药,教会患者胰岛素的正确注射方法,帮助患者掌握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技能;同时还需改变患者的不良行为习惯,通过合理饮食、加强运动等日常行为的改变来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5】。SDSCA量表在国外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是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经典量表,通过量表各维度评估得分能清楚地显示患者遵医用药、足部护理、血糖监测、饮食控制、加强运动等行为执行情况,从而为社区工作者提供制定干预措施的有力依据。

本研究中,观察组血糖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糖尿病自我管理水平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社区综合干预能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有效控制血糖,进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孙胜男,赵维纲,董颖越,等.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3):229-232.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47-49.

[3]DeborahJT,SarahHH,RussellEG.Thesummaryofdiabetesself-careactivitiesmeasure[J].DiabetesCare,2000,23(7):943-950

[4]姚菁,赵新平,沈伟珍,等.社区糖尿病患者个性化健康教育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6A):1864-1867.

[5]谢菊艳.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和生存质量的相关性调查[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4):7-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