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工作中的礼仪要求及管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1-21
/ 2

护理工作中的礼仪要求及管理体会

陆安娜

陆安娜(金华市第二中医院浙江金华321031)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0)11-051-0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护理的内涵也发生了很大的进步和提升。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得“以人为本”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逐渐成为现代护理的新要求。这种理念不仅包含了为病人提供最优良的护理技术,还包含了广泛的优质服务。在护理工作中遵循礼仪服务就是其中的内涵之一。为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和效果,我们在具体的护理工作中引进并开展了一系列的礼仪服务,取得较好成效,现介绍如下。

1礼仪服务的内容

1.1仪表仪表美不仅给护士自身带来自信,更是对患者的一种尊重。首先要求护士统一着装,整洁、合体的工作服,体现护士严明的纪律和严谨的工作作风,给病人一种美好庄重的感觉。对产科、儿科的护士则不一定选用白色护士服,可以尝试粉红色、淡蓝色、米黄色。在病区中更能营造温馨的氛围。其次,要求护士淡妆上岗,不戴任何饰品。美丽、端庄、整齐的仪表,给病人带来了身心的愉悦。

1.2情感护士应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将生活、家庭中的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来。否则必将分散工作注意力,对病人态度也会表现不耐心不尊重。甚至违反操作规程,发生工作疏漏或差错。在护理全过程中要求护士面带微笑,带着关心、爱护、体贴的情感去为病人进行各种治疗和护理。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

1.3语言语言是护士与病人沟通、实施整体护理的重要工具。无论是入院介绍,术前、术后指导还是为病人做各种治疗、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等,护士都必须根据不同的对象和病人不同的心理特点,正确地与病人沟通。使用规范的礼貌用语,如“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等。接待病人及家属时要求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得体。一般情况下护士应对病人讲真话讲实话,以得到病人的信任;但对病人的隐私包括生理缺陷、精神病或肿瘤晚期等,应特别注意保密。护士美好的语言可使病人感到温暖,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力量,产生药物不能起到的作用[1]。

1.4体态护士的一举一动都要体现稳重、准确、轻柔和敏捷。在进行交接班工作时,要求严肃、认真、规范。护士的表情是其仪表、行为举止在面部的集中体现,对病人心理影响较大。当病人痛苦呻吟时,给病人以体恤安慰;当病人焦虑时,护士要面对微笑与其交流,这是很好的“安慰剂”;当病人恐怖不安时,护士镇静、从容不迫的笑脸,可使受疾病折磨的病人有平静、安全之感。让病人得到安慰和鼓励,树立生活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有助于康复。

1.5操作操作过程是护士和病人直接建立护患关系的重要过程。要使病人有良好的配合,护士不但要求在执行各项操作时做到稳、准、轻、快,而且还要求护士必须尊重病人。操作前应对患者病情有充分地了解,并向病人解释操作的目的,操作后向病人交待注意事项,操作失误时应主动对病人说:“对不起”。如病人有特殊情况,暂时不能操作时,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可以酌情推迟。

1.6入院接待为了将人文关怀融入到礼仪服务中,强调“以人为本”的礼仪服务程序。当新病人入病房时,要求护士站起来迎接表示尊重与欢迎,护送病人到床边,先将病人安排在病床上休息,再为病人办理入院手续,然后向病人热情介绍自己,主管医生、科主任、护士长,介绍环境和病房制度。尽快消除病人的陌生感,对病人要视年龄、职业、职务特点进行称呼,不将病人叫为床号,不宜直呼其名。及时为病人提供床单位必需用品,作好各项入院准备,使病人感到被重视,树立信任感与安全感[2]。在住院期间,要经常巡视病房,发现问题或患者有何疑问时,耐心解答病人的疑问,给予安慰与鼓励。尽量满足病人合理的要求,如因故不能满足时,要耐心作好解释。始终向病人表示关切、同情与理解,使其心灵得到抚慰。

1.7出院指导当病人出院时,值班护士到床边看望病人,嘱咐病人出院后“按时服药”、“请多保重”、“请定期门诊复查”等等,并致以良好的祝愿。给予继续为其服务的承诺,使病人感觉到虽然离开医院,但仍能继续受到医护人员关注,使病人感到亲切温暖,身心愉快。

2体会

2.1整体护理中的礼仪服务,更新了护士的观念,改善了精神面貌,改变了工作作风,使护士能自觉运用护理程序,将工作的重心由护士站转移到病房,深入到了自己分管的病人身边,主动了解病情,及时掌握病人的第一手资料与病情的动态变化,有计划、有目的的为病人解决健康问题,使护理措施得到落实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2.2开展礼仪服务,改善了护士在病人心目中的形象,缩短了护患之间的距离。使病人愿意同护士接近,主动说出心中的感受,使护士能够及时了解病人的各种真实信息,及时解决病人的心理与健康问题。

2.3开展礼仪服务,加强了病人出院后与医院的联系,使护理工作由病房扩展到了社会,真正体现了现代护理的科学性、整体性与先进性,使病人的心理需求和人格尊严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和珍视,从而促进了疾病的疗效与身体的康复。

护理管理既是一种行为,一种模式,同时也是一门艺术。不断学习、实践护理管理的新理论、新理念、新方法,激发护士的潜能,充分调动护理积极性,才能切实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凌敏.礼仪教育与当代护士形象的塑造[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5):110-111.

[2]韩小娟,王红梅.护理礼仪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案[J].中国疗养医学,2009,18(2):132.

[3]魏成敏.护士职业礼仪在临床的应用及效果[J].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8,9(7):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