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高压氧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早期高压氧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研究

赵谦

(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贵州贵阳550002)

【摘要】目的:研究早期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于病情平稳后1周内进行高压氧治疗,对照组患者于病情平稳后3周进行高压氧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颅内压改变情况,使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估患者治疗后的语言障碍程度,并使用远期生活质量评估量表评估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在经过3个疗程治疗后颅内压均不断降低,且与对照组3个疗程治疗后相比,观察组降低的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语言功能评分与远期生活质量评分明显较高,P均<0.05。结论:早期高压氧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具有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高压氧;重型颅脑损伤;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65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0-0123-02

重型颅脑损伤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死亡率,是临床神经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高压氧能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及意识功能的恢复,降低死亡率,并且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1-2]。目前高压氧已被临床广泛用于治疗颅脑损伤,但能否进行早期高压氧治疗尚存在争议。本研究以2007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早期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现进行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为2007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0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61例,女性患者39例,年龄9~61岁,平均年龄(32.56±1.54)岁,79例闭合性颅脑损伤,21例开放性颅脑损伤。对照组10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63例,女性患者37例;年龄10~62岁,平均(33.62±2.58)岁;78例闭合性颅脑损伤,22例开放性颅脑损伤。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P>0.05。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脱水,止血,抗生素,脑细胞营养药物,脑保护剂,适量皮质激素,促醒药物,冰毯降温,手术治疗等,有呼吸道分泌物较多、呼吸道梗阻的患者可进行气管切开。

观察组患者于病情平稳后1周内进行高压氧治疗,对照组患者于病情平稳后3周进行高压氧治疗。

每个疗程10d,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3个疗程后的颅内压改变情况;(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语言功能评分及远期生活质量评分,分别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及远期生活质量评估量表进行评价,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语言功能及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颅内压水平对比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在经过3个疗程治疗后颅内压均不断降低,且与对照组3个疗程治疗后相比,观察组降低的更为显著,差异对比有显著性(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两组颅内压对比(mmHg)

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治疗前相比,#P<0.05。

3.讨论

重型颅脑外伤是指脑挫裂伤和广泛颅骨骨折,颅内血肿或者脑干损伤,昏迷超过6个小时,出现再昏迷或意识障碍逐渐加重,并出现明显的生命体征变化和神经系统阳性体征[3]。临床治疗主要采取去骨瓣减压手术或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治疗重点为改善脑血流,减轻脑水肿,损伤脑组织氧供及血流。采用高压氧治疗能够增加氧张力与血氧含量,通过有效增加弥散距离提高血氧弥散,从而对脑水肿起到消除,对颅内压起到降低作用,此外还能改善患者的缺血缺氧状态,从而缩短患者的觉醒反应时间与神经功能恢复,具有显效迅速,缩短病程,治愈率高,降低后遗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等优点[4-6]。在本文研究中,选择2007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于病情平稳后1周内进行高压氧治疗,而对照组患者于病情平稳后3周进行治疗,结果数据显示,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在经过3个疗程治疗后颅内压均不断降低,且与对照组3个疗程治疗后相比,观察组降低的更为显著,差异对比有显著性(P<0.05),且治疗后患者的语言功能与远期生活质量均提高,表明早期高压氧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语言功能与远期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早期高压氧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具有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罗志松,秦兆为.标准外伤大骨瓣与常规骨瓣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多中心前瞻性临床对照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15):3241-3242.

[2]CarneyN,LujanS,DikmenS,etal.Intracranialpressuremonitoringinseveretraumaticbraininjuryinlatinamerica:processandmethodsforamulti-center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J].JournalofNeurotrauma,2012,29(11):2022.

[3]潘文勇,孟庆海,李环亭,等.控制性阶梯式减压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4,13(1):36-39.

[4]方学文,常顺,赵建华,等.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胃肠道出血的预防及临床治疗效果评价[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22(3):404-408.

[5]肖益群,杨涛,李建广.重型颅脑损伤高压氧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变化[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4):78-78.

[6]LvLQ,HouLJ,YuMK,etal.Hyperbaricoxygentherapyinthemanagementofparoxysmalsympathetichyperactivityafterseveretraumaticbraininjury:areportof6cases[J].ArchivesofPhysicalMedicine&Rehabilitation,2011,92(9):1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