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2

双侧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体会

孙翔卢国奇

孙翔卢国奇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河南三门峡472000)

【摘要】目的:分析双侧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5年4月期间来我院接受双侧开颅手术治疗的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并依据GOS评分标准,对患者的恢复情况予以评价。结果:术后,我院委派专人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观察,通过反馈回的观察结果,依据GOS评分标准予以评价,其中25例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改善,恢复程度较为明显;28例残疾,包括15例中度残疾,13例重度残疾;17例死亡,死亡率为24.29%。结论:行双侧开颅手术前,应先行手术指征确认,根据不同的手术指征标准,采取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可有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双侧开颅手术;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6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7-0214-02

头颅遭受强外力重创后,会引起头部软组织、颅骨、大脑的一系列损伤,其中颅骨骨折是脑脊液鼻漏的起因,容易产生逆行感染[1]。脑损伤包括闭合性脑损伤和开放性脑损伤,前者轻则引起脑水肿,重则导致脑疝;后者在通常情况下会伴有脑脊液溢出现象。目前,临床上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主要采取双侧开颅手术,为探究该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本文现选取2008年3月~2015年4月期间来我院接受双侧开颅手术治疗的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详细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3月~2015年4月期间来我院接受双侧开颅手术治疗的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34例,年龄在10~6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1±20.5)岁;病因:18例因意外跌落所致,20例因受击打所致,32例因车祸所致;病情特征:30例无瞳孔散大,23例表现为一侧瞳孔散大,17例表现为双侧瞳孔散大;21例表现为单侧脑挫伤伴双侧额颞部硬膜下血肿,18例表现为双侧脑挫伤伴脑内血肿,17例表现为一侧硬膜下血肿伴对侧脑内血肿,14例表现为一侧硬膜下血肿伴对侧硬膜外血肿。以上所有患者在性别、年龄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

对所有患者行双侧开颅手术治疗,第一期治疗以双侧去除骨瓣减压术为主,以消除血肿,同时进行抗感染、脱水、健脑等治疗措施。第二期治疗以调节体温为主,将体温维持在36.0℃~37.0℃之间,具体调节措施可采取冰毯等方式进行。另外,对脑挫裂损伤程度较为严重,且张力不高的一侧,行骨瓣复位[2]。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进行数据处理的统计学分析软件为SPSS19.0,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P<0.05表示两种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术后,我院委派专人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观察,通过反馈回的观察结果,依据GOS评分标准予以评价,其中25例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改善,恢复程度较为明显;28例残疾,包括15例中度残疾,13例重度残疾;17例死亡,死亡率为24.29%。

3.讨论

多年以来,重型脑损伤的致死率都通常较高,据相关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患者因急性硬膜下血肿脑疝及广泛额颞叶脑挫裂伤导致死亡。抓住最佳的治疗时机,及时采取手术治疗,可在广泛脑挫裂伤伴硬膜下、脑内血肿转化为脑疝前,有效降低颅内压,消除血肿,清理坏死脑组织,最终达到治愈的效果。

关于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上主要采取双侧开颅手术,采取该手术进行治疗前,需对患者的颅脑损伤类型进行区分,从而根据相关手术指征采取相应的手术措施。若患者为颅盖骨折,其治疗机制为手术复位,手术指征有如下三点:①嵌入颅腔的骨折片的嵌入深度>1cm;②骨折片大面积嵌入颅腔,并且引起颅内压升高;③脑组织受到骨折片压迫,以致出现神经系统体征或癫痫。针对该类颅脑损伤,术前应配备充足的血液,以供骨折复位大出血之需,术后加强观察,避免再次出血。若患者为颅底骨折,其治疗目的在于消除其他脑损伤,并防止颅内感染,手术指征为颅内积气时间过长,且未见消除迹象。此类颅脑损伤,通常情况下会伴有脑脊液漏等并发症,一方面需采取脑脊液瘘修补术,另一方面应立即清除骨片,术后并予以抗生素防感染。若患者为急性硬膜外血肿,采取手术治疗的作用原理为消除血肿,降低颅内压,但实施双侧开颅手术,需具备以下手术指征:①患者意识紊乱,且有意识逐渐丧失的趋势;②行颅内压检测,结果显示压力指数>2.7kpa,且伴有上升表现;③体征显示为局灶性脑损伤;④若患者为幼儿,其硬膜外血肿的幕上表现超过20ml,幕下表现超过10ml。若患者为急性硬膜下血肿,需具备的手术指征包括硬膜下血肿超过30ml,其厚度超过10mm,同时颞部血肿超过20ml;若患者的以上指标均未达到必须行手术治疗的标准,但患者的意识紊乱加剧,也应立即行手术治疗。若患者为急性脑内血肿伴脑挫裂损伤,在具备以下几点时,亦可行手术治疗:①神经功能受损,且药物治疗无效,颅内压未见降低迹象;②额颞顶叶挫裂伤体积表现超过20ml,中线偏移距离超过5mm,同时出现基底压迫[3]。

综上所述,行双侧开颅手术前,应先行手术指征确认,根据不同的手术指征标准,采取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可有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4]。

【参考文献】

[1]邱乃锡,柯胜蓝,赵毅.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4,02(30):91-92.

[2]王献文.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预防和处理[J].中国民康医学,2014,03(10):152-153.

[3]马书明,杨勇,李正杨.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J].激光杂志,2014,06(04):726-727.

[4]杨大明,甄明,柳再明等.两种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对比[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01(23):736-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