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神经阻滞麻醉方式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术48例中麻醉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两种神经阻滞麻醉方式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术48例中麻醉效果观察

高海雷

高海雷(河北省涞水县医院074199)

【摘要】目的观察两种神经阻滞麻醉方式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术48例中麻醉效果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讨论。方法从2012年1月-2013年5月在我院麻醉科行锁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中选取48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两组。实验组采用肌间沟臂丛顶点法阻滞麻醉术,对照组给予颈丛、臂丛两点法联合阻滞麻醉术。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1.66%;对照组有效率为95.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膈神经阻滞1例,霍纳综合征1例,其它0例;对照组膈神经阻滞2例,霍纳综合征1例,其它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两种神经阻滞麻醉方式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术效果均较好,临床并发症较少,而且肌间沟臂丛顶点法阻滞法临床操作更简便,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锁骨骨折内固定术神经阻滞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5-0079-02

为进一步提高锁骨骨折内固定术的临床麻醉效果,寻求更为有效、简便的麻醉方法,本研究应用肌间沟臂丛顶点法阻滞麻醉术和颈丛、臂丛两点法联合阻滞麻醉术两种方法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得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从2012年1月-2013年5月在我院麻醉科行锁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中选取48人,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人。患者年龄在20~60岁之间,平均为(35±6.5)岁。所选病例均符合《锁骨骨折临床诊断标准》[1],排除对象:1、非锁骨骨折患者;2、手术禁忌症者;3、严重合并症者;两组患者的性别、病症、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术前准备相同。实验组给予肌间沟臂丛顶点法阻滞麻醉术,麻醉方法:取平卧位,手法定位前中斜角肌间隙,以此间隙顶点为穿刺点,针口向头侧,进针方向朝向对侧乳头,穿刺针垂直刺入皮肤,有突破后回抽无血无液,注入局麻药30ml;对照组给予颈丛和臂丛两点法联合阻滞麻醉术,操作方法:平卧位,先行锁骨上臂丛阻滞,手法定位前中斜角肌间隙,在锁骨上1.5水平与此间隙的交点处进针,进针方向朝向对侧下肢,有突破感后,回吸无血无液,注药20ml,观察数分钟,再行颈丛阻滞;颈丛阻滞选C4横突处进针,针口向尾侧,针尖触及C4横突后退针少许,回吸无血无液,注麻药5ml,再退针至颈浅筋膜处,注药5ml。两组局麻药均为0.75%罗哌卡因10ml+2%利多卡因10ml+0.9%生理盐水10ml。

1.3疗效的标准和判定观察麻醉效果及其并发症情况。计算各指标的改善百分率=(治疗后值—治疗前值)/治疗前值×100%);疗效判定[2]:显效:手术时完全无痛,患者安静,无需加用镇静剂;有效:有少许痛感,手术基本能顺利进行,需要加少量镇静剂;无效:手术野阻滞不全,疼痛明显,需重新麻醉;总有效率=(显效数+有效数)/总数×100%

1.4统计方法采用统计学对观察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总有效率采用x2检测,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麻醉效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1.66%;对照组有效率为95.83%见表1

表1两组麻醉后效果比较

组别人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实验组24193291.66﹪①

对照组24203195.83﹪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副作用出现情况,实验组膈神经阻滞1例,霍纳综合征1例,其它0例;对照组膈神经阻滞2例,霍纳综合征1例,其它1例;见表2

表2两组副作用对比

组别人数膈神经阻滞霍纳综合征其它总数

实验组241102①

对照组242114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锁骨是上肢与躯干的唯一骨性连接,并且锁骨是比较很容易受伤的解剖部位,导致骨折。锁骨骨折的病因大多为间接暴力所致。目前,临床中锁骨骨折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3]。临床中在骨折移位不明显,并且估计基本不影响关节活动的情况下,则主要考虑采用绷带固定法保守治疗。如果锁骨骨折明显移位并且合并血管、神经等损伤则主要考虑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而锁骨骨折患者手术成功与否,与手术麻醉方式和效果关系密切,临床中锁骨骨折行内固定手术通常是采用神经阻滞麻醉方法[4-5]。颈丛、臂丛两点法联合阻滞麻醉术是临床中应用非常广泛的神经阻滞方法,临床效果已经得到外科认可,但该麻醉方法较为繁琐,需要分多个步骤进行,大大延长了手术患者手术总时间。本研究应用肌间沟臂丛顶点法阻滞麻醉术和颈丛、臂丛两点法联合阻滞麻醉术两种方法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对比研究结果。

本次试验结果显示,麻醉效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1.66%;对照组有效率为95.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该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采用肌间沟臂丛顶点法阻滞麻醉术和颈丛、臂丛两点法联合阻滞麻醉术两种方法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效果均较好。然而,细看两种神经阻滞麻醉方式的操作过程,看以很清楚地看到,颈丛、臂丛两点法联合阻滞麻醉术的临床操作步骤较多,流程长,由此产生的麻醉风险也可能更多。该麻醉方法先从臂丛麻醉开始,在确保臂丛麻醉成功并且无异常情况后再施行颈丛麻醉,虽然该麻醉效果显著,确保手术顺利施行的概率很高,但该麻醉方式明显延长了患者总手术时间。值得注意的是,肌间沟臂丛顶点法阻滞法临床操作更简便,一步到位,并且麻醉效果也很好,手术总时间明显缩短。本研究结果,实验组膈神经阻滞1例,霍纳综合征1例,其它0例;对照组膈神经阻滞2例,霍纳综合征1例,其它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均较少,而且从一定角度上看,肌间沟臂丛顶点法阻滞法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较颈丛、臂丛两点法联合阻滞麻醉更少。

参考文献

[1]郭春艳,辛卫朝,柳素霞,潘武.颈丛臂丛阻滞麻醉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的效果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9,14(08):719-720.

[2]熊显良,杨军,龚伟.两点法颈神经丛阻滞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麻醉效果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0,5(03):86-87.

[3]徐汉达.两种神经阻滞麻醉方式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术52例中麻醉效果观察[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10(05):390-392.

[4]易亚金.臂丛颈浅丛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术的临床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11(5):190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