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高血压脑出血的生命预后

/ 1

老年人高血压脑出血的生命预后

刘成钢1巴格那2齐艳玲1

刘成钢1巴格那2齐艳玲1

(1巴彦淖尔市医院老干所内蒙古巴彦淖尔015000;2乌拉特中旗中蒙医院内蒙古乌拉特中015300)

【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1)24-0151-01

老年人高血压脑出血的病死率极高。发病后的意识状态、血压持续增高、出血部位、血肿大小及破入脑室情况、继发脑及各脏器功能衰竭,对预后起重要作用。现对我院收治的36例老年人高血压脑出血死亡病例进行临床分析,以提高对危重脑出血的救治水平,降低脑出血的病死率。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男24例,女12例,男女之比2:1。年龄分布:60~69岁18例,70~79岁10例,80~90岁8例。活动状态下起病17例,激动时6例,无明显诱因13例。既往史:高血压27例(75%);糖尿病4例(11.1%);冠心病4例(11.1%);有脑卒中史12例(33.3%)。

2主要临床表现

发病时头痛11例,呕吐22例(其中5例呕吐咖啡样物),神志障碍19例,肢体无力28例,抽搐5例,尿失禁20例,血压升高26例(22/13~35/17kPa)。神志清楚5例,嗜睡6例,浅昏迷5例,中~重度昏迷20例。瞳孔散大7例,不等大4例,凝视障碍6例。右侧肢瘫9例,左侧肢瘫14例,病理征阳性25例,脑膜刺激征阳性14例。

3CT改变

36例均于发病后1h~5d行头颅CT检查。血肿部位:基底节20例,脑叶12例,丘脑6例,脑室1例。多灶脑出血4例。血肿量:脑实质内血肿量根据公式长×宽×п/6×层数计算。血肿量<20ml为小量出血;20~50ml中量出血;50~80ml大量出血,>80ml特大血肿。本组小量出血12例;中量出血8例;大量出血2例,特大血肿14例,其中>100ml血肿量7例。血肿破入脑室21例(58.3%),中线移位20例(55.6%)。

4合并症

36例中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MOF)者27例(75%),脑23例,肺16例,肾12例,代谢11例,胃肠道9例,心血管6例,肝1例。按脏器衰竭数目计:2个者13例,3个者10例,4个者1例,5个者2例,6个者1例。

5死亡时间

本组36例,29例死于第一次出血,其中于发病24h内死亡5例;2~3d内死亡10例,4~7d内死亡8例,2周内死亡3例;2周以上死亡3例。5例死于第2次出血,其中2例死于第2d,1例死于第7d,2例死于第2周。第3次脑出血后11d内死亡1例。

6死亡原因

脑疝脑水肿27例,多脏器功能衰竭6例,补液量不足2例。

7讨论

36例老年人脑出血死亡病例是同期入院老年人脑出血的32.1%(36/112)。2周内病死率达83.3%,说明脑出血来势凶险,早期病死率极高,大部分死于脑疝。

本组有高血压病史占75%,发病时血压升高者26例,出血部位以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好发部位基底节(58.6%)为多,表明高血压是老年患者脑出血的重要病因,故对老年人高血压的预防与治疗很重要。

意识障碍是判定生命预后的重要因素,本组意识障碍者31例(80.6%),意识障碍越重,出现越早,愈后越差。

出血量、出血部位、血肿破入脑室是直接影响生命预后因素之一,本组中量以上脑出血24例(66.7%),>80ml血肿14例(38.9%),出血量越大,颅内占位效应越重,高颅压症状越明显,死亡率越高。本组出血部位以基底节最多20例(55.6%)。Tauaka(1983)报告出血向脑室系统破溃者,通常在24h内死亡,特别是破入第四脑室的脑干出血患者大多死亡[1]。本组破入脑室21例(58.3%),中线移位20例(55.6%)。我们认为,出血破入脑室系统,血凝块容量堵塞脑脊液循环通路,发生高颅压、脑疝形成。另外出血破入第四脑室者可直接影响脑干功能,加重昏迷,出现四肢瘫,最后导致死亡[2]。

脑出血合并MOF是脑出血病死率高的又一主要原因。由于出血的部位和血肿容积大,血肿破入脑室,脑脊液循环受阻等原因,脑水肿致脑结构移位,均可刺激丘脑下部,引起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功能的改变,并发MOF。本组75%的病例合并MOF,衰竭器官以脑、肺、肾代谢多见,首发器官多为脑,衰竭器官越多,死亡率越高,脑出血一旦出现MOF,病情迅速恶化,MOF易出现连锁反应,恶性循环,治疗困难,死亡率越高,因此对老年脑出血应在疾病早期常规进行多系统监护,密切观察各器官功能变化,及时给予综合、多系统兼顾治疗,是避免发生MOF,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TanakeT.Poutinehemorrhage.InMirukamiMetal.HypertensiveIntracerebralHemorrhageRavenPress,NewYork1983;1:205

[2]WeisLA.NeuralNeurosurgPsychiatry1986;49(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