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某老城区生活型道路绿化景观改造设计探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8-18
/ 2

浙江某老城区生活型道路绿化景观改造设计探讨分析

李竟升

李竟升泛亚国际200040

摘要:本文以某个老城区道路景观绿化提升改造设计的案例,详细探讨了如何对城市老城区道路景观绿化改造进行设计研究分析,最终可达到“以点带动线、以线带动面”,逐步跟进的目的。

关键词:老城区,生活型道路绿化景观,景观改造设计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市政基础工程建设的不断投入,道路的数量与宽度明显增加,由于历史的原因,与新城区道路相比,存在许多现实的问题,如规划设计的标准较低、临时性交通设施较多、道路景观混乱、千城一面、季季相似的面貌随处可见,并在整体上呈现出与城市形象割裂。以某个老城区道路景观绿化提升改造设计的案例,详细探讨了如何对城市老城区道路景观绿化改造进行设计研究分析,最终可达到“以点带动线、以线带动面”,逐步跟进的目的。

1生活型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要求

1.1道路景观要求体现精美细致

生活型道路由于车辆行驶较少,道路面不宽,车行速度缓慢,市民在这类型道路上对景物的观赏速度较慢,属于慢行观赏性路段。因此在设计过程中,不能大面积地运用植被和色彩等,要求要做到精美细致化。在绿化景观设计时要考虑到植物塑造出的景观模式不能像交通型道路,色块分隔过于长,市民无法看到一个整体景观,只能看到局部的景观效果,不利于市民对景观的观赏,要精致地对待每一个色块或花坛的细部绿化景观的设计,达到对这类型道路景观的精美细致的要求。

1.2道路景观要求合理选择植物

生活型道路由于是人最为亲近的生活场所之一,所以在植物的选择上要求会更高。在对这类型道路进行植物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到道路空间的有限,以及道路景观对周边环境的协调和对人的景观感受。生活型道路绿化在行道树的选择上为了与道路环境相适宜,分隔空间达到安全舒适效果,可多选择一些中、小型的行道树,如常绿树种黄葛树、小叶榕、桂花、羊蹄甲、天竺桂等,能较好保证道路的绿量,增加城市活力感,而且还可以保证公共美化景观的效果。现代城市污染较严重,呼吸道疾病不断增多,花粉及植物飘絮不仅给维护增加成本,而且对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所以在植物选择上应充分予以考虑。

1.3道路景观要求考虑到人的实用性需求

生活型道路由于与人的接触最为密切,所以在考虑其绿化景观塑造的过程中,更多地是要考虑到人的实用性需求。无论是从树种的选择上还是景观的营造上,生活型道路更多地是呈现给市民夏季绿荫环绕,冬季阳光普照的景观感受。

对行道树的选择要从树种、树形等多方面考虑。可以选择一些季相变化不同的树种相搭配,突显冬季阳关渗透的感觉;同样也可以选用一些树冠宽广的树种成排栽植,形成一种绿色环绕的空间效果。

层灌木在选择时,除了考虑其色彩、尺寸之外,还应该考虑到嗅觉的要求。所以在选择植物的过程中,采用芳香型植物的搭配元素,可以使市民路过时从中获得清香的空气,如栀子、海桐、月季等。

作为公共景观部分,为公众服务是景观设计的主体,简洁大气空间开合既可以让人放松、便于辨认方位,也能曾强城市的整体融合感,形成城市的特色。

2城市道路绿化改造现状调查

2.1工程概况

城区道路绿化改造工程是2011年度市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自2011年6月份启动实施,工程主要内容:城南入城线、湖天南路、湖青路、迎丰路、红星路等5条道路的绿化改造。预计投资4000万元,增加、改造道路绿化面积6万平方米。是商贸中心以及新老城的连接动脉,是城市核心区的重要景观道路,体现着城市的活力文明与秩序,联系起了城市的公园河流新老区市中心与市郊等内容,也是城市功能与形象的重要体现。

2.2道路的定位与存在问题

在台州市老城区道路景观绿化提升改造设计中,我们重点分析了与主城及外部道路的关系,与新城区道路的关系,道路周边用地性质分析等,以此把握道路的定位与功能。

道路隔离带板块不连续,交通组织与绿化之间的功能配合欠缺,道路铺装材料缺乏可持续发展理念,如板结材料不仅影响人们日常生活出行而且限制植物生长,整体效果不符合现代城市发展需求。

