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5-15
/ 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探究

范亚莉

范亚莉

【摘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是成因的多样性;分布的差异性;传播的广泛性;危害的复杂性;治理的综合性;新发的事件不断产生;种类的多样性等。本文笔者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措施。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法律制度;财政保障

【中图分类号】R4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5-0308-0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对公众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传染病疫情和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疫病,还有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危害公共健康的突发公共事件。目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存在的问题包含对于预防医学的发展和疾病控制重视不够;医疗管理体制不顺;公共卫生经费投入不足;医疗资源分布不合理;预防控制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较低;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基础技术网络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有关法规的欠缺与执行的不力等,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本文笔者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具体如下。

1制定完善的应对法律制度

应对各类突发性事件,必须有完善的法律体系支撑,真正实现依法应对各类突发性事件。要确立一部《紧急状态法》及与之配套的政策、法规和标准,建立规范、保障、促进的政策法规体系,从法律上保证国家各项卫生政策的落实。从静态上看,需要修改完善和确定有关的法律、法规及与此相应的制度;从动态上看,需要加强有关突发性事件的立法,执法和守法及与此相应的监督。在法律、法规一时难以健全和完善的情况下,政策具有原则性、规制性、灵活性、适应性的诸多特点常被广泛作为准法律工具。立法遵循政策的制定-实施-修订-完善的基本流程,进而实现稳妥的法律确定,发布和执行,使其保持长效运转。

2建立财政保障支持体系

公共卫生是政府的重要职能,政府是投资主体。当前社会是以市场为杠杆配置资源的,但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尤其是疾病预防控制和基本的医疗、妇幼保健)社会治安、治水等都是政府要提供服务和担负的管理内容,属于政府的责任,政府要将医疗卫生作为社会公共产品,责无旁贷加大投入。但是,我们也不能完全漠市场为杠杆配置资源的调节作用。当前各级政府要采取有力措施筹措和投入资金,抓紧建设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基础设施、实验室、应急反应处理队伍及装备、交通、防护等工作条件和科研条件的建设和改善。从长远上要建立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物资、资金、人才、技术、疫苗储备更新的财政保障支持体系,始终保持常备不懈,随时随地可及时调集力量应对突发事件。

3建立技术保障体系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与常规公共卫生问题有较大差别,它突如其来,不易预测,具有公共卫生属性和严重的损害性。应对此类事件,迅速判明原因是关键环节,各级各类疾病控制机构要按卫生部颁布的行业标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细则》建设实验室,并要通过国家实验室认证。要建立一支包括现场流行病专家、实验技术骨干、卫生工程专业人员、卫生法学专业人员、开放技术人员的技术支撑队伍。此外,还要建立起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技术队伍,包括专家咨询队伍,现场处理队伍、实验诊断队伍。当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迅速作出判断,及时予以处理。要整合实验室和技术队伍,立足地方,实现国家、地方间资源共享的机制。

4建立一支用得上、留得住的队伍

从政策、用人机制、环境氛围上造就一个栓心留人、吸引人的软环境。疾病预防控制是一个高成本、高风险、高技术的行业,一个国家和单位要留住和吸引优秀人才进入和从事这一行业,就要给予一定的高薪金、高福利待遇政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岗位管理、确定岗位工资,竞争上岗,畅通人才出入口,理顺好绩效、职责、报酬等关系,做到人尽其才,各得其所。创造良好的环境留人吸引人。总之,靠待遇、事业和感情留住人。

5建立灵敏的信息网络系统

基于各省(市、区)政府专网和全国公众宽带多媒体网,国家卫生信息网已基本建成。在此基础上创建一个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平台,与国家、省(市、区)、市(州、盟)、县(市、区、旗)疾控中心各级各类医院、各级各类各有关部门互联的计算机网络系统,通过该网络可快速、准确、全面可靠的收集、汇总、分析、储存、传输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实现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及时报告,日报和个案报告;建立监测、预防控制信息数据库,整合和利用国家信息资源;向国家有关部门提供处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决策服务,将其建成应急指挥、监测报告、技术指导、信息反馈、部门联动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网络,确保渠道畅通。

目前国人都知道发生火灾拨打“119”,需要医疗急救拨打“120”。应该建立一个紧急事件报告系统,将紧急情况报告电话公之于众,并通过广告、社区宣传等形式做到妇孺皆知。广西南宁市将公安、卫生、交通、消防等应急系统组合在一起,成立城市应急联动指挥中心,这种做法无论在管理层面上、还是效益层面上都是非常可取的,如能在各地予以推广,无疑将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启动和事态控制赢得宝贵时间。

6建立严密的疫情监控系统

要建立严密的疫情监控系统,开展常规监测。将各类卫生部门整合到监测体系中,在现有各类机构(如疾控中心、急诊、急救)和监测点(如各类疾病监测点)基础上,增加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内容,现有很多此类机构、部门和监测点本身就具备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功能,如医院急诊同时或短时间内出现大量相同或相似症状的患者,揭示有疾病暴发或中毒等事件发生的可能;再如某疾病监测点某类疾病的发病率显著增高,也表明存在某疾病暴发的威胁,要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加以控制。

要对从事门诊、急诊、急救人员及村、乡(镇)、卫生院(所)工作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SARS、鼠疫、霍乱等重大传染病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认症,并能及时准确报告。可对此类岗位实施从业许可制度,做到全覆盖无缝隙监控。

7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治系统

按标准的要求建立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的医院(病房),配备人员和药械,做到平战结合。制定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预案、方案,保证突发事件出现后及时、有效应对、处理和控制。要对预案、方案和实施进行演练,通过演练,一方面熟悉预案、方案要求,掌握精髓和主旨,增强各方面配合的熟练程度;另一方面是通过演练,找出存在的薄弱环节,重点加以克服并得到提高。同时,也能根据实际情况,对预案和方案给予修正和完善,提高实战能力。

总之,各种原因造成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在不断发生,我们要做好预防和控制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制度,保证防控监测网络正常运行,紧抓卫生管理,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提高医务工作者自身素质。

作者单位:551300贵州省贵定县疾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