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深圳市古树名木保护与复壮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3

浅谈深圳市古树名木保护与复壮技术

江奕伟

关键词:古树名木;保护;养护;措施

1古树名木的评估技术

1.1古树名木评估调查

1.1.1古树名木树高、冠幅测量

在深圳市的古树名木评估调查的过程中,我们采用徕卡测距仪LeicaD310测量了古树的树高、冠幅,测量树高时要站在能够观察到整株树的树冠顶端和基部最底端的位置,用测距仪的激光从基部最底端打点,再从树冠顶端打点,通过显示屏读出古树的树高,在此操作过程中需要保持测距仪的高度和位置不变,以减少误差;测量冠幅时要站在古树冠幅投影下的东西、南北端中的其中一端,用测距仪的激光打向相对的另一个方向端,读出显示屏的数字记录东西冠幅和南北冠幅,用此数据求出古树的平均冠幅。

1.1.2古树名木胸围、胸径、地围测量

测量古树胸围时用皮尺量树干1.3m的位置,若古树在1.3m以下出现分叉,则测量分叉点的位置作为古树胸围的参考数据;通过测量的胸围数据除以π,可近似求出古树的胸径;测量地围时用皮尺量树干30cm以下的位置,若古树在30cm以下出现分叉,则胸围和地围相同。

1.1.3坡度测量

用坡度仪摆放在于坡度平行的位置进行测量,当坡度在5°以下时为平地,大于5°需要记录其坡度、坡位和坡向、

1.1.4古树名木GPS(全球定位系统)定位

由于古树名木的分布多数比较分散,为了能过准确了解这些地理位置信息,我们采用GPS(全球定位系统)A20GNSSRTK对古树的地理位置进行定位,首先在树木冠幅投影下(最好是靠近树干的位置)设置基准站,然后将一GPS手持接收机放置在基准站上,通过操作GPS手持接收机的定位功能,将每一株古树名木的地理坐标位置进行数据的收集,收集完成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定位结果。

1.1.5古树名木树龄取样

在古树名木的调查中,最重要的就是确定古树的年龄,只有确定其树龄才能判断其是否为古树名木以及为古树划分正确的等级,由于名木的年龄一般都是有数据记录确定的,因此主要对古树的年龄测定进行探讨。

对古树的取样要根据树木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对于不可取样的古树,如有些古树长势差、主干中空、濒危株,树体较小等问题,取样将会对树木的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对于这一类树木一般会采用传统的调查方法,如查阅相关历史资料、走访当地居民等。

对于可取样的树,采用树木生长锥对古树进行取样鉴定,具体操作方法是:用树木生长锥在树木主干或者一级分枝处以垂直于树皮表面切线方向向树木中心进行取样,取样点一般取东、西方向,但对于偏冠、倾斜或者树体表面凹凸状的古树,则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取样点的位置。取样的长度取决于树木的半径,当古树的主干或者一级分枝的半径小于生长锥的长度时,可在主干或者一级分枝处寻找两个不同方向的取样点,用生长锥取两树芯作为样本,用刻度尺量取样的树皮长度和木质部长度,然后用卡尺测量取样点位置的胸径,记录取样点的方向,并在取完后用玻璃胶填补钻孔,用一些木屑补上,防止树体受到损伤;当古树的主干或者一级分枝的半径大于生长锥的长度时,通常用生长锥取10cm左右长的样条,同样用刻度尺量取样的树皮长度和木质部长度以及用卡尺测量取样点位置的胸径并记录取样点的方向,取完后仍用玻璃胶填补钻孔并取一些木屑补上以防止对树体造成损伤。

取完后的样品放入采集袋中并带回实验室进行鉴定,鉴定的方法是将样品嵌于合适的木槽中,用刀片将取样品进行削平,放在放大镜或者显微镜下观察其剖面,用铅笔在木槽上将对应的年轮线画出来。由于树种的不同其年轮数的计算也不相同,各树种有相对应的计算方式,计算出样品上的年轮数后,再根据树木年轮分析仪进行判断,最后用树龄三段法计算分析出古树的树龄。

