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教学中的关键环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2

浅谈物理教学中的关键环节

王辉

(四川德阳第二中学德阳618000)

【关键词】:物理教学、学生能力、综合素质、关键环节

【择要】:学生能力的培养,是物理教学的重点,也是素质教育要求的重要目标。若要使此目标得以落实,这就要求我们物理教师在工作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牢牢抓住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习物理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在物理教学中我们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关键环节呢?

一、物理基本概念应活化

物理概念往往是抽象的,有的又受到数学知识的影响,学生很难正确的理解,既难以弄清它的本质,又很容易遗忘,就可用形象比喻法。比如:在“光的反射定律”中,老师强调“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不是“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学生很难接受,在教学中是一个等式,为什么不能反过来理解呢?可向学生解释:这是因为先有“入射角”才有“反射角”,有先后顺序。就像“小孩长得像爸爸”,而不是说“爸爸长得像小孩”。因为先有的爸爸才有的小孩。这样在活跃的气氛,达到的解释概念的目的。可见,形象地比喻可一举两得。实验法可以充分发挥表象直观的作用,不仅让学生容易理解掌握慨念,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物理基本概念形成的多样性,要使学生能够准确的掌握,需要依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内容难易程度,适时采用不同的方法,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在实验课中把“主体”地位大胆的还给学生

演示实验是由教师在课堂上主做主讲,指导学生进观察和分析,通过演示实验可以很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节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以教师为主的演示实验不利于学生诸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所以在实际的物理教学中,就要求我们变换单一的教师演示实验为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或分组实验,真正做到在实验课中把“主体”地位大胆的还给学生。

在实验课中,有些实验易操作,可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实验前布置学生去学生认真去准备,实验中教师给予指导,并不断鼓励,不断规范,让学生动手实验从易到难,步步提高,要求学生在实验中讲解并引出实验结果,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及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实验中的客体变化表明:实验开展的好,知识掌握的就好,因此,把实验课的大块天地主动让给学生,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动手,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技巧和团结协作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也使学生体会到因自己亲身参与而获得成功的快乐,最终养成学生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三、学生自制教具受益多多

让学生自制教具,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制教具的原理,使学生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如做电学实验前,让学生自制开关、灯座,做得较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做的不好的学生,老师给予指导。如:有的学生做实验时发现开关起不到控制电路的作用,灯座上的小灯泡不会亮但其他电路完好,原来这部分学生不理解电路及开关、灯座的原理,把开关的两个接线柱或灯座的两个接线柱用导线直接接连,使开关失去控制电路的作用或小灯泡发生短路。通过自制教具让他们弄清并解决了用电器短路的问题。再如学习杠杆时,可让学生自制杠杆,在制作过程中弄清杠杆原理,理解商品交易中缺斤少两的原因,也利于学生生活能力的提高。通过学生自制教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使学生提高提高主人翁意识,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十分必要的。

四、在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是老师的教学主要内容之一,教学要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有的放失地针对学生思想品质进行教育,育德于教中,做到教书育人。如介绍科学家牛顿时,号召学生学习牛顿勤奋好学和悉心专研,不屈不挠的求知精神。在学习压强知识时,告诉学生可以通过犯罪分子在沙漠上留下的脚印深浅来破案。教育学生从小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能违法犯法。学习运载飞箭时,向学生介绍“嫦娥一号”探月工程及“神州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升空等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五、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

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的建造者和接班人,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就是为社会服务,培养合格的有用人才,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尽量使教学内容联系生活,联系生边的大事、时事,使之具有时代气息。如学习漫反射时,可介绍北京奥运会体育场馆“鸟巢”采用网架结构,外表有层半透明的膜,不需外加表皮,可以大大降低成本,还可以采用漫反射,使射入体育场内的光更柔和,解决了强烈光照带来的麻烦,还可以解决场内草坪的维护问题。学习物态变化、摩擦、惯性问题时,可介绍2008年的南方雪灾中的雾凇、电线起冰柱现象是怎么形成的?为了安全怎么给司机提几点建议等。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对培养学生联系发展的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六、注重物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物理学科中的很多知识与其他学科是紧密联系的,特别是在新的课程教学改革中,进行跨学科渗透教学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要求。如: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是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什么?本题中以古诗词为载体引出问题,参考内容又来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只要抓住关键词“走来迎”、“山不动”、“船行”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诗中分别以船和地面为参照物。此题在诗歌中使意境与物理知识相互渗透,显示了语文文学与物理知识结合的美。课程改革的推行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通过不断正确引导学生把各科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所学各门知识独立发展又全面进步。

总之,在几年来初中物理教学中,我始终抓住以上关键环节,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所以物理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只有以重视学科重点环节教学为前提,提高学生能力为重点,以“人本”教学为指导原则,采用切合实际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全面发展的未来社会人才才成其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