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区提高造林保存率的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01
/ 2

太行山区提高造林保存率的对策

张用花

河南省安阳市龙安区林业局河南安阳455000

摘要:为研究提高造林保存率的方法与对策,我们从分析太行山区的森林保存率入手,对于影响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通过调查资料和林区发展档案得出,除去自然因素外,人为因素也会对造林保存率造成一定的影响。其中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林地条件、降水因素和生物影响等。而人为因素则是指,造林过程中各个造林技术阶段的影响,主要有整地、选种、管理、栽植技术等方面。为了进一步提升造林保存率,我们基于影响造林保存率的相关因素,探讨提升造林保存率的对策。

关键词:营造林工程;成活率;保存率

太行山区的造林保存率相对较低,究其原因是由于在前期的造林工作中,并未认清生态环保的重要性,致使在开展造林活动时的工作重心确定不合理,过于注重造林技术的应用,而忽视了森林管理的重要作用。此外,林权不清和林牧的矛盾发展问题较为突出,也是导致造林保存率低的关键因素,虽然在造林工作中的投入量较大,但由于后期管理不力,很难达成森林保护的目的,严重影响了林区内的森林资源量。基于此,更应加大对造林保存率的研究力度,促进太行山区林业的健康发展。

一、对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构成影响的相关因素

1、自然因素的影响表现

(1)林地条件。太行山区的林地分布较为分散,其自身的地域特点决定了林区多分布与高坡陡峭的区域内,相对来说土壤条件较差,养分偏少,在造林工作中的难度较大。同时,在干旱少雨的状况下,树种的成活率较低,这必定会影响到造林的保存率。

(2)降水率影响。相关资料显示,太行山区的年均降水量可达550mm,但降水分布并不均匀,在春秋两季的降水量较为集中,占据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而在冬季的降水量偏少,占据全年降水量的25%左右,这种持续干旱的气候很容易影响树木长势,在水分无法及时供应的状况下,极易造成树木枯死的问题,对树种成活率的影响较大。

(3)生物影响。在造林工作中所使用的农药量在逐渐减少,使得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相对应的其中的物种多样性也得到了保障,但兔、鼠的大量繁殖很可能对树种成活率造成影响。

2、人为因素的影响表现

(1)整地影响。在人工造林中,整地操作是改善土壤环境的重要举措,不仅能够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还可为树种栽培营造更好的生长环境,有助于提升树种成活率。但实际整地操作中,由于技术水平限制,没有根据每个林区内的林地状况制定相对应的整地计划,致使在一些林地中所采取的整地操作过于随意,无法发挥出提升土壤保墒能力和疏松土壤的作用,这也会限制树木的长势,影响树种保存率。

(2)选种影响。要想提升树种的成活率,在进行树种选种时,就必须遵循适地适种的原则,但实际上,由于相关的林业人员缺乏专业的造林能力,在进行选种时过于盲目,并未制定较为完善的造林计划,对于树种的选种也未经过全面的考虑,致使造林树种与林区条件不符,很有可能造成造林投入过大,但树种成活率低的问题。

(3)苗木质量。主要表现在苗木质量不高,有些林场使用的苗木达不到Ⅰ级标准。在苗木起运过程中把关不严,使一些苗木折顶、压弯,根系不完整,失水严重,从而降低造林成活率。

(4)栽植技术。近年来,太行山区的造林模式主要是油松与山杏混交或侧柏与山杏(刺槐)混交。针叶树造林主要是容器苗,阔叶树造林为裸根苗。栽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容器苗起运前不浇水,运到造林地点后,不进行浇水假植;裸根苗不蘸浆,不使用ABT生根粉或根宝;栽植穴的深度不够,容器袋裸露在外边,有些容器袋也没有被撕开,达不到埋土深度的要求;有些苗木栽植时没有严格按三埋两踩一提苗的规范操作,有窝根等现象;没有在雨季、土壤墒情好的时候进行栽植,栽植后长时间无雨,造成苗木失水、干枯、死亡。

(5)造林人员素质。造林专业队伍都是临时招聘的当地或外地民工。因此,应对民工进行岗前培训、实地培训。施工人员也要懂技术、会管理,要跟班作业,监管到位。

(6)林牧矛盾管理。在出台了《封山禁牧实施条例》后,各县区也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政策法规,但由于牵涉到群众切身利益和种植结构的调整,部分群众对造林工作的认识有偏见,导致造林效益低、见效慢。加之放牧场地越来越小,因而放牧毁林现象时有发生。

二、太行山区提高造林保存率的对策

1、正确认识造林保存率

造林保存率指的是,造林之后成活株数占据总体造林株数的百分数。实际进行造林工作时可以发现,造林保存率会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为此,应积极开展造林管理工作,在造林结束后,也应根据树木的长势,适当进行浇水管理和施肥管理,及时补充树木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水分,从而提升树木成活率。

2、健全造林管护体系

就当前的太行山区营林状况来看,基本是以生态林为主,商品林仅占据小部分,致使林业经济效益很难保障,由于缺乏资金支持,各类造林工作也无法顺利开展。针对此类状况,相关的政府部门应加大对造林工作的监管力度,保障各类造林活动的有效落实,同时推出激励机制,鼓励农户积极参与到造林工作中,并且严格落实造林管理工作,保障森林树种的成活率。此外,还可以推出相关的法制,让各个岗位人员能够自觉遵守法律条例,以严谨的态度落实各类造林管理工作。

3、创设长效的激励机制

造林从整地、购苗、栽植开始,经历缓苗、生根、生长,最后形成幼林到郁闭成林,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实行阶段性造林投资,把造林过程分为3个阶段进行。第1阶段为育苗阶段,按照适地适树原则选定树种后进行育苗,苗木达到设计标准,按苗木市场价格进行投资;第2阶段为造林阶段,即整地、栽植等投资;第3阶段为幼林管护阶段,通过松土、除草、优化土壤性质,保证幼苗健康成长;同时防止牛羊践踏、病虫危害等,确保其快速生长成林。

4、合理处理林牧矛盾问题

太行山区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既不能损害群众利益,又要达到封育管护的目的,这就需要改变养殖方式。通过改换动物品种,将放牧改为圈养。同时加强执法力度,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率,加大打击力度,对于擅自毁林放牧的要依照《封山禁牧实施条例》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对毁坏幼林、偷盗树苗、放火烧树等案件,要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5、兔害的防治

通过研究可知,太行山区的新造林区域内,对林木成活率影响最大的生物物种为野兔,因野兔生存时,会将树木的叶茎作为食物,一些新生长的树苗在遭受野兔啃食后,其自身的生长能力将被破坏,严重影响树种的成活率。现就几点防治措施进行分析:

因地制宜,发展乡土树种。增加野兔厌食树种,如连翘、黄连木等。尽量选择苗龄较大或木质化程度较高、抗性强、适应性广的乡土树种进行造林;生物防治。野兔的天敌主要包括猛禽(鹰、隼、雕)、猫科(豹猫)及犬科(狐狸),应采取有力措施对天敌加以保护,或人工饲养鹰、狐狸等进行捕食,以减少野兔的种群数量;物理防治。主要采用套捕、诱捕、猎捕等方法,或用高压电网捕杀,达到防治兔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兵.提高五台山林区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技术措施[J].山西林业,2015(2):26-27.

[2]海有莲.加强管护是提高造林保存率的关键[J].农民致富之友,2017(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