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解剖学预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浅谈解剖学预习

赵珂

赵珂(河南省驻马店市卫生学校463000)

【摘要】阐述《解剖学》的预习方法和意义。通过对学生预习情况的分析,结果发现:通过预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把《解剖学》学好,为以后的医学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解剖学预习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4-0313-02

众所周知,《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内容庞杂、专业性强、以事实性知识为主,但又枯燥的一门重要而必备的医学基础科目,加之医学生,尤其是医学中专生,不但入学前没正规接触过医学知识,而且初中毕业后进入卫生学校学习一开始就面临“拦路虎”——《解剖学》,自然而然就会产生望而生畏之感。作为一名解剖学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战胜这只“拦路虎”呢?笔者的体会是:除教师自己树立认真的教学态度,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努力授好课程内容以外,还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想达到后者之目的,首先必须要求学生从感知教材入手——紧紧抓住“预习”这一环节方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果。下面,笔者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1预习的意义

1.1培养自学能力预习是在教师没有系统化讲解的前提下,学生利用自习时间(不能占用课堂时间)自己学习新知识,完全靠自己阅读,自己理解。即使理解不透、理解错了或不理解也不要紧,因为紧接着教师还要进行系统化的讲解。只有持之以恒,一年半载以后就会体会到自身质的飞跃——看懂的内容越来越多,自学能力大大提高,受益非浅,且逐步学会了自学的本领——学会学习,正是“授之渔”则终身有“鱼”了。

1.2培养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预习是自学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始终贯穿着思维的行为,思考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在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以前,需要不断地调节思维,预习就是激励学生要知道自己还未知道的东西的愿望,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动机,这样,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得以增强。

1.3培养毅力预习是一项艰苦的活动,特别是初中毕业生面对专业性特强的医学知识“当头炮”——解剖学,更是如“大兵压境”,要能树雄心,立壮志,长此已往,勇往直前,自然就会增强毅力了。

1.4调动学习积极性虽在预习的过程中通过阅读和苦苦思索,仍会有许多问题不得其解,或理解误差。在这种情况下,带着问题进课堂,急切需要解决自己遇到的难题,其听课的注意力就非常集中,学习积极性就有意无意地调动起来了。因通过听课使问题得到了解决,又有了系统化的概念,还因有了课程中另外几个环节(检查复习、巩固新教材、做作业等)的强刺激,印象更加深刻,理解更加透彻,记忆更加牢固。经过艰苦努力后尝到了头,以后会更加自觉地刻苦学习—跨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2督促预习的方式方法

如今的学生生长在优越的社会环境中,又受到家庭的溺爱,娇宠、吃苦精神较差,意志较薄弱,毅力不足。要解决上述之不足,预习活动可以说是锻炼的一个好机会。预习是艰辛吃力的事情,如何促使医学中专生进入角色呢?本人认为要使学生“明理、得法”地接受检查和评价:(1)所谓明理,就是要首先给学生讲清道理,说明预习的必要性,预习的艰难程度,让学生在懂得其重要性的基础上作好吃苦的思想准备,使预习过程顺利进行;再则是让学生明确任务。每次课后宣布下次课程的具体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前利用1小时左右的时间完成预习任务(不可过早地提前预习,否则感知肤浅,极易遗忘,达不到预习的最佳效果)。(2)“得法”就是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最佳方式方法。不能着眼于随便“过一遍”,不动脑筋,不进行思考,“过后”一个问题也没有,一个问题也不懂;也不能对不懂的问题长久苦思,不得结果,滞留于某处不能前进,浪费时间,且有损意志。要边看边想,某一句不懂的内容可看第二遍、第三遍、第四遍……,经思考仍不懂也不要紧,在不懂的地方作好标记,待教师一讲就会豁然会通。(3)检查即是在每次课堂上复习旧课后全面“粗查”和部分“细查”预习情况。全面“粗查”就是让学生翻开上次课后交待的预习内容处,教师来回“走马观花”一遍,看学生预习与否一预习后记号存在否;部分“细查”即指每次有代表性地提问2~3名学生,请他(她)们读出预习中出现的1~2个问题或讲出1~2个自己理解的小细节内容,或由教师提出简易的小问题让学生试着回答。如:“请问肌组织可分为哪几类”?“骨可分为哪几类”、“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有哪几个小标题”、“脑神经有多少对,能说出几对的名称吗,能说出一对也是好的”等等。这种检查方法约只占课堂的百分之五至十的时间。再则,可以利用自习辅导时间进行较细的较全面的检查。(4)评价是指将检查结果予以公布,并进行简要的分析、讲评,指出优点、特点,指出不足,但以鼓励为主。还必须将结果记录在案,作为平时成绩的依据之一(约占平时成绩的20%)。

3结果

笔者对我校2010级护理班,2010级农村医学班、2011级护理班、2011级助产班等班级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解剖学预习实验。学生普遍认为开始时感到非常吃力,一般过了两周后(周学时为8~10学时)深感受益不浅,前面所谈的预习的意义基本上都是学生在评教评学的座谈会中所讲的体会,笔者只是进行了较系统的归纳而已。笔者又进行了预习情况调查、统计及浅析,结果是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预习是必要的(约占95.68%),做到课前l小时预习的占93.14%,自认为有较大收获以上的占87.75%,4~5周以内就能适应的91,66%,有利于带动其它科目学习的占82.25%;考试成绩分析亦较乐观,与未要求预习的学生成绩比较,高出约15%,85分以上高出约45%,及格率高出约11%。所以笔者认为解剖预习是值得一试的。需要提出的是,预习虽然非常重要,但绝不能因为有了它而削弱甚至代替教师系统化的讲解,也绝对不能代替实习。如若一味地强调了预习的绝对性,将其凌驾于讲解之上,是绝对培养不出高质量的跨世纪的人才的。所以必须要防止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