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管理中运用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1-11
/ 2

急诊护理管理中运用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

熊娜娜

熊娜娜

(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重庆400037)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管理中运用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接收的400例急诊科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管理上添加风险管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96.5%显著高于对照组81.5%,两组差异显著,P<0.05;在护理不良事件率和投诉率上,观察组分别为0.5%和0%,对照组分别为7.5%和12.5%,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诊护理管理中运用风险管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满意度,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和投诉。

【关键词】急诊护理;风险管理;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1-0162-02

风险管理的概念最初源自金融界,主要是强调针对风险问题做对应的预防控制,从而减少风险危害性,降低损失。而运用在护理管理中,主要是将护理管理中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缩减到最安全的状态,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提升护理安全和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减少护理投诉,树立良好的医疗对外形象与口碑。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接收的400例急诊科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性为108例,女性92例;年龄范围为18岁至68岁,平均年龄为(44.2±6.3)岁;文化程度中,初中及以下者为132例,高中为45例,大学者23例;观察组患者男性为114例,女性86例;年龄范围为18岁至66岁,平均年龄为(42.7±5.7)岁;文化程度中,初中及以下者为116例,高中为53例,大学者3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等基本资料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管理上添加风险管理,其中风险管理操作如下:

首先需要做好基本的排班管理,建立具有较强弹性的排班制度规范,可以进行一线和二线的值班管理制度,有效及时的对危急情况做应对,如果患者较多,可以更强的调派人员做应急处理。尤其在重大的伤亡事故发生时,可以快速的激活应急预案,快速对突发事件作出反应[1]。

其次,做好急救物品监管,每天要对急救物品做定时的查看审核,同时做好相关记录,保证临床相关使用能够顺畅有序,做好定期的保养消毒,并做好修理等相关记录,如果不能有效修理需要及时上报,如果遇到异常问题要做好记录与汇报[2]。

其三,强化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其中包括服务行为礼仪与沟通能力提升,同时要配合专业技能的提升。可以通过实例带教与专业培训展开,有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对不同工作资历和职称水平的护理人员展开分级培训管理,培训工作对应做出考核,提升护理人员对培训的积极性和谨慎态度。同时可以安排护理人员到上级医院做进修学习,同时将先进的护理经验带到本院做有效贯彻学习[3]。

在沟通能力上要注重患者的语言表达和肢体表达等不同沟通能力的学习,提升护理人员责任心和同情心,在护理工作中重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做好患者与家属的心理安抚,减少因为沟通误差而导致的医护纠纷。对于护理治疗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及时预先告知患者与家属,提升患者的心理预备状态,避免突然性问题导致患者方的不理解。

其四,强化完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对于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做有效的制度规范,提升相关培训、执行与监督工作的针对性,提升护理人员的预防控制能力。同时要做好应急预案,有效应对突发问题,对于护理质量要做定期的检查、监督与纠正,同时将临床出现的护理问题与经验做有效总结归纳,对后来者做好较好的培训管理效果。

其五,强调护理文书的规范处理,包括文书的合理完善记录、保存以及做好电子文书的输入存档,避免随意涂改或者少些,保证书写字迹规范,避免虚假不真实问题,强调文书记录所牵涉的法律问题。

1.3评估观察

评估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和投诉发生率情况。护理满意度采用百分制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标准,60分至90分为一般满意标准,60分以内为不满意标准,满意率为60分以上群体的总比例。

1.4统计学分析

将采集的数据汇总通过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同时以P<0.05作为组间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的衡量标准。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

如表1所示,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96.5%显著高于对照组81.5%,两组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所有工作中要对所有急诊护理人员强化工作的风险意识,对于急诊常见与已经发生过的医疗事件做对应的案例教学和法律知识培训教育,让护理人员意识到护理工作与法律问题紧密相连,提升护理人员的谨慎态度。通过实际案例做更具有鲜活性的知识灌输与工作启发。对于法律法规中的权利义务做明确说明,规范相关护理流程与细节,让护理人员对工作职责和岗位特性做全面的了解,避免违规操作。对于护理工作做定期的汇总分析,及时发现护理流程中的问题,并做机体的讨论分析,及时纠正护理制度中的缺陷与不足,对危险问题做更好的预防控制。

【参考文献】

[1]郑绪莲.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病房中的运用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7):267-267.

[2]崔云,宋洁,邓瑜等.强化急诊护理风险管理中的法律意识[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1):310-311.

[3]张玲,王松.急诊护理风险管理对提高护理安全的作用[J].医学信息,2015,(17):14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