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卫生指标含量监测结果分析报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1

白酒卫生指标含量监测结果分析报告

张东艳

张东艳(吉林省榆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榆树130400)

【摘要】:白酒从生产工艺上可分为蒸馏酒和配制酒。蒸馏酒是利用粮谷或代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贮存、勾兑而成的。配制型白酒是以发酵酒或蒸馏酒作酒基、经添加可食用的辅料配制而成的酒。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和水,另外还含有酸、醛、酯、酚、甲醇、杂醇油、铅、锰、氰化物等物质。有些成分含量过高对人体有害,如甲醇、杂醇油、铅、锰、氰化物。

【关键词】白酒;成份含量结果分析;监测

【中图分类号】R15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2523(2010)12-0117-01

目的:为了了解榆树市生产的白酒质量状况,确保人们的饮酒安全而提供科学依据,现将2007年1月-12月,对榆树市21家大、中、小型酒厂生产的白酒进行检测检验情况报告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样品来源:采自21个生产厂家,68件酒样。其中散白酒(塑料桶装)17件、袋装白酒24件、瓶装白酒27件。每件样品都按GB/T5009.48-2003中的标准、方法进行采集。

1.2检验方法:按国家标准GB/T5009.48-2003中的比色方法检测。

2结果

68件白酒样品中的甲醇、铅、锰、氰化物的检测结果均合格,符合GB2757-81食品卫生国家标准,样品检测结果见表1

根据68件酒样品的检测结果,2007年白酒的合格率为95.6%。造成酒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酒中的杂醇油含量超标。通过比较,散白酒和袋装白酒与瓶装白酒中的甲醇和杂醇油的含量高低有区别。结果见表2

3讨论分析

3.1根据68件酒样品的检测结果,2007年白酒的合格率为95.6%。甲醇、铅、锰、氰化物四项指标均合格,只是个别酒中的杂醇油含量超标,主要是小酒厂生产的散装白酒和袋装白酒。

3.2酒中的杂醇油是原料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其化学成分是高级醇,其中包括丙醇、异丙醇、异丁醇、异戊醇等。杂醇油的沸点一般高于乙醇(乙醇沸点为78℃,丙醇沸点为97℃,异戊醇沸点为131℃)。其含量和成分随原料及发酵条件的不同差别很大,随着发酵周期的延长,发酵醪中将会大量积聚高级醇,使得杂醇油含量增高。瓶装白酒用的酒基多是食用酒精厂生产的,通过二次蒸馏后得到的酒精,它们的甲醇、杂醇油含量很低,所以配制酒的甲醇、杂醇油的含量就低。散装白酒和袋装白酒只是经过了一般的发酵、蒸馏、勾兑而成的蒸馏酒。有一些酒头、酒尾在勾兑时配比不合理,造成酒中的杂醇油含量超标。

3.3散装白酒和袋装白酒大多为小的生产厂家,无自己的实验室,不能进行出厂前的检验,将酒头、酒尾在勾兑时合理配比。瓶装白酒多为比较规范的厂家生产,一般都有自己的实验室,作出厂前的检验,而且在原料上和生产工艺上也降低了甲醇和杂醇油的含量。

总之,通过对白酒质量检测结果可以看出一些正规企业所生产的白酒产品质量要比一些较小的酒厂生产的白酒产品质量好。所以要对生产厂家进行原料,生产工艺的合理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管理,使之达到酒类管理制度化;同时还要加大执法监督,大力宣传中国食品卫生法,使酒为人类的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食品卫生检验方法GB/T5009.48-2003

[2]白酒果酒黄酒检验技术中国计量出版社1997.1(226)

[3]食品理化检验方法指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6(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