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数学现状及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农村中学数学现状及策略

曾晓霞

曾晓霞四川省自贡市荣县玉章高级中学校643100

【摘要】对现在农村留守孩子简单分析,就农村学生数学现状,提出数学教学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留守;数学思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7-219-01

时光如梭,不经意间我已进入农村中学数学教学的第23个年头了,我就农村中学数学现状及策略谈谈感受。

说到农村中学的学生,首先想到的词就是“留守”,确实,一个班级80%的孩子都是“留守”。而近两年来的学生同以往的学生有明显差异。首先学习上是无理想、无目标、无斗志的“三无”状态。其次,自尊心超强,性格各个火爆,稍不注意同学之间就发生“战争”。追寻根源,这一届的学生父母基本进入80后了,他们就是独生子女的一代,以“自我为中心”是独生子女典型的标签,那就不难理解我们现在教的孩子们了。我现在教的孩子们,课堂上他们都认真的看着你,默默地盯你一节课。但像看猴戏似的看完就结束。孩子们把自己当局外人,老师讲的,说的与他无关,他们能“演”,这说明我们的孩子智商是够的。他知道怎样满足老师,不挨批评,而这一切,跟孩子们没有学习目标紧紧相关。

学习数学,既要动脑,还要动手的思维“力气活”,我们的学生立即“知难而退”。在我们农村学校,一个班的学困生占大多数,或主流趋势。成绩稍好些,家长稍微重视孩子的学习的部分,都被送到附近县城中学学习了,尽管不一定更好。留下的孩子基础差、学习习惯差等等,这就对于我们老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怎样带好这些学生,用哪些策略,成了我们思考的重点。

一、“讨好”学生,拉近师生距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这要求我们老师转变观念,放低身段,走近学生,想方设法与他们“同流合污”。虽然不是班主任,作为数学老师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远足活动,班级比赛,文艺编排,帮助孩子们出谋划策。每节课上课前提前几分钟进入教室,和学生简单聊上几句,接近彼此的距离。“讨好”学生,让学生接纳你,喜欢你,然后孩子们才会学“你的”数学。

二、帮助学生分析原因,鼓励学生,树立目标。

农村中学学生数学基础差,具体表现在计算知识不过关,分数的加减乘除、通分都存在较大的问题。数学应用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模糊不清,更不能灵活运用。这都跟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目标有关。初一开学第一次考试,我总是在每个学生试卷上写上一句鼓励他的话,比如:“建斌,加油!你可以更好的!”、“丽梅,我很看好你哟!”等等。当试卷发下去,有些孩子看到我写的话很兴奋,急忙与前后同学分享交流。有些孩子默默地看着那句话,脸红红的。可能这是触动孩子心灵的一个方式。尽管这样做至少要多花掉一个小时批改试卷的时间,但我觉得值。然后每天设计补充训练一两道计算题,来帮助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半期后,班级开展小型的数学计算比赛,评出一二三等奖,鼓励学生。

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语言幽默。

课堂教学中创设适当的情境,可以有效的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曾经我在讲授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这一性质时,我设计一道题巩固:古时候,一个员外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土地,准备平均分配给他的四个儿子,要求每个儿子分得土地面积一样大,怎么分?当时分小组讨论,学生很兴奋激动,纷纷到讲台上发言。当时感觉枯燥乏味的数学也有“春天”。教师的言语幽默,能让学生较愉快的接受你的批评。记得一次上课,一个男孩在认真的照镜子,我就模仿他照镜子的样子,然后说:“咦!我怎么长得这么帅呀!我都被自己迷倒了!”全班哄堂大笑,照镜子的男孩子也不好意思,意识到错了,脸也红了,赶快把上课姿势调整。

四、利用“一题多变”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思维变得灵活

前不久,我在上分式方程的内容时,苦于怎么样让学生理解分时方程无解的情形。我利用一题多变进行的新课教学。设计了三个分式方程,都是由其中一个变化而成:

(1)=

(2)=

(3)=

通过(1)得x=2,并口头检验是原分式方程(1)的解;通过(2)得x=1,口头带入分式方程,分母等于0,引出分式方程无解这一知识点,并做讲解,最后指出,分式方程可能会有无解的情况,必须要有检验这一环节,这让学生印象深刻。第(3)题的设计,是让学生注意去分母时,容易产生“漏乘”的错误现象。“一题多变”,让学生思维更灵活,让学生知道这样做,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五、数学课堂教学中,让“数学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把方程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转化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整体思想,即数学思想,贯穿于我们的整个教学过程。让我们的学生清楚用了哪些思想来解决的数学问题。

如:⊿ABC中,∠A的度数是∠B的2倍,∠C的度数比∠A的度数大10°,则∠B的度数是多少?让学生明确用方程的思想解决该问题:设∠B的度数为x°,则∠A,∠B用相应的含x的式子表示,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列方程式得:x+2x+(2x+10)=180

再如:用一根18cm的细绳,能围成一边长8cm的等腰三角形吗?教师帮助学生分析“一边”,具体指出是底边?还是腰?没指出,那么我们就要“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决问题了。①当8cm为底边时,等腰三角形的腰是多少?②当8cm为腰长时,等腰三角形的底边时多少?两种情况下都成立吗?让学生形成分类讨论思想的这一数学思维方法。

数形结合思想、整体思想、转化思想也是常用的思想方法,用数学思想解决数学问题举不胜举。当学生掌握了数学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就有了解题的方向和思路,这对学生更深层次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总之,教无定法,农村中学的学生,还需要我们老师更多的关爱,农村中学的数学教学,还需要我们更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