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在盆底功能障碍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腹腔镜手术在盆底功能障碍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任希勇

(古蔺县人民医院;四川沪州646500)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在盆底功能障碍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中涉及的患者例术为80例,入院治疗的时间为2016年9月~2017年4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对照组差异较小,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和传统手术的效果相当,但是腹腔镜手术的视野较为清晰,创伤较小,术中出血量较低,可加速患者的术后恢复,临床治疗意义较为深远。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盆底功能障碍;修复;临床效果

在分娩过程中,宫颈高度扩张,很容易造成盆腔以及产道肌肉损伤,进而出现盆腔肌肉功能障碍的情况,而患有盆腔肌肉功能障碍的患者,其宫颈宽大、松软、弹性不足,很容易出现膀胱脱垂、便秘以及尿频等症状,给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均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有效的治疗措施是保证患者健康的关键,而此次研究主要分析腹腔镜手术在盆底功能障碍修复中的效果,特选择80例患者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式

1.1患者资料

此次研究中涉及的患者例数为80例,入院治疗的时间为2016年9月~2017年4月,利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将以上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例数为40例,年龄跨度在20~6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25±1.33)岁,对照组患者例数为40例,其年龄跨度在20~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39±1.28)岁,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差异较小,可实施下方实验。

1.2手术方式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进行治疗,首先采用0.5%的碘伏对尿道口消毒,利用导尿管导尿,用将小阴唇缝合在大阴唇外侧皮肤上,并利用子宫探针进行探查,用阴道拉钩将阴道前后壁拉开,并利用宫颈钳钳住宫颈,向外牵拉,充分暴露阴道前壁,随后将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注入膀胱以及阴道筋膜,实施水压分离,再将膀胱和宫颈之间的结缔组织间断,分离上推膀胱,剪去多余的阴道粘膜,随后缝合,同时利用相同的方式将直肠以及阴道壁进行分离,利用不吸收线进行间断缝合,修补阴道后壁,治疗直肠脱垂,起到收紧阴道的作用,术后实施常规抗生素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在阴道前后壁修补完成后,实施腹腔镜下圆韧带缩短治疗,在患者的脐下、右腹部麦氏点以及趾骨上进行切口,建立气腹,置入腹腔镜器械,分别缝合缩短双侧圆韧带,利用举宫杯将子宫举起,排空气腹,使子宫复位,观察患者的子宫复位情况,无异常后完成手术,术后实施常规抗生素治疗。

1.3观察范围

观察上述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分析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天数等。

1.4判定标准

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显效是指患者治疗后的坠胀、尿频以及便秘等症状明显消失;有效是指患者的坠胀、尿频以及便秘等症状改善;无效是指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无变化[1]。

1.5统计学方式

使用统计软件spss20.0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分析上述患者的治疗效果,在表1中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对照组差异较小,p<0.05。

2.2比较上述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天数,在表2中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笔者认为,女性子宫左右以及后面均有韧带牵拉固定,但是前方却没有韧带固定,因此在分娩后,其盆底肌肉以及韧带受损,导致其牵拉环境受损,在盆腔重力作用下坠向盆底,也是患者出现盆底坠胀的因素,而治疗的基础则是要恢复患者盆底的解剖功能[2]。

在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中,常见的治疗方式为子宫全切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并且采用相应手术后患者的疼痛较为明显,术后住院时间较长,因此其效果不理想,并且相关临床研究显示,单纯的前后壁修补术则不能有效预防盆腔脱垂的恢复性,患者在治疗后的恢复时间较长,同时一用力就感觉盆腔坠胀,影响其生活质量,同时针对于年龄小于50岁的患者,在实施子宫全切后,会造成心理压力,所以临床需要寻找更好的治疗方式[3]。

现如今随着腹腔镜手术的不断应用,腹腔镜下手术也应用在治疗盆底功能障碍修复的临床中,在手术过程中,可以使子宫前壁和子宫底部紧紧贴在电凝腹壁上,让子宫和腹壁永久黏连在一起,可以将原有脱垂的子宫牵拉起来,同时腹腔镜手术可以保留患者的子宫,不改变患者的盆腔结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也会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并且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可以有效的使其膀胱形成夹角,改善患者尿失禁的状态[4]。

而在此次研究过程中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对照组差异较小,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说明,腹腔镜手术和传统手术的效果相当,但是腹腔镜手术的视野较为清晰,创伤较小,术中出血量较低,可加速患者的术后恢复,临床治疗意义较为深远。

【参考文献】

[1]刘待霞.腹腔镜手术在盆底功能障碍修复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1):25-26.

[2]朱前勇,郭伟平,申沛等.腹腔镜手术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分析[J].实用医药杂志,2011,28(7):602-603.

[3]赵静.腹腔镜手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护理体会[J].全科护理,2013,11(23):2153-2154.

[4]韩炜,郑婷华,蒋维,等.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联合盆底重建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16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