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力止咳宁胶囊中忍冬叶提取工艺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2

强力止咳宁胶囊中忍冬叶提取工艺的研究

王辉1韩锁柱2李莉娜3

1.哈尔滨商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150000;

2.哈尔滨市中医医院150000;3.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150000

摘要:目的:选择强力镇咳宁胶囊中忍冬叶提取的最优工艺。方法:运用正交试验,考察三因素为煎煮时间、加水量、提取次数,评价标准为绿原酸含量,挑选出提取方案符合批量生产,工艺参数最优。结果:忍冬叶提取的最优工艺为A2B2C3,即共提取2次,每次加水量为11倍,2次煎煮时间均为1h。结论: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加水量对金银忍冬叶的提取有显著性影响,其影响程度为提取次数>加水量>提取时间,此工艺合理可靠,可应用于批量生产。

关键词:强力止咳宁胶囊;提取工艺;绿原酸;正交实验

强力止咳宁胶囊由忍冬叶、满山红等中药材制成的胶囊剂型,功效为解毒、镇咳、祛痰、平喘等功效。用于伤风肺热咳嗽,支气管炎。忍冬叶应用于祛毒散风、祛风镇痛。现代研究显示,忍冬叶具有消炎镇痛、抗病毒、提高自身免疫、对抗氧化等功效[1-4]。

1仪器与药品

SYG-2双排数显恒温水浴锅(浙江力辰科技),RE-5220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ML204型分析天平(METTLERTOLEDO),UV5bio紫外分光光度计(METTLERTOLEDO),LC-10ATVP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JK-DUC-600VDE数控双频超声波清洗器(上海精科),绿原酸标准品(110753,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忍冬叶(20140209,世一堂制药集团),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2方法与结果

2.1绿原酸含量测定

色谱条件色谱柱:Welchrom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5%磷酸溶液(15:85);流速:1ml/min;检测波长:327nm;柱温:28℃。

配制对照品溶液取50ml量瓶,精确称取绿原酸标准品6.10mg,倒入量瓶中,再倒入55%甲醇溶液,25分钟超声处理后,冷却,定容,制成对照品溶液(浓度为0.122mg/ml)。

配制供试品溶液取忍冬叶拣选过筛除尘后,挑出非药用部分异物和霉变部分,粉碎后过四号筛,称定忍冬叶粉末20g,加水量为8倍,煎煮2h,滤过提取液,将滤液在一定条件下浓缩,再进行干燥得忍冬叶粗品。取50ml容量瓶,精确称量忍冬叶粗品10.20mg加入其中,继续将55%甲醇溶液加入其中,经过25分钟超声处理后,冷却,定容,得到供试品浓溶液,浓度为0.204mg/ml。取50ml量瓶,精确移取10ml供试品浓溶液加入其中,再将55%甲醇加入其中,定容,得到供试品稀溶液,浓度为0.0408mg/ml。

线性关系将绿原酸对照品溶液(浓度为0.122mg/ml)精确移取2μl,4μl,6μl,8μl,10μl进样。Y表示峰面积,X表示绿原酸量,回归方程为:Y=2920.902X-209.2(R=0.9997,n=5),绿原酸进样量在0.244ug~1.220ug之间呈高度线性关系。

2.1.1重复性试验

取5个50ml量瓶备用,同一批样品称取5份,每份约5.0mg,精确称量后倒入其中,再将55%甲醇加入其中,25分钟超声处理后,冷却,定容,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测定,每次进样10μl,RSD=0.89%(n=5)。

2.1.2精密度试验

选择同一供试品溶液,精确吸取,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测定,10μl重复进样5次,绿原酸峰面积分值RSD=1.08%(n=5)。

2.1.3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6个100ml量瓶备用,已知绿原酸含量的样品称取6份,每份约10.0mg,精确称量后倒入量瓶中,再将55%甲醇加入其中,25分钟超声处理后,冷却,定容,制成样品溶液。取10ml量瓶6个备用,精确吸取已知浓度的样品溶液2ml加入其中,再精确吸取2ml浓度为0.122mg/ml绿原酸对照品溶液分别加入,定容,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每次进样均10μl,结果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67%,RSD=1.01%(n=6)。

2.2忍冬叶提取工艺设计

2.2.1正交设计

考察标准:绿原酸含量,考察因素:加水量、提取次数、煎煮时间,建立出试验水平表(表1)。

3.讨论

金银忍冬叶的有效成分为绿原酸,其易溶于水,但不宜进行长时间提取,绿原酸在长时间提取条件下易分解量加大。运用正交试验,将煎煮时间、加水量、提取次数优化,联合批量生产需要,总结出忍冬叶提取的最优工艺,即共提取次数为2次,加水量均为11倍,第一次与第二次煎煮时间均为1h。

参考文献:

[1]王广树,周小平,袁升杰,等.金银忍冬果实中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10,20(3):210-212.

[2]马俊利.金银忍冬叶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J].亚太传统医,2013,9(2):31-33.

[3]武雪芬,白雁.金银花叶药用成分的提取及抑菌实验研究[J].中成药,2001,23(6):446.

[4]赵彦杰.金银花叶提取物的抑菌效果研究[J].食品科学,2007,28(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