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3-13
/ 2

企业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的探讨

张振龙

张振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

摘要:本文基于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现状,以浅显的理论和实践揭示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区别,致力于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优化技术创新体系结构,提高企业新产品研发能力,以新产品开发推动企业进步与发展,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关键词:技术创新进步

一、前言

“创新”首先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他在1934年发表的《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或供应函数,是在生产体系中引进一种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美国国家利学基金会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分别对“技术创新”进行了定义,R.Mueser总结后将其定义为:技术创新是以其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

技术进步则是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和人才培养创新等各个方面。实现产品和其它服务在技术上的提升。

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把技术创新作为统领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任务,在企业提倡自主创新,全速推进科技进步,和科技兴业。因此,研究企业走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已实现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日益成为企业竞争的主题。我国工业企业技术能力、研究开发能力、营销能力、管理能力、投入能力、产出能力等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必须加快缩短这一差距,从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入手,调整企业产品结构,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进步速度,提高和增强国际竞争力。

二、企业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及其实现的研究

技术创新在企业中,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技术组织创新,从技术来源来看,它可以分为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而技术进步除包括科技活动外,还包括管理方式的改进、劳动者文化技术素质的提高等非技术因素。也就是说,技术进步包括技术进化与技术革命。而技术进化则是对原有技术和技术体系的不断改革创新。在技术革命中,所谓技术跳跃,就是使原技术原理产生了革命性变革或突变,则使劳动工具、生产工艺和方法及其体系发生了质的变化,从而改变着社会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及其产业结构的变化,使新产业得到发展,劳动生产率得到很大提高。故此,在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内涵上既有着重叠又有所区分,它们之间既互相联系,又互为补充。突出表现在:

1、从发展生产力来看,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具有相似之处,其结果均是导致生产函数的改变,技术进步中技术进化与技术创新中的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相对应,而技术变革和技术创新中的技术管理系统变革及技术模式的变更也是彼此对应的,其内在联系一脉相通。

2、从生产全过程来看,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则有所区别。在生产全过程中,或迟或早进入应用基础研究,广泛吸收科学知识,探索新知识的多种潜在用途,进一步对某一专门技术开展应用研究与开发工作,进行市场调研与预测,建立新的生产模式,促进新产业的建立与发展。这一全过程的后半部分属于技术进步的范畴。同技术进步的综合性标志相比,技术创新虽体现在生产全过程中,但仅处于“微观”基础地位。所以说,技术进步是一个较为抽象的宏观经济,而技术创新是一个包含技术要素的微观经济,其内涵相辅相成,相互作用。

对于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实现研究,本文就技术创新工作作一适度的剖析。技术创新大致可分为首创型创新、改进型创新和组合型创新三种。首创型创新是基于全新技术思想的创新,它开辟了一个全新领域,其产品用途、性能、特征等方面与现有产品相比是完全不同的,国内比较典型的案例是湖南湘电集团公司(原湘潭电机厂)。早在六十年代末期为长春推出国内首套地下铁道电机电控产品。尔后,为天津、北京、朝鲜平壤连续提供500余套地铁电机电控;九十年代末,又为伊朗一次提供地下铁道成套电机电控产品达270余套。改进型创新是指工人在已有技术的原理基础上,提出实质性革新的技术方案,使已有的产品或方法及其要素关系产生的特性或新的部分变质。这种创新既包括从国外引进技术进行再创新,又包括依靠自身努力,通过对已有技术和产品的研究,找出其缺陷,然后进行改进。例如湘电公司早在七十年代首次研制开发的国内第一台SF3100百吨电动轮自卸车和九十年代初推出的城市交通轻轨车等重大新产品,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开发百吨电动轮自卸车过程中,是自主创新和引进技术结合的典范,很快就形成了产业,其产品覆盖了国内七大1000万吨级露天矿山。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企业的经济效益。组合创新就是将多技术综合和多知识要素进行组合,构成要素经过组合变动后在质的方面提供新的产品性能并具备突出的技术优点,显为突出是湘电公司电机研究所在七十年代开发出Y系列电机,在完成系列设计基础上,紧接着派生出不同类型,容量不断增大的交直流电机,现又不断推出交交、交直交,以及永磁双馈等电机产品。这三种创新模式虽各有特点,但它们的成功都有共同的特征,实践表明,技术创新要获得某一产品的成功与突破,就必须在新产品的研发,市场突破以及后续技术的掌控上下功夫,方可取得新成果。与此同时,为了保证对后续技术的掌控,除了在研发方面保证足够投入的同时,还要积极为后续技术发展提供一个可以依托的技术平台,也就说,当一个企业在创业之初,技术发展可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努力优化自身技术,创新体系和技术管理体系,尽快完成从“游击队”向“正规军”转移。当企业在发展、成长过程期间,一般是从三个阶段来建立和优化,一是从事前瞻性、关键性和共性的技术研究与开发,努力培养知识产权,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面向市场进行开发设计,以高效率、高水平、快节奏的运行方式,推出适销路对路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三是建立自主研发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用。在设立良好的技术管理运行体系前提下,使研发步入一个规范化的工作环境,这样就会使技术创新工作在更高起点上进行研发。加之,通过标准化体系建立,完善知识产权机制,参与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就能更好地构筑自己技术壁垒,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能力的对策

1、努力加强科技体制建设,不断推陈出新。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关键在于人。在体制上打破学而优则士,士而忧则官的误区,使优秀的科技人才脱颖而出。

具体工作中:一是要建立学习型技术组织,形成好学的风气,通过学习不断解放思想,形成创新的思维模式;二是不断完善分配制度,要打破论资排辈和平均主义现象,实施多创新、多报酬,以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对积极开发、创新的科技人员投入大于从事行政管理人员的投入,以确保人才进一步开拓创新;

2、制定优惠政策。国家要制定科技政策,向企业输送优秀人才。企业要从制度和措施上留隹人才,并提供广阔的空间。在工作和生活上为优秀人才提供良好条件,吸纳人才。

3、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因为企业具有追求超额利润的内在动机,在受到市场竞争外在压力下,企业才会具有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同时企业内部也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让员工感受到市场对企业的压力,同时也感受到企业与员工间的互相依存关系,从而激发全体员工的创新积极性。

4、在现代企业的激烈竞争中,企业仅仅靠自身的力量进行创新活动远远不够,借助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各项资源,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可大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如湘电集团与清华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工程学院等合作,共同开发了各类新产品,并一起承担了多项国家863计划。使得创新能力比企业单独创新要提高几倍。

5、各级政府应制定整套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创新,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转化职能,强化公共社会管理职能,着力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环境。政府应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制定优惠的金融税收政策,鼓励企业从事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

四、结束语

研究表明,技术能力的提升是振兴企业经济的着眼点。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对其两者的内涵在理论上进行了浅显分析与讨论。

企业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和人才培养创新等各个方面。其中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能力的加强,是创新的关键难点,需要建好学习型技术团队、完善体制,以及各项配套的优惠政策,要制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发展战略,大力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才能获得后发优势,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对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官建成,余进.基于DEA的国家创新能力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5,17(3):8-15.

[2]高志强.自主创新才能提高核心竞争力[J].中国军转民,2005,62(4):6-10.

[3]张风武.加快企业科技进步的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5).

[4]罗天虎,王良.知识型企业的知识创新风险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6,24(4):14-17.

[5]尹艳林.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新华文摘,2006(1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