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运用浅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1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运用浅议

杨世良

(武胜县万善初级中学武胜638407)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为此,教学中我们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究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乐于学习。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探究式教学作为新课程标准一个重要理念充分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事物现象的探索研究,获得该事物现象的本质、现象间联系及规律的知识,发展智力,特别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教学。探究式教学,既是新课程改革目标之一,也是新课程的重要内容,同时,还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它关注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过程,关注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和途径。

中学物理是一门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自然科学,日常生活现象后面隐藏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身边的物理现象,发现和揭示其本质和规律,从而达到物理教学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课堂教学怎样进行探究,实际是要回答教学过程怎么操作。课堂上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讨论为形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教师导、学生学的教学程序。推进新课程改革?本人就物理教学实践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转变观念,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把课堂还给学生”等教学理念得到广泛运用。但在广大农村学校,活跃的课堂,主动探究的氛围仍未能得到充分实现。

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互动是学生知识建构的需要,要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必须努力建立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教学协作关系,实现师生的交互协作,特别是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互作用和影响。现行的初中物理教材中,许多知识都贴近生活,生动有趣。物理教学正是训练学生合作、发问、讨论、总结、进步的良好载体,也是实施探究式教学的良好途径。

二、改变学习方法,培养探究式学习能力。

1、教会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基本方法。探究式学习实际上是一种模仿科学研究的方法,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知识,从而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掌握科研能力的一种学习方法。开展探究式学习,能为学生以后从事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1)激发学生从物理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等多种途径,向学生展示纷繁的物理情境,引导学生积极观察和思考,在观察和思考中产生疑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指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及答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设计完成探究性实验,或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和各种感官感知从而获取数据和材料的能力。教师要充分体现助手和引导者作用,适时适量提供相关材料,为学生的探究创造条件,使学生的探究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同时,要注意提醒学生对数据及资料的收集记录。

3)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加强逻辑思维训练。通过前面的实践活动,获得相关数据和资料,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得到的数据和资料中进行分析、筛选、整理,找出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通过观察、对比、分析、归纳、综合等一系列逻辑思维活动,透过事物现象,发现事物本质,得出物理结论,寻找到物理规律。

4)帮助学生运用知识、结论和规律解释物理现象。学生从探究中获得的知识、结论和规律是否正确,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结论及规律,解决前面提出的问题,同时寻找与问题类似的其它现象,看能否运用获得的知识进行解决。

2、组织课外探究活动,训练学生的探究能力。

课堂学习活动,只是学生探究学习的很小一部分,通过在教师指导下的探究学习,主要是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及步骤。而课外的实践探究活动,则是探究式学习的具体运用。学生根据探究课题,分成若干探究小组,对身边的一些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及方法,不断地通过现象发现事物的本质及规律。在课外探究活动中,教师一要加强组织和引导,帮助学生开展好探究活动;二要起好助手作用,及时提供相关器材及指导学生收集信息,解决好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三要在逻辑思维训练方面加强培养。

总之,探究学习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学生积极参与,自我探索的学习活动,其目的不仅是探索事物的本质及规律,更重要的是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为将来顺利进行科学研究,创造性开展工作打下良好基本。开展好探究式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每位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意义,认真树立好“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结合任教学科特点,积极开展好探究式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勤于思考,勤于探索的良好品质。为实现新课程改革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