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检验中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 2

电梯检验中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戴凤俊袁伟光

戴凤俊袁伟光天津市塘沽区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天津300451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介绍了在电梯检验工作中需要重点把握的几个问题,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电梯检验;把握;问题

随着滨海新区的迅猛发展,电梯就像雨后春笋般快速增长,电梯作为一种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已经与港口物流运输业息息相关,与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密切相关。电梯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特种设备,电梯的安全运行也随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除了提高电梯设计、制造水平、质量外,检验机构还应通过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等手段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对电梯安装和维修保养质量的监督和检验工作。在检验过程中一些看似简单、容易被忽略的地方往往存在着隐患,所以在电梯的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应按照检验规程认真做好各环节检验。下面就电梯检验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简述如下:

1电梯技术资料的审查

电梯技术资料审查是重点项目,是确保电梯安全运行,加强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对电梯资料的审查应保证其完整性、正确性和一致性。

1.1电梯安装监督检验时需注意的资料:

1.1.1制造单位的整机型式试验合格证的覆盖范围是否涵盖待检电梯梯型。

1.1.2安装单位的安装资质证是否涵盖待检电梯梯型,这里存在资质的级别和时效性问题,更多的侧重在级别上。

1.1.3安装质量证明文件的出具与安装告知书的安装单位是否一致。注意安装质量证明是要求安装单位对自己的安装行为进行质量保证,而不是要求制造单位对电梯进行整机质量保证。

1.1.4核对告知书参数与出厂合格证、图纸是否一致。

1.1.5留意安全保护装置和主要部件型式试验合格证是否齐全并在有效期内。

1.1.6记录出厂合格证上安全保护装置和主要部件的型号、编号,留待现场检验时复核是否与实物一致。

1.2定期检验需注意的资料:

1.2.1维保单位的资质证是否涵盖了待检电梯梯型,以及维保单位日常保养单的时效性。根据要求,电梯的保养维护周期是15天内一次。某些维保单位理解为一个月两次,造成超期保养的情况发生。检验时应通过检查其保养单上的签署日期,给予指正。

1.2.2管理资料里电梯钥匙管理制度的合理性和执行性。国务院373号令要求,电梯使用单位需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电梯钥匙管理制度看似轻淡,多数使用单位案头放着内容相同的该类制度,什么钥匙统一管理、持证使用、领用登记、去向记录等等,然而实际执行情况却截然不同。电梯事故绝大多数发生在井道里,用钥匙打开层门可以说是事故发生的起点。对于使用单位来说,钥匙管理制度的合理与执行将从源头上保护其免于承担连带责任;而检验人员应当协助使用单位审核其可行性。

2机房检验

2.1机房通道和通道门的检验比较容易忽略,也往往不好拿捏。现实情况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使用单位不重视,机房门长期不上锁,甚至有些还没有配置机房门或门上没有标示,容易让非专业人员进入机房酿成事故;二是部分建筑物机房外满是管道或堵塞物,检验人员要爬上钻下费时费力才能接近机房,已经对维修、急修或救援造成阻碍;三是有些加装梯项目没考虑电梯与楼梯的互通性,甚至要经过私人住宅后才能到达机房。万一发生电梯事故,必然给及时救援带来困难。遇到类似情况,必须向客户下达整改要求,勒令其消除隐患。

2.2进入机房后检验人员常忽略了固定照明及插座的检验,或者看到实物存在就确认通过,未检验配置是否合适,照明装置和插座是否有效等。这种情况多存在于旧建筑里,设施长期没人管理,或占用了电梯专用插座供其它设备使用,维保单位没意识或觉得没义务向用户提出,使隐患一直存在。

2.3可拆卸式的盘车手轮和主机的盘车轴是否匹配;非一体化的松闸扳手是否有效。检验时往往没有通过实际的操作来验证其有效性。

2.4关于制动器控制的检验:一是查看两个独立的装置是否是在制动器电磁铁线圈的电路上,当停止电梯运行时,若其中一个接触器的触点不能被打开,那么至少在下一次运行方向时,接触器的触点必须得改变,并避免电梯的继续运行。尤其验收时检验工作要加以重视。二是抱闸间隙不易过大,通常是以运转着的制动轮在松闸后,其闸瓦不发生碰擦为佳。三是通过轿箱空载上行,可以使用急停方式进行实验,这时就要定期检查轿箱是否能安全、可靠地停止下来。

