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6-16
/ 3

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

杨婷婷

杨婷婷/福建师范大学世界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摘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农民为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谋取和保护自身利益,遵循自愿、互利、民主原则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经济组织形式。改革开放以来成长起来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村的发展。但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基于对我国农合问题的分析,对我国发展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以促进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

【关键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组织模式;发展

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概述

(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定义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是指从事同类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户自愿组的织起来,在技术、信息、资金、加工、购销等环节实行自我发展、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原则和方法,以提高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整体竞争力、增加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成员的收入为目的的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

(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农”(农民、农村、农业)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关键问题,而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面对万千变化的大市场环境,小而分散的农户难以与广阔而竞争激烈的大市场有机对接,尤其是随着贸易全球化、经济自由化、信息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我国加入WTO世贸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和生产经营状况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是现阶段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重大课题;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不仅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增强农民对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更有利于建设现代化农业。

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尚处于起步阶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就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其仍存在不适应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成分。目前,在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有只有1/3能够正常运作,而1/3的仍不能正常运作,另外还有1/3的基本上没有开展什么有效活动,只是一个空架子。其普遍存在管理机制滞后、扶持力度不够,资金运作困难、信息服务手段落后,认识不到位、合作基础薄弱,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成员素质较低、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

(一)政府管理机制滞后,扶持力度不够

(1)政府在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工作普遍存在着指导不力和多头管理等现象,导致事多人少管理不过来和政策执行效率低下等现象并存。

目前,来自国家及政府层面的对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支持还很不足,这就使得我国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和指导的工作缺乏统一规范,而且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处于自由、分散发展的状态。甚至有的合作经济组织是没有登记注册的;有的即使登记了也没有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例如有的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制度、财务制度、监理制度、议事制度等内部约束和激励机制严重缺乏;有的合作经济组织的成员很少参与,在重大项目上的决策和管理上不够民主。

(2)资金问题是各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普遍反映的最突出的问题,各级政府都制定了一些相关优惠政策,在信贷和资金等方面也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但其数额一般都有限制,支持力度不够;政府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进行培训不足,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与农业科研、推广组织及有关涉农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配合,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很难得到系统的服务。在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没有先进的信息传递手段,绝大多数的信息由当地政府和相关农业部门提供有的。有些组织为了加强信息服务,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只有通过电话或通过看报,其信息反馈比较迟,这就影响了交易的进程,降低了成员的收入。这些都造成了农民在交易过程中的“弱势”地位。

(二)农民缺乏合作基础

人才缺乏,成员综合素质低是制约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又一大因素。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成员文化素质偏低,基本上只有中小学文化程度,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是极少数,其带头人大多也是文化素质比较低、农技素质不高的人,他们适应市场经济的素质和能力不强,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的生产需要和要求,所以合作经济组织缺乏那些既懂技术会管理又有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部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无经济成分实体,合作组织的产业规模小、服务层次低、辐射带动能力差、经济实力弱、缺乏规模扩张的动力,使我国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三)地区间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不平衡

在对我国各省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各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状况进行对比,不难发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地区差异性较大,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结构不同的地区之间,如浙江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它的经济主要以贸易和商品生产为主要内容;而安徽省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其经济主要以农副产品为主要内容;同样这种地区间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不平衡还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同的地区之间,其主要是由地域差异造成的,如同属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四川省和安徽省,四川多数是盆地、山地,农民居住比较松散,信息比较闭塞,所以其合作经济组织的规模比较小,发展比较缓慢;而安徽多是平原地带,农民居住比较集中,信息网络覆盖相对较多,所以其合作经济组织的规模就比较大,发展比较快。

三、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对策和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协调指导工作

针对政府扶持手段不够、职责不明、责任不清仍等问题,建议各级政府应仍设在市农业局,但明确其具体目标任务;成立由市政府领导牵头,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的市发展农村合作经济协调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县以上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发展协调指导职责,加强对农村合作经济发展协调指导工作。

