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应用于耳鼻喉术后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2

舒适护理应用于耳鼻喉术后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

曾燕

平南县妇幼保健院广西平南537300

【摘要】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应用于耳鼻喉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1月100例耳鼻喉术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耳鼻喉术后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评分、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率及血压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耳鼻喉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佳,能有效减轻患者生理疼痛,改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尽早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耳鼻喉;舒适护理;术后;疼痛;焦虑

目前耳鼻喉科发病率不断攀升,临床主要以药物及手术治疗为主[1]。而随着人性化理念在临床医学中的广泛推广,治疗与护理的舒适性对于患者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这就给临床护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本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1月100例耳鼻喉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舒适护理在耳鼻喉术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1月100例耳鼻喉术后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本次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32~68岁,平均年龄(47.9±6.8)岁,18例为耳科,17例为鼻科,15例为喉科。观察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33~69岁,平均年龄(48.5±7.3)岁,20例为耳科,16例为鼻科,14例为喉科。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类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大,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实施耳鼻喉术后常规护理,主要措施如下:术前评估患者基本信息,将手术相关注意事项告知患者;术后叮嘱患者保持充足休息,仅喉部气管切开术患者需12h后的鼻饲饮食,其余患者均术后4h给予流食,6h后半流食饮食;此外对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予以密切观察和记录,如有紧急情况应第一时间通知医师进行处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主要措施如下:①为患者创造良好的舒适环境。护理人员应定期清洁房间,并保持病房内通风良好,空气清晰,避免直晒,温湿度适宜;病房内禁止烟酒,并定期消毒,严格管理探视人员,尽可能减少夜间操作。②舒适心理护理。由于大多数患者出于对疾病的恐惧和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容易表现出焦虑与紧张的负性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以温和的态度和语气与患者保持沟通交流,尽可能消除或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采用通俗易懂的词汇向患者及其家属讲明整个治疗过程与相应事项,进一步疏导患者的紧张情绪。同时积极争取家属配合,让其多与患者接触和交流,并给予安慰。③疼痛舒适护理。对患者的面部表情与肢体动作进行密切观察,鼓励其自诉疼痛并进行评估,同时给予健康宣教,并通知医师及时处理疼痛,主要通过药物与物理治疗的方式进行术后镇痛,如自控镇痛泵或肌注(口服)镇痛药物,冷敷、指压按摩、改变体位等。④沟通障碍者舒适护理。气管切开术患者由于无法说话,进而会造成其沟通障碍,患者因此可能出现焦急甚至烦躁的不良心态。此时护理人员应保持耐心主动同患者沟通,给予人文关怀,将术后拔管时间和恢复情况告知患者,告知患者这是正常现象,不必过于紧张,对于有主诉的患者应为其提供纸笔,并耐心解答其疑问,缓解其不良情绪。⑤鼻饲饮食舒适护理。提前为术后鼻饲患者准备好牛奶,以免患者感到不适应。应于每次鼻饲前0.5h帮助患者彻底吸痰,吸痰过程中应注意动作轻柔,规范操作,减少刺激,以防出现呛咳或呕吐等不良反应。为预防反流,鼻饲后1~2h应抬高患者头部30~45°。鼻饲量应遵循由少至多逐次增加的原则,且每次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2h[2]。在此过程中应对患者的病情予以密切观察,若发生不适,应将鼻饲量减半,同时给予药物帮助。

1.3观察指标及评判标准

①生理指标的观察分别于术前1d、术后1d的三个时间段(8:00、12:00、20:00)进行,主要项目为患者的血压(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和心率。②情绪评判标准。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3]对两组患者入院时与术后1d的焦虑程度进行评估。③疼痛评判标准。采用WHO制定的疼痛分级标准于术后1d评估患者疼痛程度,主要分4级:患者无痛感或稍稍不适为0级;患者有轻微疼痛感但可耐受即为Ⅰ级;患者疼痛感明显但能够耐受即为Ⅱ级;Ⅲ患者疼痛感剧烈且无法耐受即为Ⅲ级。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统计学分析本次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应用X2检验,当P<0.05时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情况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耳鼻喉手术可引起患者较为强烈的应激反应,容易使患者产生生理上的疼痛和心理上的恐惧,这些都对患者的术后康复造成较大影响[4]。因此,如何为耳鼻喉术后患者创造一个良好且舒适的治疗环境,从而减轻这种应激反应,使患者尽快康复是临床护理的重点。

舒适护理模式主要由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的积极交流来发现患者的需求,并为其提供相应的舒适护理服务,是一种有效且人性化的护理模式,不仅能减轻甚至消除患者的不愉快程度,还能促进患者康复[5]。本次研究通过对观察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评分、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率及血压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充分表明舒适护理不仅能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还能减轻其生理疼痛,保持生命体征的平稳,进而加速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舒适护理应用于耳鼻喉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佳,能有效减轻患者生理疼痛,改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尽早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刘霞.心理护理对老年耳鼻喉手术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0):124-125.

[2]任婷婷,杨德芬,汪成琼等.人文关怀护理对耳鼻喉内窥镜检查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4):141-145.

[3]童云娣.人文关怀在耳鼻喉内窥镜检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9):2005-2007.

[4]张立红,刘广会,郭宏等.试析品管圈在耳鼻喉手术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海军医学杂志,2016,37(4):346-347,351.

[5]胡萍.耳鼻喉手术中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14(4):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