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高技能人才插上翅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13
/ 1

给高技能人才插上翅膀

李文峰

——谈高级技校教师素质提升

◆李文峰山东省肥城市高级技工学校271600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技能人才日益受到欢迎,而培养一大批具有较高综合素质、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优秀教师迫在眉睫。作为高级技校的教师,如何适应新的人才培养形势,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在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我担任了高级班学生的文化课教学工作,对高级技校教师教育教学的思路、方法、规律做了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下面就如何提升高级技校教师的素质,促进高级技校的发展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首先,要勇于转变观念,敞开心扉,最大程度地接受新生事物。

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育者的观念。教育观念的正确与否是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在刚刚推广自主教学模式的时候,很多教师持观望态度,认为这个方法不适合职业学校的学生,原因是咱们的学生基础太差,讨论不起来,分组又给学生闲谈提供了便利条件,课堂不好驾驭,有些学科更不适合等,总之是不积极不主动,所以成效也不够显著。我感觉应该以积极的态度来看待新生事物,新生事物往往是不完美的,但是它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在你实践以前,你不能简单地认为它好或不好。自主合作教学是有强大生命力的新生事物,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让学生动起来:既动脑又动手,打开学生的束缚,解放学生的思想。

回想一下上中小学的时候,手要么背到身后,要么整齐划一地回答老师的提问,现在想起来,这种教学方法多么可笑,多么令人不可思议,多么违背青少年儿童的天性。所以面对着众多渴望成才的技校学生,要敢于突破,善于创新,紧跟时代步伐,大胆改革。在教学艺术上,要勇于向高处攀登,大胆改变传统教学的不足。“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对技能人才培养至关重要。

其次,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效益。

在高级班的课堂教学上,要想方设法地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技能,要从打造实用精品化教案开始,要有针对高级班学生的学案,要完善教学环节,注重双边活动,体现疑难预设,写好课后反思。要勤学善思,探索解决课改困惑。说课稿可以美丽精致,备课本也完全可以成为一种艺术:精巧细致的排版,精美的图示,字体随内容的不同而变换,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就像一本印刷精美的图书。再就是课件:模板要好,色彩搭配要好,内容充实,条理清晰,美轮美奂,恰到好处,干净清亮,犹如扑面而来的清风,特别的舒爽自然。再就是板书,板书的内容要充实,形式也要尽可能地好。比如,可灵活变换字体,不同的内容用不同的字体来展示,就比单独用一种字体好些。再如表格法,一目了然,效果特棒。要多体现学生的参与活动,多体现学生的喜怒哀乐。

另外,应当强调的是,讲究形式美并不等于流于形式。

在某些高级班文化课上,学生在课堂上又是唱又是跳,一堂课讨论得热火朝天,但所讨论的问题没有了专业的影子;学生回答完一个问题之后,无论精彩与否,下面都是掌声一片……课堂形式非常丰富,但究其内涵却十分苍白。新课改倡导要让学生的专业素养在课堂“体验”中生成。“体验”就是“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为了搞活课堂,体现“体验”,从某种程度上说,“以心验之”往往比较实在。文化课是强调“悟”的学科,其课堂应注重沉思,注重适度的静默,少一点形式上的“花架子”,实实在在也是一种美丽。

在高级班的课堂上,面对的是高中起点的学生,他们自我学习的能力要强些。教师要精心组织,营造浓厚的学习情境和气氛,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巧妙设疑,着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要有启发性,要有助于引发学生思考,要难易适中,兼顾不同的学生层次,要具体,不要空泛,要利用多媒体,拓展学生知识面。良好的课堂效果源于多个方面:精心的设计,务实的课堂活动,多样的教学方法,活力四射的课堂气氛,画龙点睛式的点评,及时的查缺补漏……课后,教师还要及时写出自己的授课感受,适时进行反思和总结。要尽可能多地抽出时间与学生坐在一块儿,和风细雨地促膝谈心,以巩固提高育人效果。

孔子说得好:“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也。”在知识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要有精益求精的奋进精神,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给学生插上一对振翅高翔的翅膀,让他们飞得更高更远。

参考文献

[1]程社明著《你的船,你的海:职业生涯规划》.新华出版社,2007。

[2]张西超著《带着快乐去上班》.中信出版社,2007。

[3]张丽丽主编《职场的惑与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