1.2古树名木健康评估

古树名木是历史的活化石,随着树龄的不断增长,其生理机能逐渐下降,生命力也变得越来越衰弱。树龄的老化使得其根部吸收水分、养分的能力无法持续维持地上部分的需要,导致树木的内部生理渐渐失去平衡,营养不足,使得树木表现出有枯枝败叶、长势不好等现象。

影响古树名木生存健康状况除了树龄老化外,大部分还是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1.2.1立地环境差

深圳市有1600多棵古树名木已建入档案,名木一般会有养护管理,立地环境很少有不好的现象,但古树的分布区域广,大部分分布于山林、市集街道、公园、墓地、海边等处,这些立地环境大部分的土壤都较为贫瘠,没有足够的营养面积,水土流失也比较严重。立地环境差给树木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树木缺少营养,无法正常生长,容易长势衰弱或死亡。

1.2.2土壤密度过高

一些生长在风景旅游区的古树名木,由于旅游景区里游人较多,地面常被人们大量的践踏,容易造成土壤紧实;土壤的透气性降低,密实度过高也会给古树名木的生长带来不良的后果。古树名木在初始栽植时的条件都比较好,大都会在一些气候比较适宜的地方选择那些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地方进行种植。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土壤的肥力逐渐下降,加上环境气候的变异、人口的不断剧增、以及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对古树名木的生存环境非常不利。

1.2.3周围铺装面积较大,土壤理化性质恶化

深圳市有些地方会在街道、小区用水泥砖或者其它材料对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进行铺装装饰,特别是用水泥石灰铺装而成的路面,由于水泥地面不透气,严重影响了树木根部的呼吸,容易导致树木死亡。此外,一些搞商业活动或群体活动的人会在旅游景区里的古树林中搭设帐蓬,贴广告,摆地摊等方式招呼游客,人流量的密集容易使得土壤密度增加,为古树名木的生长带来不利的因素,而且人为活动的污染物还会污染环境,破坏古树名木的生存空间。

1.2.4人为损害

很多人没有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一些位于村子里的古树随处可见到有人会在树下堆放杂物,如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很多不文明的现象如在树上钉钉子、乱剪树枝,乱刻乱画、挂电线电灯等,这些不文明的行为容易使树体受到严重伤害。

1.2.5自然灾害

由于古树长期受到雨水的侵袭,树皮容易腐烂,造成雨水渗透到木质部里,容易形成主干腐烂中空,下雨天时树木被淋湿,树木的电阻变小,导电性变强,而且古树一般比较高大,容易引来电击,造成树体受损。严重的自然灾害如台风、地震、森林火灾、泥石流等,都会直接造成树木的死亡。

1.2.6病虫害的影响

调查发现许多树木都会被一些虫害如白蚁、天牛、介壳虫、埃及吹绵蚧、榕树蓟马等侵害,加剧了古树衰亡的速度。

1.2.7寄生、附生植物的影响

一些蕨类的附生植物、寄生桑、海芋等附生、寄生植物会生长在古树的树皮表面,特别是寄生植物,会吸收树木的营养进行生存,对古树的生存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1.2.8环境的改造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土地的不断改造,不合理的采伐制约着古树的生存,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不断扩大、基础设施的逐渐改善、居民大量的迁动等都会影响到古树的生存空间,迁移古树更容易造成古树的直接死亡。

1.3古树名木建档

古树名木的建档工作尤为重要,对加强古树名木的管理有着重要性的作用,通过对古树名木建档调查表、古树名木建档统计表可以更清楚的了解到古树名木的基本信息、地理位置、生存状况等,是研究当地历史文化、土壤情况的信息资料,了解到当地的气候和土壤环境,为生态环境的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2古树名木保护和养护措施

