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体育社会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8-18
/ 3

对体育社会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

程明

程明(贵阳学院体育系,贵州贵阳550000)

摘要:社会问题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社会问题的发生和解决,就没有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历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历程。研究社会问题,了解社会问题的机制及其解决途径,成为社会学经典的理论。体育社会问题严重制约和妨碍着体育的发展,同时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生活。体育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既有体育事业本身具有的工具性,又有社会以及个人行为的原因。

关键词:体育;社会;活动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8A-0225-02

一、关于教学内容的调控

中学语文教学的特点之一是以文章教学为主,而一篇文章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倘若不对讲授的内容进行调控,在稍纵即逝的45分钟里,是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本人在听课中就发现,有些老师侃侃而讲的内容,恰恰是学生已经懂了的,或者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完全可以自己解决的;而那些学生不懂,或者似懂非懂,或者自己领会不深理解不透的地方,老师反倒不讲了;或者本来想讲一讲却没有时间讲了,这种费时多而收效微的矛盾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比较普遍的现象。解决的办法是精心安排授课内容,做到把握要点,化解难点;强化基础,适时重敲;温故知新,深入拓展。要达到这个水准的前提是:教师必须“吃透两头”。只有这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才能始终保持“和谐共振”,从而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关于教法的调控

教法调控艺术水平高低是关系到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心理学研究表明,教法生动、新颖,不仅可吸引学生,而且能激发学习兴趣。教法不断变化与更新,可激起学生求知欲望。

1.导语的调控。一个新颖而富有启发性的导语,能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之效,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清楚地了解到这节课要讲的是什么,它的目的要求是什么,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机器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开动起来。比如讲《我的叔叔于勒》,我首先把马克思的名句“资产阶级撕破了笼罩在家庭关系上面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单纯的金钱关系”写在小黑板上,由学生集体朗读。然后告诉他们:“要形象地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就要读一读莫泊桑的名作《我的叔叔于勒》。”这样导入新课,不仅能掀起学生思维活动的波澜,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而且又能启发学生归纳文章的主题思想,使学生的学习具有主动性。

尽管导语有激发学生兴趣、渲染气氛、制造悬念等诸多功能,但若调控不当,亦会弄巧成拙,产生负面效应。因此,教师必须根据自己的特长,结合课文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启发诱导、灵活有趣的有效导语。导语力求“精”、“新”、“巧”,但绝不能牵强附会,更不能导而又导,拖泥带水。

2.语言的调控。教师语言是传授知识、引导思维、提高认识、培养能力的最基本手段,是活跃课堂气氛、创设教学情境的重要因素,是丰富的理性信息和蕴藏的潜在信息相结合的产物,是教学效果的有力保证。因此,教师语言应该准确精当、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因为教师只有用准确无误、一语破的的教学语言,有层次地表述信息,才能使学生听起来不会走神;只有用引而不发的语言,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教师语言还必须富有磁性魅力。因为声音的抑扬顿挫、语速的快慢疾缓能调动学生听讲的兴趣,能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并为教学所创造的优美情境所陶醉,从而在欣赏的过程中获得新知。但是,教师不可一味地追求华丽的语言,大量地堆砌与课文不大相关的词藻,也不可因“灵感”来了,一发不可收。因为那样,教师的“积极性”会填满学生的思维空间,教师的“才气”会抑制学生的创造灵气。

3.提问的调控。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开启学生思维活动的钥匙。如何把问题设计得恰当有力,使之成为信息传递给学生,决非一日之功。那么,怎样才能调控好这一手段呢?笔者认为,首先问题要难易适中,即问题必须符合学生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太难,学生望而生畏,百思不解,抑制探索的积极性。太易,学生不假思索,随意回答,课堂上大合唱一番,貌似活跃,却没有韵味。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懒于动脑,导致思维松懈。其次,所提问题要适度。提问过滥,学生应接不暇,没有思考余地,提问就失去了意义。反之,提问过少,就难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调动其参与意识,也就犯了“满堂灌”教学之大忌。此外,提问还要注意优差生兼顾,使其各有所得,共同提高,从而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4.板书的调控。板书是高度浓缩的“提炼”艺术,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一种重要手段,是课堂教学的“眼睛”。在语文教学中,一个好的板书,就是一个微型教案,它能把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教者的教学思路清晰地展示在学生眼前,便于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形式。

