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开放教育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远程开放教育探析

张疆

张疆辽宁省营口市教育信息管理中心115000

摘要远程教育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本文在分析、思考远程教育问题的基础上,对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与探索进行论述,提出了若干对策,旨在说明提高远程教学质量是确保远程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

关键字计算机多媒体远程发展教育

远程开放教育是相对于传统面授教育的一种新型的高等学历教育形式。它采用多种交互式教学手段,为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保证。现代远程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下,学习者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充分发挥多种媒体的作用,进行自主化和个性化的学习。

远程教育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但是,目前远程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严重制约着远程教育质量的提高。本文在分析、思考远程教育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对策,旨在说明提高远程教学质量是确保远程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引言

随着远程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广泛应用,远程开放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远程开放教育突破了传统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多种限制和障碍,使学习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计划在网上学习,为人们的终生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然而,随着我国远程教育迅猛发展,在发展当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成为了远程开放教育发展及提高远程开放教育质量的障碍。本文通过对本校远程开放教育学员学习情况的调查,分析我校远程开放教育中存在问题进行思考,提出提高其质量的对策。

二、对存在问题的探析

1、在远程教育学习者的学习方式中,仍依恋于传统教学模式,这说明尽管我们已经拥有了完备的远程教育教学网络,网络远程开放教学模式仍然无法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抗衡。因此学生适应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模式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待提高。

2、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必要的电脑技术知识,不知道远程学习手段。因此,现阶段要帮助一些学生解决上网难的问题和操作电脑难的问题,掌握远程学习技能,熟悉网络学习环境。

3、许多学生学习目的以通过考试为出发点,对以自主学习为主的远程教育学生,网上的教学资源,作业、模拟卷必不可少,这些对考试会起到导向性的作用。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搞好初始教育

在初始教育时,班主任和课任老师要采取多种形式,使学生熟悉远程教育模式,掌握学习方法。同时,要求学生给老师发电子邮件,下载课程学习资料等,通过一些强制性的对学生的要求,让学生能尽快地摆脱传统学习模式的束缚,从不适应到适应,到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

(二)提供高质量的学习支持服务

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学习支持服务的是否到位决定了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低。完善的网上资源,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其预期的目标,支持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各级电大必须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方便学生访问的主页,提供包括在线咨询、在线辅导、在线交流、在线帮助、成绩查询等支持服务,把“在线辅导”作为充实网上学习资源的重点.只有深化学习支持服务,帮助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学习问题和其他问题,才能更好地提升学习支持服务质量,也才能更好的保证开放教育的质量。

(三)做好课程教学设计

教师在课程知识体系设计上,应与教育部制定的开放教育“培养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相一致,因远程教育有别于传统教育,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支持,远程教育的课程必须进行专门的设计,为学生提供最完善的学习支持。

(四)创设网络化学习环境

由于自主学习的学生处于一定程度的封闭状态,缺少参考系数评价自己的学习,所以设计者应尽量设计出交互作用的环境。在协作环境的营造中,使每位成员能共享整个群体的智慧,能对比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

(五)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一方面要加强管理网络课、面授课、辅导课,还有实践性教学环节、服务管理的质量检查与评估。另一方面又要加强对面授辅导教师的管理,建立教学成果评比制度。在教学管理方面,管理工作者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逐步改变或完善目前的管理模式,努力寻求一种新的、适用于远程教育的管理模式。

(六)远程教育资源建设

1、远程教育资源建设的目的在于让受教者使用,只有当资源的使用者和资源的建设者通过理解达成共鸣时,远程教育资源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

《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试行)》明确提出,现代远程教育的资源包括媒体素材库、题库、案例库、网络课程以及适合多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支撑系统和现代远程教育管理系统。《规范》从资源开发行为、制作行为的角度提出了远程教育资源蕴含的三个层次:第一是素材库;第二是课程库;第三是远程教育教学系统支持平台,是远程教育资源素材库和网络课程的管理和运行系统以及远程学习者的支持服务体系。

2、走向理解的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必要性

远程教育资源的建设虽然近年来日趋成熟完善,但并存的一些问题却也不容忽视:首先,资源利用率低,无效网络资源泛滥;第二,远程教育资源开发标准过于宽泛、缺乏统一的筹划,而从远程学习者的角度看,当他们想利用资源进行学习前,还必须先得对海量资源进行筛选甄别,学习的兴致自然也就大打折扣;第三,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功利取向明显。建设者们所设计的题库、学习系统等资源目的往往着眼于学习者文凭的取得,忽视了其他能力的培养。

3、走向理解的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要素分析

远程教育资源是其建设者和使用者展开对话的载体,资源存在的意义是与读者进行“视域融合”。因此,走向理解的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者必须对资源进行有效的设计,使资源更好地被使用者所理解,做到和使用者的意义“融合”。在这里资源建设者进行的是一种理性的实践,是在不断的反思中对资源提出修改,在与学生的“视域融合”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最终形成自己的实践智慧。

远程教育的异地不同步形式本质上是分层组织的一大优势,然而由于目前远程教育提供者缺乏从整体上进行布局的能力,致使学习者只能在固定的时间参与,这正是走向理解的远程教育极力想要改变的。

4、长期以来,我国都是以自上而下的评价体系为主,评价往往成为权威者单方位的行动。走向理解的远程教育资源评价要求改变以往的单向路线,以实现远程教育资源的使用者与建设者的“视界融合”为评价标准,目的是帮助使用者在与建设者的交流中获得对资源的新的理解,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远程教育的本质是师生的分离,远程教育的理解活动是远程教育资源使用者在师生分离的背景下进行的理解活动,这个过程依赖三个方面的保障:第一是资源建设者的分层预期;第二是根据使用者现有知识储备来分层;第三,层级的划分是动态的,远程教育资源的提供者能根据使用者学习的进度给予动态变化的资源,也即不同层次资源被转化运用。

5、资源建设者和使用者的融合

走向理解的远程教育资源强调远程学习者不可能一次性对资源达成理解,而是在第一次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深入的理解,这种过程呈螺旋上升状态,当使用者对资源的理解达到深度的“视界融合”后,就会形成属于自己的对资源的理解,进而对其提出自己的看法,甚至通过一定的方式对资源进行补充和修订。然后,双方在平等对话中对资源进行再次解读,最终实现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综上所述,搞好现代远程教育的关键在于不断提高远程开放教育的质量,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网络技术的发展从技术的角度提供了师生交互的渠道,使得远程教育在技术应用上又有了新的飞跃。而远程教育机构和从事远程教育的教师、管理者仍需研究质量保证的措施,政府部门仍需建立评估远程教育质量的标准体系,以此推进远程教育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