对于古树名木的保护和养护,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强立法,提高人们对古树名木的认识和重视,制订更有效的古树名木保护专项法规,建立一支专业的执法队伍,提高人们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

建立更完善的档案管理,对古树名木的树种、拉丁文名、树龄、树高、冠幅、胸径、地径、立地环境、生长势、现存状况、地理位置、病虫害情况、管护单位等进行详细记录,并组建一支专业的古树名木巡查队对古树名木进行每年的健康状况评估,对每株古树名术都落实到各个养护责任单位里。由养护责任单位对古树名木进行养护管理。

设立古树名木保护专项资金,用于古树名木养护工作,对处于濒危状态的古树名木加强复壮工作,确保古树名木正常生长,并禁止人们私自修剪、砍伐、迁移古树名木。

古树名木的复壮工作尤为重要,有效的养护措施才能对古树名木有保护作用

2.1土壤改良

大部分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差,出现土壤板结、肥力不足的情况,严重影响古树名木的成长,可用深根施肥仪对古树名木进行合理施肥,深耕换土,对树池狭小或无树池的古树名木可采取扩大树池或新建树池,清除地面的垃圾杂物和建筑材料,铺设透气砖,确保古树名木有一个好的生长环境,使古树名木得到更好的生存。

2.2修枝整形

古树名木随着其树龄的老化,内部生理失去平衡,枝条表现出枯萎状,要适度进行修剪,尽量保留树木主干的枝条和侧枝,减少修枝量,并及时处理修剪处的切口,防止病虫害侵害;对于靠近建筑物的古树,其枝条延伸向建筑物,影响古树的正常生长,对延伸的枝条也要进行适度修剪,防止枝条延伸过长穿透建筑物。

2.3立支撑柱

一些古树名木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受到光照或者自然灾害的原因,树体呈现出倾斜状,树木的倾斜生长带来的最终后果是倒伏,需要用混凝土浇筑成支撑柱,固定其主干,在倾斜比较严重的枝干上也要从地上浇筑一根或若干根支撑柱,减少其倒伏的危机。

2.4修补树洞

古树名木因长期受到雨水的倾斜,树皮表面容易腐烂,雨水渗透到木质部过久会导致木质部腐烂,或是受到白蚁等蛀干害虫后,树木主干呈现中空情况,木质部对树木有支撑作用,木质部腐烂,树木易倒伏而死亡,对树洞需要进行修补,可用环氧树脂和水泥、沙进行混合配比,加入固化剂,通过对受损部位的消毒清理并填补泡沫,用环氧树池将树洞修补上,树洞修补除了起到防雨、防虫的作用外,还有美观的作用。

2.5病虫害防治

古树名木在生长的过程中,由于树龄的增加,其抗病能力就越弱,很容易感染病害或者遭受虫害,病虫害的侵害会消耗古树名木的营养,使得树木长势衰弱,容易死亡。病虫害的防治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要合理使用农药,保护天敌,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为前提,寻找更有效的防治手段,特别是加强对白蚁、天牛等常见害虫的监控,可采取投放寄生蜂、设置捕虫灯、放置诱木、熏蒸等防治措施保护古树名木。

3结束语

目前,古树名木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大部分存在立地环境差,长势衰弱、营养不良、病虫害情况严重等问题。保护古树名木,需要建立一个适合古树名木生长的环境,改善土壤环境,施肥修剪,防治各种病虫害,使古树名木得到更好的生长。

加强古树名木养护管理,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提高人们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相关专业的人才,切实做好保护古树名木的工作,营造良好的古树名木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王懿祥、戴文圣等.2006.古树名木调查方法的改进.浙江林学院学报.23(5):549~553

[2]孙光明、宋瑞珍、冯少锋、任武进.2002.古树名木保护及复壮措施初探.河南林业科技.22(4):51~53

[3]胡坚强、夏有根、梅艳、王学勤.2004.古树名木研究概述.福建林业科技.31(3):15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