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收获精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7-17
/ 1

等待收获精彩

孙小谦

——浅谈教育的等待艺术

孙小谦山东省寿光市纪台一中262722

一位母亲问她5岁的儿子,如果妈妈和你一起出去玩,我们玩渴了,又没带水,而你的小书包里恰巧有两个苹果,你会怎么做?儿子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说:我会把两个苹果都咬一口。母亲听了,很失望,本想训斥一番,然后再教孩子该怎样做,可就在话即将出口的那一刻,她突然改变了主意。母亲摸摸儿子的小脸,温柔地问道:能告诉妈妈,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吗?儿子眨眨眼睛,一脸的童真:因为……因为我想把最甜的一个给妈妈!

这则故事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孩子纯净无邪的心灵,更让我们领略了等待的神奇魅力。试想,假如那位母亲不给孩子表达内心想法的机会,不仅不会了解真相,还会伤害孩子金子般的心。等待沉淀了母亲的失望和恼火,等待成全了孩子的天真和善良。

爱迪生小时候反应奇慢,老师认为他没有学习能力了。爱因斯坦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认字。英国首相丘吉尔小学六年级曾留过级。艺术学家罗丹考了三次都没有考进艺术学院……无论是那位母亲,还是这些名人的老师们,无一不是用等待来守候孩子的成长,这无疑是对生命尊严最真挚的仰望,也是对怯弱心灵的最细心的呵护。

教育何尝不是一种等待的艺术,等待那些迟迟不愿发芽的种子坚强地破土而出,等待那些懒惰稚嫩的雏鹰勇敢地翱翔天宇。小树成长成参天大树,需要我们给予开花的时间,要想学生的思维之花绽放,同样需要我们给予思考的时间。

一、等待内心的陶冶

一千个人有一千张面孔,一千张面孔下掩盖着一千个心灵。学生的家庭背景不同、个性差异和成长环境迥异,纷然聚集成一个“小社会”,必然是五十六个人五十六个哈姆雷特。也许是因为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社会所倡导的高效率,让我们渐渐疏远了等待;也许是因为受急功近利心理的影响,让我们多了一些浮躁,不再习惯于等待;也许是因为“恨铁不成钢”……于是在等待的过程中便也平添了更多的“烦躁”。等待是一种宽容,是建立在老师理解、相信学生的基础上的有结果的期望。教师不是上帝,无所不能,教育要讲究潜移默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宽容有时候会孕育出巨大的威力,能陶冶他们的内心,风浪过后,使其露出最纯真的底色;等待是一种期望,真诚的期望会生发神奇的功力,让稍稍偏离了轨道的孩子找到来时的路;等待是一种无声的美丽,为学生营造出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让每一个孩子自由快乐地发挥所长;等待又是一种“唤醒”,一旦时机成熟,作为闻道在先的师者要不失时机促成内省,点化成金。

切忌批评指责,不顾情面;越俎代庖,拔苗助长;甚至于不闻不问,弃之不顾……学生纵然能自惭形秽,心中也会蒙上一层难以化解的阴影,师生关系势必紧张,教师的威信何在?教育的目的何在?

二、等待课堂的精彩

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样需要教师的“等待”。等待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信任,更是一种智慧。等待,是课堂教学中的隐形翅膀,它可以让我们的学生飞得更高更高。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按自己预设的轨道快速运行,看似行云流水般流畅,实则是个人的“独角戏”,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内化却被老师越俎代庖,学生的主体缺失,这实际上是缺少“等待”的不耐心使然。比如说课堂上的提问,就是一个需要等待的重要环节。增加提问的等待时间,就是给学生一个深刻思考的机会;增加提问的等待时间,就是给学生一个更主动投入学习活动的机会;增加提问的等待时间,就是给课堂一个更多灵动、更多生成的机会;增加提问的等待时间,就是给课堂一个更多精彩、更多创造的机会。学生只有将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才会有效,才会出现思维共振,才会获知增智,更会让课堂提问变得有声有色。作为教师,要捕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善于创设暂时性的知识空白,去激起学生急于填补、充实空白并使之完整、完善的欲望,然后教师退居幕后,适时介入。切莫一见学生苦思冥想未果,就心急如焚,意欲“及时”点拨,这样做一则削弱了学生的独立意识,二则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

等待,是一种守望。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写道: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学生的自尊心是脆弱的,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赏识。

等待,需要一颗童心。学生有其独特的心理。要了解他们,需要你耐心地坐下来,拿出你的童心,拿出你的宽容和理解力,去和学生做朋友。只有先去了解学生,才能让学生也理解我们,相信我们。这时,教育才更具说服力。

古人云:欲速则不达。华中师大郭元祥教授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一文曾精辟地说道:“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细致和细腻;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需要有舒缓的节奏。高频率、快节奏、大梯度,不利于学生的有序成长和发展。”

放慢爱的速度,这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的充分体现。萌动于地下的芽儿,为了头顶上的那片蓝天,努力地等待着;埋在地壳中的岩浆,为了那力拔山兮的辉煌,默默等待着,裹在茧中的毛毛虫,为了冲破束缚,破茧成蝶,苦苦等待着。教育需要等待,需要时间,需要放慢爱的速度,学生会在教师的等待与期待中破茧成蝶,教师会在等待中收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