主要涉及到道路的土壤条件、光照条件,降雨量以及道路的风向关系等;涉及到道路车行空间的安全、环保(防车行噪音、防灰尘等)等。通过道路环境的敏感性分析,既提供满足植物良好生长的外部条件,又创造一个安全、绿色、生态的人与城市和谐的廊道。

2.4道路原有植物配置的情况调查与分析

道路原有植物配置的情况调查主要考虑主干树种的名称、规格、栽植的方式、生长势与生长环境、景观效果的判定等。道路原有植物的调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道路红线范围内的植物,二是路缘区域的植物。通过原有道路的植物配置的调查,为进一步的道路绿化植物配置,建立科学的基础。

3设计手法

3.1道路绿化整治总体思路

绿化设计总体思路采取“三口五路、一纵三横、五纵六路、背街小巷”等进行道路绿化整改,不仅环境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善,城市绿化覆盖率得到了提高,还在道路绿化特色的营建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迄今为止,所有经过整治的道路均将道路景观绿化建设作为提升道路景观品质的重要手段,在道路景观绿化人性化特色化景致化的营建上取得了一定效果,形成了与道路所处地理氛围相协调,与道路典故相承接,季相性精细化特色化的局面。

3.2行道树的种植策略

现城市道路行道树基调树种以香樟、桂花、悬玲、木银、杏用量居多,近年来随着鹅掌楸、黄山栾树、杜英、乐昌、含笑等品种的广泛种植,道路绿化更呈现出季相色彩丰富行道树群落组合富有疏密变化的特点。我们在强调本土植物的同时,也大力提倡丰富城市植物群落景观,引进更多适合城市气候及养护的新品种。

在布置行道树时,要考虑到道路功能的原则,不同于交通型道路的路面幅度宽广,生活型道路的路面幅度较为一般,应采用单排种植的形式,株行距根据树冠大小来决定,基本采用5-8m,树干距道牙不少于0.5m,并保持足够间距。选择树种的干径为5cm以上,分枝点高度不小于3.5m,多采用小叶榕、改良鹅掌楸、黄葛树等。

同时,道路绿篱品种也在不断充实,除了苏州、南京常见的绿化品种,红叶石楠、紫叶油菜、银叶菊、金森女贞、无刺构骨、大花六道木、欧洲荚迷、地中海荚迷、金叶苔草等色叶植物和郁金香、石竹、迷迭香、风信子等香草类植物的引入,也为城市道路景观的改善提供了先决条件。在主城区道路绿化的营建上,尽管道路路况依旧面临着路面宽度有限交通负荷大的限制,但已表现出积极的增绿拓绿意识,集道路绿化装饰小品于一体的细节化建设的尝试。

3.3色块的搭配设计

生活型道路的色块是最能体现其视觉效果、整体带给路人视觉冲击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类道路的色块带一般可以把分割带宽度定为每隔5-10m距离重复一段,距离由于受其路面幅度以及观赏功能的影响,色块的分割不宜拉得过长,分割带色块的图案要求变化丰富,色彩丰富,增加观赏性。色块的模式可以根据道路的长短以及走向与行道树进行多种形式的拼接,如“模式a+模式、b+模式、b+模式a”这样的循环模式拼加图案,可以让车辆和行人路过时观赏到路边的色块变化纹理丰富,避免重复又具有连续性。

3.4景观小品的运用设计策略

针对生活型道路中一部分属于步行街,绿化设计时要注意合理配用景观舒适性以及文化点缀的手法,景观小品在生活型道路中的游赏步道中运用不少。一些树阵、树池、喷泉、雕塑甚至造型树都成为了生活型道路的景观小品元素。

游赏步道型的生活型道路中运用到雕塑这种元素是很多的,多为反映一个城市的特色或者人文历史因素。适当地用在行人量大的绿化中,不但能点缀道路的景观,而且也为城市的人居环境提供了更多文化元素。

4结束语

道路绿化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从属于城市绿地系统,对保护地域环境确保道路通行安全发挥着积极意义,同时也是向世人展现城市景观特色与活力的重要窗口。发挥老城区道路绿化改造更加是赋予城市景观以文化气息的作用,将是一个促使城市社会环境向集生态与文化功能于一体发展的更富深远意义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街道的美学[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

[2]刘滨谊著.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3]李山.浅谈城市道路景观设计[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5(11):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