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培育技术的精准化探究

/ 1

森林培育技术的精准化探究

修春华

大海林林业局

一、精准化森林培育技术

1、精准化育种

精准化森林培育技术的应用对林业资源的生产建设有着积极的影响,可以提高林木的产量和质量。树种的品质与树木的生长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要实现对种子的精准化培育,保证种子优良品质,还需要做好后续的培育和管理工作,在保证树种种植品质的基础上,为树种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2、精准化育苗

苗木的品质和特性对提高森林资源价值有着重要作用,在应用精准化森林培育技术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对幼苗生长过程中各项影响因素进行的科学控制,确保周围环境满足林木的生长需求,促进幼苗的快速生长,保证幼苗的生长质量。

3、整地精准化

在对林木种植区域进行整地的过程中,也可以将精准化培育技术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来,结合种植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好整地的流程和方法,对该区域进行科学的处理,合理选择整地方法,并对每个整地环节进行精准化控制,这对提升整体质量和效果有着积极的影响,可以为树木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4、栽植精准化

在种植的过程中,使用的栽植方法有很多,树木的种类和分配情况也是多种多样,应用精准化森林培育技术,可以实现对栽植方法的科学挑选,树木种类的合理分配,保证树木栽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促进林业区域的多样化发展,让各个树种之间可以协调生长。

5、管理精准化

林业资源的管理工作是整体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精准化森林培育方法应用到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中,可以实现对树木生长过程中的土壤成分、水分、肥料等进行有效控制,还可以对抚育工作进行精细化管理,在病虫害的防治方面,也可以进行实时监控和处理,可以对林木的生长情况进行全面掌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管护。

二、森林培育技术精准化研究现状

1、体胚苗生长技术

美国惠好公司有着健全的针叶树体培苗生产技术。他们采用优质品种为素材,采用健全的体胚发生体系来形成体胚,再进行科学筛选,借助包衣技术把规格统一的体胚发育成人工种子,在温室或者田间进行播种育苗。我国对于林木体胚苗的科研分析,当前情况良好,效果显著,然而大多数树种还在体胚发生系统的创建环节,少数树种虽创建了体胚苗生产体系,然而还存在较多不足。要在实践中采用种子包衣技术进行大面积的种子生产或者苗木培育还需要时间。

2、苗木施肥技术

依照美国苗圃技术人员分析,对容器苗的施肥通常运用的是明确的苗木鲜重控制机制。在长期的研究测试下,他们得出了很多苗木生长情况与营养供需关系间的数据资料,就可以由苗木在某个阶段的鲜重,以及各时期该种苗木的增重变化来判断是否施肥及施肥标准。

3、灌溉水质控制

美国林业真正实现了灌溉水质控制的精准化。通过定期对水源酸碱度、金属离子含量、藻类分布情况做明确测试,结合苗圃灌溉用水的实际需求对水质过滤分解处理。然而我国对灌溉用水水质却掌握较少。很多的苗圃对灌溉用水的酸碱度情况、藻类情况等知之甚少,更不用说采取措施改善灌溉用水的质量。

三、新时期林业实现精准化森林培育技术的要点

1、完善精准化森林培育技术的规范

应该在加强森林培育技术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完善精准化森林培育技术的关键环节和规范体系,形成技术标准的精准化,这有助于精准化森林培育技术目标的实现。

2、加大对精准化森林培育技术的投入

要实现精准化森林培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应该在基础森林培育技术及其林学基础方面加大科技力量和科研经费的投入,为精准化森林培育技术的发展找到扎实的基础。

3、加强对技术人员的素质培养

要重视对人才的培养,林业部门可以与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培养更多的精准化森林培育人才。林业部门也需要加强对林业人培训工作,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水平,实现技术的合理应用。

4、推进精准化森林培育技术管理体制改革

应该改革现有森林培育技术管理体制,使精准化森林培育技术有一个管理体系,将精准化森林培育技术落实到组织层面,在指导精准化森林培育技术应用的同时,使精准化森林培育技术的效果得到最大发挥。

结语:林业将精准化森林培育技术的应用和研究作为一项核心工作来进行。应该从对精准化森林培育技术认知入手,把握精准化森林培育技术内容,突出精准化森林培育技术关键,使精准化森林培育技术找到林业工作应用要点,在更好适应林业现状和持续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创建出林业科技与管理工作

的新体系。

参考文献:

[1]彭新平.关于森林培育技术现状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7,37(22):187.

[2]吕永涛.论森林培育技术精准化[J].中国林业产业,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