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标”下实现有效教学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1-11
/ 4

在“新课标”下实现有效教学的探究

黄志浩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提出:“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地主体地位,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只有提高学生对学习物理感兴趣,才有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认真研究新教材,有针对性地实行教学是落实新课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学习兴趣;融洽和谐;合作学习;反馈校正

Carryoutinvestigationofeffectiveteachingunder"newcoursestandard"

HuangZhi-hao

Abstract:《Newcoursestandard》putforward:"wantintheteachingprocessbodynowstudentlandlordbodyposition,theteacherwantstowelldevelopastudenttheactiveandtheaggressiveinthelearningprocessandstirsupthestudent'sinterestinthestudy,theconstructionloosensharmoniousstudyatmosphere".Onlyraiseastudenttowanttolearntowardsstudyingphysicsinterestedin,justalready,thelovelearn,thencanlearnlike,thususegoodphysics.Consequently,howstirupastudenttostudyphysicalinterest,setupharmoniousclassteaching,hardstudyaProtestantismmaterial,havealreadycarriedoutanewcoursestandardtogroundexecutionteaching,isthekeythatraisesteachingquality.

Keywords:Studyinterest;Harmoniousharmony;Cooperatelearning;Thefeedbackcorrects

新《课程标准》倡导“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课堂是一个教学互动、师生共同发展的成长历程。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使必成为每一位教师共同面临的课题。在起始年级初二级物理课程对上述课题进行了探究。

一、加强新课导入的创新研究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注重创设问题情境,营造现实而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使学生真正“投入”学习活动中。

1.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情境,让学生从所熟悉的情景中,感受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物理就在身边。引导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例如,油罐车为什么要拖一条尾巴——铁链?在干燥季节里,在黑暗中脱下化纤衣服,往往能看到火星闪烁,这是什么现象?使用高压锅煮东西为什么快熟等,通过引导,学生会在生活中发现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设人文化的情境。

长期以来,物理教学的偏差,形成了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的模式。学生学习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多数学生害怕物理,同时也认为物理学习没有意义,排斥物理学习。新课改新教材注重了人文性,介绍物理学史的发展、物理学家的情况,介绍了物理家所取得的成就;用“物理书写的人生格言”,介绍了名人用物理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性格及追求,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的神妙;“的发展简史”、物理家的生平趣事介绍,则唤起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这些故事创设了人文化的情境,引领学生走进物理世界,开阔视野,从而引起学生进一步的学习需要。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如“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会使学生有很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再如“爱迪生和白炽电灯”的故事使学生了解了科学家的成才之路,并深深地体会到“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一道理。则唤起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以及刻苦学习决心。这些故事创设了人文化的情境,引领学生走进物理世界,开阔视野,从而引起学生进一步的学习需要。

3.创设趣味性的情境。

学习兴趣是驱使学生学习的强大内驱力,是最好的老师。趣味性的情境创设,学生会感到奇妙不已,具有吸引力,从而主动愉快地进入学习活动中。如:讲授电压时,运用感应圈演示高压放电现象,产生类似雷电现象,引起学生对电学的兴趣,学生观后惊叹不已。教学生动风趣,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例如:用干燥的手摩擦气球,手可以将气球吸引住,同学们会感到很新鲜、很有趣,再把它带入课本,带电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引起学生记忆,这样,肯定受到良好的效果。这些现象会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激起认知冲突,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

师生互动的基础在于情感的沟通和相融,只有情感的互动才能调动兴奋情绪,触发灵感和创造力,推进语言与非语言等手段的交互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和谐关系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平等、尊重、倾听、感染、善待、理解每一个学生,做他们的良师益友,这是为师的基本原则,而高素质、时代感强、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正逐渐成为学生们欣赏与崇拜的对象。现在,学生正从“学会”变为“会学”,老师正从“讲”师变为“导”师,课堂中新型的师生关系正逐步形成,我教的一些学生,教他们以后,与他们谈心交流,成了朋友。他们上物理特认真,结果他物理成绩都比其他学科成绩好。时代要求我们要上物理“好课”。在情感共鸣方面:师生互动、充满活力、遵循规律、共同发展;在知识共享方面: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充分放手、适时介入、开放过程、有效控制、讲评点拨、小结交流、改善训练、分层递进、综合评价。在研究(探究)性学习方面: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主动、自主、合作研究(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分析、总结、归纳、解决问题,让学生结合社会、生活,在学力方面做到迁移。在学法上做到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和拓展。如:学习光学时,要求学生在课后动手做小实验“小孔成像”、潜望镜、热学的土温度计等,注意观察生活中有关的物理现象,在课堂上交流,把物理学习延伸到在课堂外以加深对这些现象的认识。总而言之,为了在课堂上达到“师生互动”的效果,在课外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和学生交流,做学生的朋友。教学技巧是手段,必须生动活泼,直观形象;师生互动是平台,必须师生双方融洽和谐,平等对话。教学才能有效。

