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县玉米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五台县玉米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

刘海玉孟丽霞

(山西省五台县气象局山西忻州035503)

摘要:本文结合玉米种植中对气候条件的需求,通过分析五台县的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得出了五台县气候条件比较适宜玉米种植,并探讨了气象灾害对玉米生长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几点玉米高产丰收对策,仅供相关部门进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玉米;种植;气候条件;气象灾害

引言

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和水稻,玉米产量高、适应性强,是重要的轻工业原料和饲料作物。五台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位置偏北,地势较高,气候寒冷,素有“华北小兴安岭”之称。年平均气温在5.0℃左右,年降水量在500mm,无霜期在90~150d之间,境内气候条件比较适宜玉米种植。本文通过分析五台县玉米种植的气候条件,以熟练掌握玉米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温度、降水、日照时数等气候条件的需求,进而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气象服务对策,以增强玉米产量和品质。

1、五台县玉米种植的气候条件

1.1温度条件

玉米是喜温作物,对温度的反映较为敏感。在玉米全生育期内要求超过10℃的积温在1800~2800℃之间,在玉米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有很大的差异。玉米发芽的适宜温度在10~25℃之间,若外界温度在24℃左右,会加快玉米发芽速率,若温度不足10℃或者高于25℃将会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若外界温度在35℃以上,会加快空气中的蒸发速率,此时的花粉粒极易失去活力,甚至是造成花柱枯萎,对玉米的正常授精和授粉产生影响,不利于玉米后期生长。玉米拔节期内的适宜温度在18~25℃;开花期内的最适宜温度则在32~35℃之间;玉米籽粒形成期的适宜温度在18~25℃之间,若温度在16℃以下或者高于25℃将会对淀粉酶的活性产生抑制,会延缓营养物质的转移且累积量减少,玉米成熟期时间延长,玉米千粒重下降,会降低玉米产量和品质。

五台县年平均气温为5.0℃,全年≥10℃的活动积温在2400~3300℃,热量条件基本可以满足玉米生长发育中对温度的需求。五台县春季气温回升速度较快,除了五台山外,五台县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初日在4月上旬,而播种玉米的时间则选择在5月上旬,5月份的平均气温基本超过15℃,对于玉米苗期的生长发育较为有利;6月份,气温回升速度加快,此时有较好的热量条件,玉米生长发育速度加快。五台县夏季平均气温较高,尤其是7月份是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1.3℃左右。由此不难看出,五台县的温度条件对于玉米种植较为有利,应注意个别年份高温天气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1.2水分条件

在玉米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水分的需求也有一定的差异。播种期土壤内的含水量在60%~70%最为适宜,只有充足的水分才能确保出苗率;玉米幼苗期对水分需求较少,此时可控制田内的水分;从幼苗到拔节期内对水分的需求不断增加,此时要求土壤内的含水量在60%左右,可促进玉米根系生长;玉米抽雄期到灌浆期对水分的需求最大,此时应保证含水量在80%左右;玉米灌浆期到成熟期也需要较多水分,而从乳熟期往后对水分需求逐渐减少,应保证含水量在60%左右为宜。在玉米整个生长发育中对水分的需求主要表现为“两头少、中间多”的特点,若玉米生长中出现干旱或降水量较少应做好灌溉;若因强降水天气出现而导致渍涝,应挖沟排水,避免玉米死亡。

五台县年平均降水量为500mm左右,受地形影响,境内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其中山区降水比平川要高。年内降水主要在夏季较为集中,这段时间的降水量将近是全年的60%以上,5月降水量偏少,进入到9月份,降水量逐渐减少。总体来说,玉米主要生长季内五台县年内降水量呈现出两头少、中间多,基本可以满足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

