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患者实施低体温预防护理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手术室患者实施低体温预防护理的效果分析

王晓霞

(吉林市中心医院手术室;132011)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患者实施低体温预防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84例手术患者作为样本,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低体温预防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体温及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体温(36.58±0.18)℃、术后体温(37.41±0.20)℃、低体温发生率4.76%、感染率2.38%、发热率2.38%、满意度97.62%、住院时间(3.15±0.51)d。对照组术中体温(34.60±0.52)℃、术后体温(38.20±0.13)℃、低体温发生率21.43%、感染率7.14%、发热率11.9%、满意度80.95%、住院时间(6.20±1.37)d。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从调节环境温度、减少暴露、加热液体、体温监测等方面出发,对低体温进行预防,能够有效降低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手术室;低体温;感染;发热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12-0070-01

前言:低体温为手术室患者的常见症状,是导致机体器官代谢率减弱的主要因素,易增加切口感染、寒颤发生的可能,对患者术后的康复及预后的改善不利。为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术中加强对低体温的预防是关键。本文于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手术患者中,随机选取84例作为样本,阐述了低体温的预防方法,并对护理效果进行了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性别:男/女=21/21,年龄(65.28±23.73)岁,体重(80.51±20.96)kg。对照组性别:男/女=22/20,年龄(65.39±23.54)岁,体重(80.68±20.82)kg。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低体温预防护理,方法如下:(1)调节环境温度:为预防低体温,护理人员应于患者入室后,对手术室温度进行调整,使其处于24℃~26℃范围内,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消毒的过程中,消毒液的蒸发易致体温降低。因此,护理人员需尽量缩短消毒时间,达到预防低体温的目的。(2)减少暴露: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尽量采用棉被覆盖非手术部位,尽可能减少肢体暴露,降低低体温的发生率。(3)液体加温:手术过程中所输注的药液、血液温度,均为影响患者体温的主要因素。护理人员应适当对液体进行加温,降低低体温的发生率。(4)辅助加温:如患者手术时间较长,护理人员可采用“保温毯”辅助加温,提高患者的舒适度。(5)体温监测:为及时发现低体温,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护理人员应于术中加强对患者体温的监测。一旦发现体温降低,应立即处理。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的体温。(2)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的体温对比

两组术前体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体温(36.58±0.18)℃、术后体温(37.41±0.20)℃、低体温发生率4.7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患者的体温对比

3讨论

低体温指术中体温为34℃~36℃的现象,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常规手术室的护理干预方法,以体征监测、术中护理配合、给药、体位护理等为主[1]。虽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但患者极易因肢体暴露面积过大、液体温度过低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低体温,进而导致术后感染、发热等并发症发生,致使住院时间延长。本文研究发现,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后,手术患者术中体温(34.60±0.52)℃。与术前相比,患者体温有所降低,且<36℃,提示患者已发生低体温。进一步观察发现,本组患者术后体温(38.20±0.13)℃。与术前及术中相比,患者体温明显升高,提示发热及感染的可能。通过对患者手术效果的观察发现,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低体温发生率21.43%、感染率7.14%、发热率11.9%、满意度80.95%、住院时间(6.20±1.37)d。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常规护理在预防低体温方面,效果有待改善。

术中低体温的发生,与环境温度过低、肢体暴露面积过大、术中所用液体温度过低、未予以辅助加温有关[2]。通过调节环境温度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可为患者营造温暖、舒适的手术环境,降低低体温的发生率。术中主动帮助患者覆盖肢体,减少手术部位暴露面积,可有效减缓体温的散发,对低体温发生率的降低,同样具有重要价值。对药液以及血液等液体进行加温,可提高液体温度的舒适度,在预防低体温的同时,减少静脉疼痛等不良反应。术中给予患者保温毯,可有效提高患者体温的恒定性,避免体温过低。加强对患者术中体温的监测,优势在于能够及时发现低体温,并及时予以干预,避免低体温发生,避免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不良影响。上述研究结果,证实了各项低体温预防措施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从调节环境温度、减少暴露、加热液体、体温监测等方面出发,对低体温进行预防,能够有效降低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刘媛,徐宏涛,胡英.手术室积极保暖干预措施对剖宫产术后手术源性低体温的影响[J].中国医院统计,2018,25(05):376-380

[2]郑娟如,张永海,池泽湃.手术室复合保温干预对妇科宫腔镜患者术中低体温和术后应激障碍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08):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