三、加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

1.根据教材内容,学生水平等因素采用有效教学模式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因材施教,贵在得法”,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从教材内容方面考虑:对于概念、定理、公式、法则,为了突出知识形成过程。从学生的实际水平考虑:对于我校学生基础较差的,经常采用讲授与探究相结合,教师重在导,让学生主动探究的去学,通过及时反馈,查漏补缺,使学生树立学习信心,这对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有益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当综合应用各种教学模式,针对教学实际,重新进行组合,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开拓创新,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比如,在一节课的教学中,新课引入阶段采用发现模式,观察演示和做实验时采用探究模式、例题教学时采用讲授模式,小结时运用建构模式。当然,教学模式是否有效,要看在实施过程中,是否能够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协调运作,是否能够促进学生介入到学习的内容之中去,是否能够促进对学习内容进行多维度(观察、动手、动脑)的掌握知识。

2.根据接受差异等因素实施有效分层教学。

在物理课中,学生的基础不同,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心理反应各异,学生综合心理品质参差不齐,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应有的提高,有时采用分层教学。分层教学,它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它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它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研究各自特征,制定各自专项策略。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教师组织教学时要有层次性,知识点的讲解要将“由浅入深”和“深入浅出”相结合,在对概念引申和思维发散时,要善于分层设问、诱导启发、学法指导、举例说明。重点在于关注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反应与感受,而把知识点本身的分层作为次重点。如:讲授电功、电功率在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应用,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应把它分成几个层次来讲,先让学生熟悉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压和电流的特点和这部分电路的计算,然后再引入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其好处在于把难点分散和把难度降低,在确定知识的重难点时,注重学生个体对知识讲解的反应与接受度,针对性更强。开展个别辅导是分层教学有效的延伸和补充,开展个别辅导是为了普遍提高各个层次学生的全面能力和素质,同时,也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学习适合自己的物理掌握方法。

3.利用问题驱动、同学互助等措施来促进有效的合作学习。

关注不同学生的物理需要,提供选择和发展的空间,合作学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学生的个体社会化发展,创造了适宜的环境和条件。教学实践中,感到:在很多情况下,正是由于问题或困难的存在才使得合作学习显得更为必要。

⑴用问题来驱动学生的合作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会有“不肯提问,不敢提问,不会提问”,要采取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未明白的问题课后解决,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小组解决,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请教老师,鼓励引导学生在同桌、前后桌间相互探讨。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时间讨论问题的解决过程,更多的是鼓励学生独立审题,合作探讨,把问题分析留给学生自己。这种做法的出发点就是避免学生对教师的过分依赖。当然,在他们归纳基本步骤和要点遇到困难时,会及时施以援手。

⑵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创设环境与氛围。

在合作教学实践中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学习方式、生活经验、处境和感受,构建了“合作互动”学习小组(一般同桌或前后桌的学生),各小组成员结对互帮。以全员互动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学习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组内合作、组际竞争为基本手段,有效地整合了学生群体的力量,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客观环境与氛围。

4.注重过程教学,扩大学生的参与面

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主动体验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不经过学生个人亲身探索和发展的过程,要想把已知的真理变成学生的真知是不可能的。教学中,要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去思考研究,指导学生“开放式学习”,加强学生的自主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满足他们作为发现者、探究者的需要,动手动脑切身体验知识发展的全过程。例如:学习温度计时每小组三种温度计,指导学生认识温度计、体温计、气温计通过观察去认识它们,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学习蒸发致冷时,每个小组发一些酒精,让同学们手上涂上一点酒精,用作业本扇,手就会感到凉快。学生的共同参与,增强了学生的理解与感悟,从而把物理课堂教学推向一个高度。

5.研究概念分析问题,重视教材的有效使用

物理课本是物理基础知识的载体,重视课本,了解学生、研究课本、做好物理实验,从实际出发。在课堂教学上狠下功夫,减少复习资料,不搞题海战术,既可减轻学生负担,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讲授新课时,应当纠正学生那种“关着书,不观察演示和实验,光听老师讲”的学习方法,应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和观察物理实验,从中挖掘要点,对其中的概念、定理、关键词句要仔细品味。要找出要点,难点和疑点,领悟出所蕴藏的物理思想、观点和方法。运用多媒体演示,这样可以节省不必要的板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为了强化概念的学习,具体做法是:每个章节涉及的旧概念、出现的新概念、归纳的结论与公式,学生都要在一个专用的概念本上做好整理。

