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认识、多维联动筑牢执政之基

/ 2

强化认识、多维联动筑牢执政之基

陈俊超

胶州市委党校266300

十九大党章指出,要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这是从世界上一些政党兴衰存亡的历史中获得的重要启示,即政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是政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依托,一些大党老党相继丧失政权,其失掉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是一个普遍的原因。在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时,它们没能及时调整政策,巩固其原有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拓展其新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从而严重削弱了执政根基。而目前,正像十九大党章中所做的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修改为“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一样,筑牢我们党的执政之基也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因为我国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正如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而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一、强化认识,充分把握基层党建的重大意义

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问题也在基层。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是党的整个执政能力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落脚点。只有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健全而充满活力,整个党的组织才能坚强有力、朝气蓬勃。基层党组织既是深化改革的“先锋官”,也是保持稳定的“稳压器”。越是在改革攻坚期、经济换档期、矛盾凸显期,越是需要每一个基层党组织成为前沿的“战斗堡垒”,推进改革、促进发展、化解矛盾。只有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生机勃勃、坚强有力,才能在各种严峻形势面前,经受起任何风浪的考验,党的执政地位才会固若磐石。

(一)基层党组织最贴近实际。基层党组织开展的各项工作是相当具体的,在功能上,虽不制定大政方针,但在实践中为大政方针的发展与修正提供动力和依据;虽不直接提出立法建议,但可以向决策机关提出建议;虽不直接推荐干部,但享有推荐这些干部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基层党组织处在建设与改革实践的第一线,是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发展的主要动力。

(二)基层党组织廉洁自律是群众看得见的。基层党组织的党员干部每天与群众打交道,一言一行都在群众眼里反映的真真切切,因此基层党组织拒腐防变功能是执政能力建设中的一项重要职能,基层党员干部如果不能做到廉洁自律,老百姓对党的信任会大打折扣,甚至会丧失群众的支持,所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拒腐防变功能,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做到层层负责,是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的一个主要途径。

二、多维联动,优化基层党建方式

随着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又被提高了一个新的高度,十九大报告以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开篇,以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结尾,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贯穿新时代治国方略全过程,其重要性和高度前所未有。其中,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中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怎样加强党的建设、建设什么样的党给出了全新的指导和要求。这也对基层党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提升自身素质。基层党员的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党的整体印象,因此基层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一是要加强理论学习,要近一步借助“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加强理论学习习,用党章严格要求自己,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二是要严于律已。党员不同于普通群众,党纪严于国法,因此基层党组织及党员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一个先锋模范战士的形象出展现在广大群众面前。

(二)密切联系群众。基层党组织及党员应充分发挥距离群众近,对身边事情掌握熟的特点,密切与群众的联系。一是要及时党握新的动态,要善于观察身边群众对党有哪些要求,有哪些建议,要及时的收纳整理并上报,为上级党组织决策提供实践基础。二是加强党的理论政策的宣讲,通过不同的非正式的场合,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党的一些惠民利民的政策传递出去,近一步增强他们的获得感,拉近党与人民群众的距离。

(三)创新工作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人们工作的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一是服务群众的观念要改变。十八大以来,我们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人民群众生活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因此,基层党员一定要在服务群众时清醒认识到,老百姓对党的要求不再仅仅是吃饱穿暖,而是在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生态文明等方面有了更高层次的综合性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提升工作能力,敢于担当,带领人民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二是服务群众的方式要改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大量新的通讯方式已经走近平常百姓人家,这些技术有利于我们近一步缩短与群众的距离,提高我们与群众联系的频率,提升我们为民解忧的效率。因此,基层党组织及党员要积极运用这些技术,克服畏难情绪,做到早发现、早上报、早解决,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多途径、多覆盖、多反复,将党的政策方针传递到千家万户。

总之,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党的十九大新修订的党章新增了第三十四条:“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担负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支部党建方向明确,任重道远,我们应当坚持根本宗旨不动摇,拓展新的思路和方法,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步入新时代,呈现新气象。通过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优势,提升自身素质,密切联系群众,创新工作方式,将党的良好形象展示于人民面前,将党对人民的感情传达群众中去,将党对人民的关心体现在具体问题中来,只有这校才能树立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威望,才能保证人民衷心拥护并永远支持党的领导,筑牢党的执政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