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朱映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朱映红

朱映红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530021)

摘要:英语已经成为拓展学生学习范围的一种重要的语言方式。在小学阶段,英语的学习就已经开始了,初中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转折期。初中阶段的英语难度会有所增加,更加偏重于实用性。初中的英语阅读教学对学生的学习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思维导图能够促进英语的教学质量。本文主要研究了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英语;教学

思维导图对学生思维的锻炼具有重要的作用。思维导图能够通过图形将抽象的英语知识概念给具体化。而且,思维导图还能够将英语知识相互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记忆。英语的知识点非常复杂,英语单词、句子、文章都是学生应该学习重点。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对英语知识进行联想记忆。英语的学习中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记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使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知识结构的建立。思维导图能否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关键在于教师对思维导图的运用。

一、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一)能够将英语知识连贯起来

初中英语知识点不仅多而且复杂,学生需要记忆的知识点非常多。学生传统的记忆方法主要是逐个单词地进行记忆。这种记忆机械性地记忆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学生遗忘的速度非常快。思维导图与传统的记忆方式非常不同,思维导图可以将英语中相关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利用图文的方式展示出来。学生在记忆的过程中就能够进行联想记忆,将所有相关的知识点都记忆起来。例如,英语的学习中词句是不分离的,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单词与句式连接起来。总之,思维导图能够将英语知识系统连贯化,更有助于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记忆。而且,在英语阅读中思维导图也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理解文章的含义。

(二)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

思维导图将英语知识以直观的、形象的方式展示出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在思维导图中往往是以重点知识进行连接的,并不是将所有的知识点展示出来。学生根据思维导图中的重点知识进行回忆、思考相关的知识点。而且,教师在课堂中利用思维导图将英语学习中的重点知识展示出来,学生也能够知道学习的重点。学生在思维导图的模式下学习英语知识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模式。学生具备了良好的思维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在英语的学习中,知识是重要的部分,但是,学生的思维也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二、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具体应用

(一)课前利用思维导图

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必不可缺少的部分。学生进行预习后才能够有效地跟上课堂的教学进度。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让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工作,提前预习阅读的材料。初中的学生仍然缺乏一定的自觉性,进行自主预习的人数非常少。思维导图能够将阅读中重点列出来,学生可以依照思维导图中的思路进行预习。不仅可以提高预习的时间,还能够提高阅读的质量。而且,学生也可以在思维导图中标记出自己的难点部分,从而在课堂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听讲。课前的思维导图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教师制作的思维导图,供学生进行预习。一种是学生自己预习的过程中制作的思维导图,在自己的思维导图中学生能够知道自己的预习效果。总之,课前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能够提高预习的质量。

(二)课中运用思维导图

在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使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思路。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思路进行制定合适的思维导图。在思维导图中应该包括英语的单词、语法、语句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画出思维导图,理清楚文章的思路。学生通过思维导图能够知道文章的思路以及文章的重点知识。而且,教师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将复杂乱的知识条理化,能够减轻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压力。教师在提问问题时,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到文章中找到相应地部分,从而可以找出答案。但是,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不能够太依赖思维导图,学生需要进行文章的全部学习,利用思维导图到处重点知识。思维导图使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保持思路的清晰,而且,还能够使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引发自己的思考。总之,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要合理使用思维导图,让学生充分掌握所阅读的内容。

(三)课后利用思维导图

学生在课后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学生在课堂上的记忆是有限的,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后的时候进行复习。学生可以顺真思维导图的思路去回忆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形成二次记忆。其次,学生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对阅读的文章材料再次进行复习。思维导图可以成为学生重要的复习资料。复习时,应该以思考为主,若是仅仅再看一遍课文,这种复习方式的效率非常低。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也可以再做一次思维导图,找到自己在复习过程中的难点部分。学生要充分利用好思维导图,做好自己的复习工作。

(四)课外阅读利用思维导图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仅仅依靠课堂的阅读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要拓展自己的学习范围。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也可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模式。学生可以先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简单地粗读,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然后,再对思维导图中不理解的部分再进行精读。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分享阅读材料和自己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总结

英语阅读在学习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思维导图的运用。思维导图不仅能够将复杂的英语知识串联起来,提高学生的记忆,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具体利用思维导图主要从课前、课中、课后以及课外四个部分。课前利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课中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文章的学习、课后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的复习、课外进行英语导图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总之。利用思维导图的模式,能够有效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邹舟.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时代教育,2015(10):231-231.

[2]卢寒青.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以“HaveyoueverbeentotheSingapore?”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4(4):94-96.

[3]刘福珍.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教师,2017(19):61-61.

[4]薛亮.“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7(82):81-81.

[5]汪珏.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7(27):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