四、学生课外辅导要跟上,反馈校正的工作要重视。

在物理教学实践中认真探索反馈与校正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一方面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有利于对学生的成绩实施“适时监控”。加强反馈与校正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学生学习物理的行为、态度和所取得的进展进行判断,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获得真实的成功感,及时克服学习上的缺点与困难,引导和鼓励学生切实转变学习方式,积累学习的点滴,不断进步;同时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学习需要,便于改进教学,进一步做出正确的教学决策。反馈校正的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对该门学科的学习兴趣。

采集反馈校正的信息,备课时站在学生立场上,预测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设计教法。分层抽样批阅学生的作业,进一步了解学生的难点与易错点。对学生课堂中暴露出来的错误,教师要倾听学生表诉思维的轨迹,并正确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探讨克服错误的有效方法。学生在回答教师提问的紧张状态下,很容易暴露思维过程中的错误,教师既要善于调整学生的紧张情绪,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和敢于提问,又要善于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问题的不同角度,把回答中的错误作为一种有效资源,随机提炼出反映问题本质的一般性或特殊性问题,使校正有的放矢。讲课后立即反思本堂课的成功之处和值得改进的地方,以及学生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及时分析应采取的校正措施,并简明地记在本节课教案后面,即通常所说的“教后反思”。作业是教学反馈的主渠道,一般情况下可以从三个方面处理:①要求学生做好自己的错题记录;②教师也可对错误频率较高或错误人数较多的题目是作好标记;③每次作业批好后,将错题与学生面对面讲解。鼓励学生收集好题,并经常到老师处问问题,老师一方面答疑解惑,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中获取一定的反馈信息。

注意单元复习,对该单元教学中收集到的学生易混易错问题加以提炼。每次单元测验或期中、期末考试试卷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注意归类,并做出相应的频次记载。

反馈校正实施要做到“及时、真实、主动、耐心”。作业、单元测试卷要及时批改,学生做错的题校正得越早越好,上午交的作业有可能的话下午就反馈,下午做的练习卷第二天一早就反馈。注意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独立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尽可能引导学生不要抄袭别人的作业,避免将自己不懂的问题掩盖起来。要保护学生暴露问题的积极性,不要批评、责怪、嘲讽。如果教师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帮他们释疑解难,通过他们真实地提供信息而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进步,那么学生会坦然面对问题,乐于跟老师亲近、交流,从而使反馈校正收到预期的效果。良性的反馈校正是一种在不断地解决问题、巩固成果、升华提高的过程中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前进的教学活动。属于教的问题,教师应注意主动地去发现和收集,及时自觉校正或调控。属于学的问题,教师要主动辅导,及时帮助其校正。一般情况下,属少数学生的问题,可利用课余时间个别校正,属多数学生的问题要集中在课堂上校正。在课堂教学中,属简单问题就立即当面校正,属复杂问题要专教师备课时要充分预料每章每节教学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做到未雨绸缪,至于课堂上出现意料之外的问题,大多都是一般问题,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校正。如果一些学生因习惯不良,造成不该出错而错了的问题,就不能只将答案改正过来,而应耐心细致地帮助他们校正学习习惯。如果是思想上出了毛病,不能就事论事,应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去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五、体会和反思

1.学习当今主导研究的是情景的认知与意义建构的学习与教学理论,转变了自己的知识观,注重在教学实践,要不怕反复,不怕做艰苦的工作。要求学生将平时联系、各类考试中自己做错的题目记下来,经常请教同学和老师,既有利于复习强化,也由于同学间的学习交流与借鉴。

2.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注重问题校正,关键知识点是主要问题,应重点校正。例如解题,根据题意找物理量关系就属关键性问题,必须把它放在突出的位置加以校正,一般性问题,教师可启发学生自我校正。

3.教学关注的焦点是学生、教师、学习内容在物理课上真实的互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参与任务去学习,教师也可以通过他们所从事的教学活动学习教学知识。学生通过一堂课有一种获得知识、生成智慧的满足感,同时有一种充实愉悦感;而教师也会有记录和反思。

4.教学实践需要“实干精神”。上海教科院院长顾泠沅在《永葆耕耘者的本色》文章讲到:“面对大面积差生,四条有效的教学措施是:①激发兴趣,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之下学习;②处理教材,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层次、序列;③改进教法,在讲授的同时辅之尝试活动;④效果反馈,及时调节教学。”这些实践经验的有效引导,使我的教学实践有了着力点。

5.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上,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通过感知——观察——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从统一规格的教学模式转向个性化教学模式,去关注、去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个性化教学的科学依据。从教师权威的教授转向师生平等的交往与对话:交往意味着对话、参与、建构的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与学生一起分享理解。从评价模式的单一化转向评价模式的多元化: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语言逻辑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发展学生其他方面的潜能,如与人交往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等。评价充分关注个别差异,重视量与质、结论与过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物理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催秀美.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

[3]高文著.教学模式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

[4]乔际平等著.物理教育心理学.广西教育出版社

[5]谢红仔.情感互动是师生互动的实质.广州教学导刊,20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