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重症电解质变化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1
/ 2

小儿急重症电解质变化临床分析

尹维

尹维

新疆乌鲁木齐市儿童福利院830023

【摘要】目的对小儿急重症电解质变化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9月份至2015年4月份期间本院收治的66例急重症患儿,回顾性分析这6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在这66例患儿中,低钠血症38例,低钾血症28例,通过给予相应的治疗后,38例低钠血症患儿中,治愈30例,好转6例,28例低钾血症患儿中,治愈21例,好转4例。结论小儿急重症容易引发电解质紊乱,其中低血钠、低血钾症较为常见,通过给予相应的治疗,能有效纠正患儿电解质紊乱症状,进而促进患儿的健康。

【关键词】小儿急重症;电解质;临床分析

近年来,我国小儿急重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由于患儿各项机能都还没发育,很容易引起电解质紊乱的症状,进而影响到患儿的生命健康。本文就小儿急重症电解质变化临床治疗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研究对象为2014年9月份至2015年4月份期间本院收治的66例急重症患儿,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采用的是2014年9月份至2015年4月份期间本院收治的66例急重症患儿。在这66例患儿中,男患儿36例,女患儿30例,男女比例为6:5,年龄最大的为8岁,年龄最小的为3岁,平均年龄为(5±1.5)岁,其中低钠血症38例,低钾血症28例。

1.2方法

回归性分析这6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电解质紊乱治疗方法。

先静脉抽血,抽血前要叮嘱家属及患儿要保持空腹,然后将抽到的血送检,用3000转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血清,分利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血清中的钠离子浓度、钾离子、钙离子浓度浓度,血钠低于120mmol/L的患儿给予5%的氯化钠溶液治疗,直至患儿的血钠恢复到135mmol/L;血钠在120mmol/L~135mmol/L的患儿适当的补充生理盐水,对高血钠患儿适当补充水分;血钾低于3mmol/L的患儿给予氯化钾10~15ml300~400mg/(kg.d)治疗,直到患儿血钾恢复到4.5mmol/L,血钾在3~4.5mmol/L的患儿给予5%氯化钾10~15ml治疗,高血钾患儿给予速尿、葡萄糖加胰岛素液处理;血钙低于2.0mmol/L的患儿给予10%的葡萄酸钙1.5ml治疗。所有患儿治疗的疗程为一周。

2.结果

在这66例患儿中,低钠血症38例,低钾血症28例,通过给予相应的治疗后,38例低钠血症患儿中,治愈30例,好转6例,28例低钾血症患儿中,治愈21例,好转4例。

3.讨论

小儿急重症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基础疾病,如贫血、营养不良、先天性心脏病等,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引起电解质紊乱,进而对患儿的健康造成影响。本院通过对小儿急重症治疗过程中要注重血钠、血钾、血钙的监测,确保患儿电解质平衡,进而促进患儿的健康。

小儿急重症很容易引发电解质紊乱,进而引发高钠血症、低钠血症、高钾血症、低钾血症、低钙血症等。低钾血症不仅与血清钾的浓度有关,而且与形成低血钾的速度密切相关,因此在缓慢起病的患者虽然低血钾严重,但临床症状不一定明显;相反起病急骤者,低血钾虽然不重,但临床主要表现为食欲缺乏、腹胀、口渴、恶心、呕吐、胸闷、心悸、心肌受累严重时可导致心力衰竭。高钠血症临床表现不典型,可以出现乏力。唇舌干燥,皮肤失去弹性,烦躁不安,甚至躁狂、幻觉、谵妄和昏迷。高钠血症引起的脑萎缩,可继发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甚至死亡[1]。在人体中,钠离子是细胞外液(如血液)中最多的阳离子,对保持细胞外液容量、调节酸碱平衡、维持正常渗透压和细胞生理功能有重要意义,并参与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应激性。氯化钠作为人体最基本的电解质,血钠缺乏或过多都会引起许多疾病[2]。血钠、血钾不仅有维持血压的功能,同时,还能调节细胞外液容量,构成细胞外液渗透压,细胞外液钠浓度的持续变化对血压有很大影响,如果膳食中钠过多,钾过少,钠钾比值偏高,血压就会升高,进而影响到寿命[3-4]。体内水量的恒定主要靠钠的调节,钠多则水量增加,钠少则水量减少。钾血症是因服用大量含钾物质而造成的人体血钾浓度超出正常范围[5-6]。高钾血症会造成肾衰竭、尿毒症、严重退水等疾病,而低血钾症则会引起呕吐、精神萎靡﹑嗜睡﹑面色苍白﹑体温低下﹐重者昏迷﹐惊厥。引起脑疝时可致瞳孔大小不等﹑呼吸节律不整等。胃肠症状有厌食﹑恶心及呕吐﹐口黏膜常湿润。病情严重时尚可引起无尿﹐这与肾细胞水肿及肾循环不良有关﹐此时机体更不能自行纠正低钠[7]。在小儿急重症中,由于小儿身体各项机能还没成熟,对疾病的抵御能力较差,一旦出现小儿患上急重症,就极易引发电解质紊乱,进而影响到患儿的健康[8]。小儿急重症引发的低血钠症、低血钾症较多,为此,在治疗小儿急重症中,应做好血清钾、血清钠的监测,防治低血钠正、低血钾正给患儿的治疗造成影响,进而提高小儿急重症治疗的有效性,促进患儿的健康,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晓华,黄(氵无).小儿急重症电解质变化临床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3,S2(25):84-86.

[2]杨红,何长生,唐培君,高华.小儿重症肺炎并电解质紊乱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6,03(13):358-362.

[3]樊连成,刘萍.小儿重症肺炎并电解质紊乱的临床分析[J].四川医学,2006,05(17):538-539.

[4]虞佩兰,张宝林,岳少杰.急重症患儿第一位接诊医生的责任和作用[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06(22):19-21.

[5]艾德世,陈新英.小儿重症肺炎并电解质紊乱48例临床分析[J].西藏医药杂志,2002,02(18):17-18.

[6]吴佩,周洸.急性重症胰腺炎血清电解质变化及临床分析[J].安徽医学,2012,04(15):29-31.

[7]李继尧,李沛,张海权.急重症脑卒中并发高钠血症的临床特点分析[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1(15):46-48.

[8]刘燕,夏明明,刘可心.小儿重症肺炎50例血糖变化的临床价值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09(23):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