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好初中英语活动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8-18
/ 2

怎样上好初中英语活动课

金虹(重庆市田家炳中学)

关键词:英语活动课误区有效策略

“实践出真知。”(毛泽东语)英语需得在实践中学。新课改后的英语教材中编排了大量的实践活动,而这些十分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实践材料全凭课堂内45分钟是不能完全让学生运用自如的,只有在实践中大量运用所学的语言材料才有可能变成学生自己的东西。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英语教师采取多种形式的英语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通过活动的形式感染学生,驱使学生开口讲英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真正地达到学习的目的。英语课程的学习,只能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

为此,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探索中,大胆创新,充分调动一切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积极因素,挖掘课程资源,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此,不妨与同仁共享并作探究。

一、关于英语活动课

1、英语活动课的意义

活动课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具有学科课程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开展好英语活动课,能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课,能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促进知识融合,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学生可以从活动中满足其心理需求,有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英语活动课的要求

我们可以把活动理解为“活”与“动”。活,指活化;动,指行动。先活化后行动。“活”是第一位,“活”了才能“动”,活动是为了掌握英语,所以英语活动中使用的语言应是经活化后的语言。

要开展好英语活动课,首先要把文字活化为话语。即把教材提供的语言材料通过教师言语行为或录音、录像活化为有声有色的话语,让学生全面感知信息。其次要把教材活化为实际生活。即把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设计语境、情景进行练习,也可根据教学中偶发情况化教材为生活,把课本中的话变为学生想说的话,那么学生的语言学习就自然流畅了。最后把教学活化为交际。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揭示语言规律和组织学生的认知活动;而学生的任务则是认识所学语言的规律,通过学习形成语言能力。因此课堂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要交际化,让学生自己亲身实践,在活动中掌握英语。

3、英语活动课的形式及特点

英语听、说、读、写的训练即为语言能力的训练和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语言能力的训练重在掌握语言形式,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重在实际运用。按教学过程划分,英语活动可分为:理解活动、操练活动、模仿活动和模拟交际活动。

在英语活动课中,学生始终处于动态之中,居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参与活动的设计、策划、准备,以及活动的总结。所以,英语活动课的最大特点就是:让学生自己活,自己动,在活动中培养自主意识,发挥主体性,真正成为活动课的主人。

二、英语活动课存在的误区

①流于形式,为了活动而活动。即活动不能与语言学习紧密结合,缺乏目标,活动时多数学生成为旁观者,实际参与率不高。②脱离学生学习、生活和语言水平的实际,活动无法顺利完成,浮于表面,不能真正展开和深入。③有些活动设计实质上只停留在语言的有意学习和机械训练层面上,没有体现语言学习的真实性和交互性。④不面向全体,缺乏互动,部分学生参与其中,情绪高涨,其他学生漠不关心,无精打采,袖手旁观。

三、提高英语活动课的有效性策略

提高英语活动课的有效性,教师必须想方设法从教学观念上有所突破,从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

(一)优化活动目标,落实语言基础。

要做到优化活动目标,教师必须把握目标的梯度性、差异性和灵活性。即在安排系列活动时,应朝着整体教学目标,呈现层层递进、拾级而上的趋势,充分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活动中教师既要重视教学中的同一标准,突出学习要求的一致性,又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突出活动目标的层次性。要不拘泥于预期的教学目标,善于充分利用时机来实现非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巧设活动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在安排活动内容时,教师必须注重内容的可行性和趣味性、时代性和开放性、生成性和真实性。

活动内容是否具有可行性是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首要条件。活动设计要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有梯度的活动,教师为他们铺路搭桥,让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活动内容须是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所能认识的,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实际,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生活,尝试用英语来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创新的欲望。

活动素材要来源于生活,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就地取材,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问题的设计,要具有激发学生尝试用英语思维的开放性,这样才能提高课堂中师生互动的质量。这样的问题,给学生的思维留有想象的空间,使他们不拘泥一种回答。

(三)调整活动方式,保证活动过程。

活动是认知的载体,是交流互动的组织形式,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重在“有效”二字。因此,设计教学活动,必须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实际交际能力为目的,切忌为“设计”而设计,为“活动”而活动。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注意几点:

1、提倡活动的多样性。多样化的课堂活动形式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充分考虑活动形式的多样性,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要注重引导和调控。有效活动的前提是营造一个安全融洽的氛围。教师要尽量减少对学生思维的无谓的限制,尽量多给予积极的鼓励性的或建设性的评价。

3、是要有灵活的组织形式。小组的合作自主学习,往往能得到1+1>2的效果。自主的多向交流,使学生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探究空间,有助于学生发展思维的灵活性、批判性和准确性。

4、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调控作用。要充分利用时间、空间以及学生资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同学之间、小组之间进行有效的协调和沟通。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都要发挥管理和监控作用。避免学生“滥竽充数”,一部分学生当看客。督促小组成员之间共享资源。实现共同奖励,促进互帮互学。

(四)巧妙开展评价,调动学生参与。

评价是活动后的一个重要环节,影响着学生今后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影响着活动教学的效果。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策略是否有所改善,参与活动的态度和情感是否积极主动,学习过程的创造性如何,以及能否有独到见解等,使评估的内容由专注知识、分数的单一层面,拓展到对学生的全面关注。评价中我们倡导激励性、注重个性化和过程性。

英语作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只有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的训练,增加语言实践的量,学生才能获得“为交际初步运用的能力”。英语活动课作为英语教学的一种形式,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从而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有着积极作用。让学生在使用英语做事的过程中自然地学习英语,否则就有悖于语言教学的本意,难以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