1.3光照条件

玉米是短日照植物,属于喜光作物,在全生育期内要求光照时数充足。在玉米出苗后,应保证日照时数在8~12h之间,此时可加快玉米生长发育速度,开花期提前,生育期也随之缩短;若日照时数在12h以上或不足8h,会使玉米生育期延迟。相较于其他农作物,玉米的光补偿点相对较低,自身耐阴能力较差,盛夏季节强烈的光照会促进玉米光合作用进行,此时光合作用生产效率越高,有利于玉米有机物质的转化,反之亦然。

五台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675h,一年中5~8月份日照时数最多,境内光能资源较为丰富,太阳辐射量大。充足的日照时数和太阳辐射,有利于玉米光合作用的进行,同时还能增强玉米产量和品质。

2、气象灾害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2.1干旱

在玉米全生育期内,干旱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最大,是玉米生长发育中的主要气象灾害。特别是严重干旱对玉米出苗和苗期生长的危害最大,会造成玉米苗不齐,矮小、细弱植株的数量增加,不利于根系生长发育的进行,同时还会导致叶片枯萎、植株死亡等。玉米进入到拔节期后,逐渐进入到旺盛生长阶段,此时的需水量较大,尤其是在玉米抽雄前10d到后20d这段时间属于需水临界期,干旱灾害的出现会造成雌雄花期不育、授粉不良,进而造成花粉死亡率增加,花丝极易干旱,阻碍正常授粉;若在玉米籽粒成熟期出现干旱,会增加籽粒不饱满度,导致千粒重下降,不利于优质高产玉米的形成。

2.2暴雨洪涝

若暴雨洪涝出现在玉米生长发育中,会造成植株上部颜色变浅,下部叶片枯黄,进而造成生育期延缓,不利于玉米的正常成熟。主要表现在玉米生长速度减缓,植株长势减弱;叶片颜色变黄,茎秆有红色,根系出现发黑腐烂等。玉米进入到大喇叭后期,自身耐涝性能增强;若花期内的水分过多,玉米将会生长在缺氧环境中,因积水时间的增加,将会阻碍玉米呼吸活动的进行,进而造成土壤养分流失速度加快,影响着玉米的正常生长发育。玉米在积水中浸泡时间越长,土壤通透性能会不断下降,进而产生还原性有毒物质,玉米根系将会变成黑色。洪涝灾害出现时,日照时数不足,再加上温度偏低,有利于杂草的出现和病虫害蔓延。

3、玉米高产丰收对策

3.1做好晒种工作

在种植玉米之前要对先晒种,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增强玉米种子皮层透气性以及吸水性能,在促进种子尽快发芽的同时还能增强种子的存活能力。在对晒种的过程中需要有充足的阳光作为支撑,因此农民在播种玉米的过程中应选择晴天进行,晒种的区域应选择那些干燥的地面。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晒种操作的过程中应不停的翻动,同时还要在夜间来临之前及时将种子收起来,防止因昼夜温差较大使种子受冻。

3.2适期播种,合理密植

春旱、夏旱是制约五台县玉米高产的关键,春季大风天气出现频率较高,蒸发速度加快,土壤内的含水量下降,失墒速度加快,因此应抓住有利时机和墒情抢墒播种,对春季反浆水进行充分利用,确保玉米蓄水高峰期和当地降水量集中季同步,降低干旱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危害。另外,在地势较高且气温偏低的种植区内应选择密植,反之则选择稀植。一旦出现干旱,应将玉米拔节期、大喇叭口至抽雄期的灌溉工作做好,防止出现“卡脖子旱”,影响玉米生长发育。

参考文献:

[1]宝乌日其其格.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玉米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J].北京农业:下旬刊,2015(3):227-228.

[2]何峰,李宇光.哈尔滨市种植玉米的气候条件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2,32(5):142.

[3]樊艳萍,袁文良,刘晨楠.郏县玉米种植气象条件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1(9):308.

作者简介:刘海玉(1967-),男,汉族,大专学历,山西省五台县人,工程师,从事工作:数值预报、综合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