板书需有法,必须遵循“少而精、虚实结合、布局合理、正确工整”的原则,不能“多”书,不能“无”书,只能“精”书,书在点子上,如刘国正先生所言:板书要“醒目”、“悦目”,“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板书无定法。不同课文、不同课型,有不同的板书样式。就是同一教材,由于侧重点不同,板书的内容和形式也不同。但不管什么样的板书,都要突出其知识性、启发性、形象性。语文教师应精心设计板书,用板书调控教学,服务教学。

三、关于教态的调控

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列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人接受信息的效果公式:信息的总效果=7%文字+38%音调+55%面部表情。从这一公式中我们可充分看到,教师的非语言教学行为对学生接受信息具有重要的强化作用,教态的适度变化在教学中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具体来说,教师的情感、声音、面部表情、手势、眼神、站立姿势,甚至服装、发式等对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又常常是教学口语所不能替代的。我们观摩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讲课,不难发现他们总是满面春风走上讲台,之后眼观全班学生,用准确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开始讲课。学生回答问题时,他们微笑地注视正在回答问题的学生,眼神里流露出鼓励的光芒,及时对学生的发言作出中肯的评价,自始至终洋溢着一种融洽的师生情谊。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教学节奏的变化,他们的面部表情、目光、声调都在变化,再辅之以得体的动作、适宜的停顿,使课堂气氛有张有弛,情趣盎然。他们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运用了教态的变化来调控教学。值得一提的是:教态变化要适度,要不文不火,浓淡相宜。因为教学毕竟不是表演,情态过旺会分散学生注意力,不足又只能是死水微澜,没有生气。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非语言行为的调控作用,要认真掌握好教态变化的分寸,做到言教身教并重。

一、体育社会问题概念的界定

一直以来,我国众多学者对体育社会问题的本质认识不一,对体育社会问题概念的理解也存在着差异,导致一些研究领域的不确定,所提出的对策建议也缺乏针对性。为此,体育社会问题概念的界定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问题之一。

体育社会问题又叫体育违规问题,它是指在体育行为或与体育有关的活动中出现的违规违纪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愈加密切,体育内部本身以及外部关系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错综复杂。体育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社会现象,已经深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层次。体育社会问题“引起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失调,影响社会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破坏社会正常运行,妨碍社会协调发展”,因而,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社会的病态或失调现象。对体育社会问题的研究,无疑是体育工作者特别是体育社会学工作者的一大重要职责。

二、体育社会问题的分类

1.依体育社会问题发生、发展的趋势或可能性分类。一类是必发性的,指体育社会变迁或社会发展过程中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确定不移的,在一定条件下不可避免的社会失调。这类体育社会问题是在一定社会历史阶段或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必然要产生的。另一类是偶发性的,指体育社会变迁或社会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不移的、不可避免的,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社会失调,这类体育社会问题的产生没有必然规律性,是或然性,可能产生的。

2.依体育社会问题产生的主导性或主要原因分类。毫无疑问,任何体育社会问题的成因都是多元性的,大都是一果多因现象,但任何体育社会问题的多元成因中,一般相对又有一个决定某一社会问题现象发生的主导性或主要原因。如果暂且撇开非主导性的其它原因从相对主导性原因上分析和解释体育社会问题的产生即可形成社会问题的一种分类及诸种类型。

三、体育社会问题的影响和危害

1.竞技体育中产生的“滥用违禁药物”问题。虽然,目前对于什么是“兴奋剂”,什么是“补剂”存在争论。但是,科学已证明了某些药物在提高人体运动能力的同时,严重地威胁着人体健康,因而被列为“禁药”。自从“兴奋剂”出现后,在一些大型的体育竞赛中,服用“兴奋剂”的“臭闻”有逾演逾烈之势。

2.学校体育中产生的“学校体育竞技化”问题。所谓“学校体育竞技化”,是指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其方法、模式、手段都向竞技运动看齐,而不考虑学校体育本身的特点和要求。在我国建国初期,体育事业严重“贫困”,“学校体育竞技化”模式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但到了现阶段,“学校体育竞技化”却成了制约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体育社会问题的特点

1.体育社会问题的普遍性特点。不同国家和民族体育运动中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

2.体育社会问题的客观性特点。体育社会问题是现实体育运动中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并能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这种客观存在的社会问题不是人们在头脑中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人们通过各种感观和认知从具体的体育运动现实中得以发现的,但是体育社会问题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对体育社会问题的认识是相同的,恰恰相反,不同的人对体育社会问题的反应存在很大的差异。

3.体育社会问题的持久性特点。体育社会问题一旦出现就会在体育运动中持续出现,同时解决它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体育社会问题持久性的根源就在于其问题的复杂性。