管理和指导的职能由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承担。要及时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供组织、运营等方面帮扶服务,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要因地制宜地搞好分类指导,制定好发展规划,抓好试点示范。要进一步完善合作经济组织的积累发展机制、内部运作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加强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管理规范制度。要深入实践,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研究对策,为政府和农合组织提出相关合适的建议。乡镇党委政府要把引导扶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村经济发展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县乡两级农经机构应尽快建立完整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档案,建立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监管服务制度,加强度农合的指导和服务。

(二)加大财政扶持和政策支持力度

1.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财政资助是农村合作组织健康发展的保障。由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除政府资助外的各项资金来源面窄量少,资金短缺已成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瓶颈。所以应当加大财政扶持力度:(1)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财政资金作为贷款贴息或以低息贷款扶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2)政府应设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专项发展项目资金,为创办各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供必要的启动资金。(3)实行对新办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给予补助,为农服务的大宗固定资产投入贴息,对从事一定经营活动、确有还贷能力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给予担保。(4)在各种综合性和专项投资、拨款、贷款、基金项目中,应列入支持合作组织的相关项目。

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1)税收减免。由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的关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4项税收优惠政策,即: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购进的免税农产品,可按13%的扣除率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销售本社成员生产的农业产品,视同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业产品免征增值税;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与本社成员签订的农业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合同,免征印花税;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向本社成员销售农膜、种子、种苗、化肥、农药、农机,免征增值税。要积极研究国家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原则下,借鉴外国的经验和做法,加大政府支持力度。(2)信贷优惠政策。把农村金融网点建设纳入农村改革发展规划,加大农村金融网点建设力度,改善全国农村金融网点布局不足的现状。信用社要支持鼓励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组建民间担保公司,开展信贷担保业务,开展互助性融资担保。要积极帮助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解决发展中资金困难问题,在信贷资金安排上要向农村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倾斜。(3)实行项目倾斜。国家投资的扶贫、产业化、退耕还林、改土改水建设、品种改良、基本农田建设等项目,重点向有优势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生产基地集中。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技术设备引进应纳入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项目总盘子给予统筹安排。

(三)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力度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需要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目前,我国的农合发展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成员的素质和认识程度。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要从提高农民认识和合作能力入手,让农民知道什么是合作经济,参加合作经济组织的好处怎样才能更有效的合作,合作运营规章制度是什么等,从而降低合作组织的制度创新成本。农合发展缓慢的另一个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民对发展合作经济的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风险意识较差,合作意识和平等合作思想淡薄,只能“利益共享”,难以“风险共担”。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知识,增加农民的合作意识,降低传统小农思想对农民的束缚以提高广大农民参加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积极性。

农业部门要努力通过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院及职能部门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及相关的方针政策,加大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管理人才的业务培训工作,培养一批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把握合作经济合作组织基本理论和具体操作方法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经营管理人才。当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理事会人员、监事会人员、骨干人员的培训是重点,要在基层干部和农民中间造就一批熟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基本知识的骨干。

(四)加强农业信息网络服务,降低组织成本

新世纪,网络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同样,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也离不开网络,网络的主要功能就是传递信息。通过网络农民能够快速便捷的了解市场动向,获得生产的培训知识等;生产商和供应商能够更好的了解供求信息,即使有效的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农合的相关知识的宣传与普及也能更好的被其组织成员和潜在成员了解。目前我国的网络还不发达,尤其是农村,所以要加快农村“信息入乡”网络建设,推进市、县(区)、乡的网络建设,以提高农产品供需信息、供应商与合作社的洽谈信息的传递,农户种植技术信息的获取。快捷的网络不但可以大大降低了信息传递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还可以合作社的组织成本。因此,政府应加大农村信息网络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李芮.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性质、意义及发展途径[J].农业经济,2011(09).

[2]王兴华.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问题初探[J].经济师.2013(1).

[3]李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J].中国财政,2011(18).

[4]刘崇林.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问题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2(7).

[5]郭怀亮,魏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的障碍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