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

殷书荣

泉山学校殷书荣

由于时代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国家繁荣富强,需要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大量涌现。一个人的创新能力主要是要有创新的思维能力。因为创新和思维是分不开的。数学与创新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对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该如何通过数学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1、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数学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由于发散思维具有多端性,变通性,独特性的特点,即思考问题时注重多途径,多方案;解决问题时注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与数学知识的思维特征极为相似,所以要充分利用数学教学,正确培养和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对造就创新型人才至关重要。

2、一题多解、一题巧解,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数学课堂上,教师用一些巧妙的方法解题或用多种方法解题,是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好的解题方法不仅能事半功倍,而且还能促进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伴随着巧解题目成功的喜悦,又必然激励学生去进一步攻克新的数学难关,使学生在“求技巧→兴趣→再求技巧”的良性循环中,培养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3、数学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提高创新能力。

4、平日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勤动脑,善于思考,大胆想象。如利用课本的“想一想”,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新教材编排上版式活泼、图文并茂,内容上顺理成章、深入浅出,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教材安排的“想一想”对开发思维、培养兴趣有极大的帮助。如,在七年级数学第一章节中加入了"丰富的图形世界",从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物体出发,“想一想”引导学生动脑、并使学生进入了初中数学的一片新天地。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课程的执行者,我们应该对此加以强化。另外作为数学教师,还要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想的欲望。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让学生努力做到:有理想,有抱负。“理想是人生追求的制高点,理想的实现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实践。”“优秀的人才是在学习中丰富自己,在实践中提高能力,在创造中成就事业。”

6、要教育学生勇于质疑,敢于向传统挑战,向权威挑战,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敢为人先,就是以超人的胆略,勇于实践,实事求是,开拓创新,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是华人“超越自我、勇担责任”的期许。

总之,数学教师要有效地驾驭并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即实行“智能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结合本学科的特点,着重利用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运动变化,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比较与类比,具体与抽象,一般化与特殊化,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与方法,把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