4.体育社会问题的公开性。体育社会问题具有较高的公开性,这是因为现代体育具有较强的观赏价值和新闻价值,体育不仅仅成为参与、观赏的内容,而且成为社会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娱乐重要的手段,成为社会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因而体育活动中所暴露的社会问题具有较高的社会吸引力。

5.体育社会问题的可控性。体育的社会问题虽然发生的层面多、领域多、形式多,但基本属于可以控制的范畴,如弱势群体的体育问题、赛场体育问题、群众关注的体育问题等,都可以通过教育和法律进行规范,即使球迷骚乱这样殃及社会秩序和道德的事件,也仍属于可控的范围,只是问题发展可以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而已。

五、体育社会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

1.体育的竞争性。体育参与者的众多性和获胜的单一性决定了体育竞争的残酷。希门认为,竞争的本义既不是排除和获得,也不只是检验自己本身的能力和对自我发展的追求,而是竞争的双方对卓越的共同追求。但是现实中体育奖牌价值的过分渲染已致导致不合理的体育竞争模式,竞技体育工作者的求胜目的发生了本质的改变,而冠军的单一性致使人们运用不正当的手段轻松达到无限的荣报和利益,同时冠军的单一性同时也为赌博提供了可能。

2.体育的工具性。体育已被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很多领域作为工具发掘和利用。体育作为工具时,本身不存在贡献或危害,体育最终的效果取决于利用工具的主体。体育在社会人员利用其为群众身心健康或社会经济发展作贡献时和利用其进行赌博和恶意宜泄情绪时展现的功能和效果完全相反,但这一体育客观存在的工具性为社会问题的存在提供了条件。

3.体育中本身存在的原因。高水平运动员和某些竞技体育工作者文化素质偏低是我国目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4.体育社会控制体系滞。后方面。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传统的体育社会控制体系将受到重大损害,而新的体育控制体系不可能在短期内形成和完善,这将导致大量体育社会问题的产生。三在是来自一些外来因素的影响。如我国的改革开放,不仅引入了许多外国先进的东西,同时也带来了大量丑恶的东西,如暴力、色情等等,这些都将会诱引体育社会问题的产生。

5.体育发展的动态失衡方面。我国体育在发展过程中往往片面强调成绩和结果,忽视体育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由此也浪费了巨大的社会资源。

六、体育社会问题的控制

1.体育社会问题的内在控制。体育社会问题的内在控制机制是首先确立一套完整的关于体育行为的社会行为规范,然后通过各种手段将其内化到所有相关人员的价值观之中。内化了社会行为规范的人们自主地抵制各种失范行为,从而将各种失范行为扼杀在意识中而不会在社会实践中出现。显而易见,它是对行为失范性体育社会问题的控制。

2.体育社会问题的外在控制。通过外在强制措施解决体育社会问题是指通过各种外在于行为主体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强制力量迫使行为主体放弃各种失范行为。根据强制力量的来源分为正式和非正式控制。正式控制其强制力量来源于国家政权,通过法律、法规等形式由政府的正式机构实施。非正式控制的强制力量来源于社会群体,通过劝诱、批评等日常互动方式对越轨者产生社会压力,从而迫使其放弃越轨行为。与行为者关系密切或者与其有直接互动的人是主要的实施者。

七、在对体育问题的治理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1.应该充分地认识到体育社会问题存在两个方面的影响和危害,不能文过饰非,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和治理。同时应客观认识到体育社会问题与其它社会问题相比,其对社会的影响力和冲击力要相对较小,在治理体育社会问题过程中,不要将之盲目扩大化。

2.要认识到体育社会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治理这些问题需要一个过程,从理论研究到实际矛后的解决,往往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有些体育社会问题的产生背景相当复杂,需要体育部门和其它部门进行综合治理。

3.对体育社会问题的治理,除了实施一般的改造和补救措施外,重要的是必须着眼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和法制的进一步完善。

体育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在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将受到社会大环境的深刻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体育社会问题势必产生更多无法预测的新情况,新现象。对此,我们应有一个更为理智和清醒的认识,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这些新情况、新现象,分析和研究其产生的深刻根源,提出更合理、有效的治理方案,为体育的发展提供更优良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等.社会学概论新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2]吕树庭.体育社会学的研究领域[J].福建体育科技,1992,(11):1-6.

[3]肖洁·对当前体育社会问题的思考[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91-94.

[4]伍绍祖.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M].中国书籍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