2.5限速器的检验:查看齿轮、轴承、弹簧等零件,其能否安全灵活地进行运作,是否需要添加一些润滑油:查看电气触点部分是否的干净、清洁,要防止有灰尘及氧化物的出现:查看钢丝绳与制动块的间隙会不会有摩擦的发生。

3层门与轿门的检验

3.1层门电气安全装置的检验:根据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轿厢运动前应将层门有效地锁紧在闭合位置上,轿厢应在锁紧元件啮合不小于7mm时才能启动。”门锁触点存在弹性,可能使锁紧元件啮合未达到7mm,甚至未啮合就接通门锁电气回路,导致坠落或剪切事故的发生。

3.2对由数个间接机械连接的门扇组成的滑动门,未被锁住的其他门扇的闭合位置应有一个符合规范要求的电气装置来证实。如厂家使用的双碰轮电气安全装置,电气装置安装应水平,两个碰轮位置应存在高低差;利用门扇上的碰板分别顶起前轮或后轮,强行令电气触点接通或断开,由此验证门扇的闭合或开启。若将两个轮安装成水平,甚至反转安,电气安全装置将失去原来的设计功能,起不到安全触点的作用。检验时不能光看电气装置存在而忽略了验证其功能是否有效。

3.3当层门的自动关闭采用重块时,应当有防止重块坠落的措施。该情况出现在比较旧款的客梯甚至是旁开的货梯。在检验层门自闭力时应注意观察其有否采取防止坠落措施。

3.4当轿厢地坎与井道内表面间距超标时,轿厢可以采取轿门机械锁的措施。对于轿门机械锁的检验,应当符合层门锁的电气和机械要求。现部分新梯会在轿门设置机械锁钩,但并没有满足全部条件要求,不能认为是轿门机械锁,检验中应严格辨别。在安装监检中,如有轿门机械锁,应在整机合格证上体现该项,并提供型式试验合格证;在用梯加装的视为重大维修,应提供部件合格证和型式试验合格证。

4底坑检验

4.1关于“底坑中固定的最高部件和轿厢最低部件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30m”的量度,注意部分电梯在对重护栏处的补偿链导向杆会与轿厢底投影干涉;或者主机在底坑的无机房电梯应注观察是主机和轿厢底距离短还是轿底反承轮护罩离地面部件距离短等类似的情况。尤其是底坑里部件多的电梯,更要仔细考虑各种可能性,认真推敲。

4.2现今推广节能,微机房,小机房电梯种类繁多,部分底坑相当较窄小,各部件安装紧凑。底坑部件是否会与轿底部件碰刮,需通过尺寸推算才能发现。图纸与现场实际安装存在一点偏差就会有部件干涉相碰的可能性。检验中如果只看图纸而忽略现场实测,就会遗留安全隐患。

4.3关于“对重装置撞板与其缓冲器顶面间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的标记,除了校对标记值和实际测量值外,为防止维保单位更换后资料的不连续性,还应当检查客户的存档资料。如有怀疑,更应当在井道顶部重新进行数据测量计算,以求证标记值的真实性。电梯的安全检验还涉及很多重要项目,检验人员应不断学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加强自身素质,认真对待检验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严格把关,尽量减少各种影响因素,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电梯安全运行,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5结束语

“检规”是每个检验人员的检验依据,是作业指导书。对其中的每一个条款,我们都应认真学习,钻研讨论,与时俱进,不断掌握新技术、新方法,努力提高业务水平,消除电梯安全隐患,确保电梯安全运行。为了加强电梯监督管理工作,规范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行为,提高检验技术工作质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已颁布实施了《电梯监督检验规程》,检验项目比较多,所以检验人员在检验之前,应整理出一条清晰的检验路线,并在检验中注意把握几个问题,就可以做到既安全又效率。

参考文献:

[1]温金钊.浅谈电梯检验[J].科技与向导,2010(7).

[2]赵树清,王津超.论电梯检验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常见问题[J].农家之友,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