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2

少数民族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体会

潘桂晴王琨

潘桂晴王琨(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乳腺科610072)

【摘要】总结了52例少数名族乳腺癌患者在住院期间,由于地理环境、生活习性、风俗民情、宗教信仰、语言文化等差异对疾病反应不同的心理特点,医务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对少数民族患者实施有效沟通,帮助患者肢体功能锻炼及化疗的护理有着重要的作用,结果52例患者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规范治疗,无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少数名族乳腺癌心理支持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0-0253-02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现已逐渐成为我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我院是一所三甲综合性医院,接诊包括阿坝洲,甘孜洲,西藏等地的少数民族患者,近几年民族地区乳腺癌病员增多,呈上升趋势。收治后针对其风俗民情,宗教信仰,对疾病的认识程度进行有效的护理,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从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我科共收治少数民族乳腺癌患者共52例,其中藏族32例,羌族17例,回族3例。年龄26-69岁。45例采取乳腺癌根治术,7例予新辅助化疗后再行乳腺癌根治术。根据其不同的心理特点实施有效的沟通,使患者在住院期间积极的配合治疗,无医患纠纷,病员均满意出院。

2、入院时存在的问题

2.1病人入院后,因环境和角色的改变,易产生恐惧情绪及防备心理。有的病人会担心受到民族歧视,医护人员应热情接待病员,带病员熟悉病区环境。医护人员温和的态度可以缩小医患之间的陌生感及距离,让病人信赖医护人员,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2.2语言沟通不便

来自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患者,由于使用汉语进行沟通的能力较差,医患双方信息的传递和理解存在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医患的沟通效果,特别是患者对自身疾病感受的描述不够清晰,准确,影响病情的诊断。

2.3对疾病的认识程度

在受到藏传佛教价值观深刻影响的藏族农民看来,疾病的产生并不仅仅是人的生物实体发生了化学上的不平衡,有一部分很可能是由于鬼怪的作祟、前世的冤孽等超自然力量因素作用的结果,对于这样的疾病,只能借助于宗教的力量排除鬼邪才能加以彻底解决。于是,对于疾病成因所持观念(现代与传统、世俗与宗教交互影响),导致了当地藏族农民对待不同类型的疾病,采取不同治疗手段的态度。病人缺乏乳腺癌相关知识,有一位偏远地区的妇女发现乳房包块,但是由于宗教信仰没有及时告诉家人,错过早期治疗最好时期,来我院时已经是乳腺癌晚期,乳房呈菜花状。

3、入院介绍时给患者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3.1虽说“人不可貌相”,在与陌生人接触时,外貌还是很重要的,如合理的着装、适度的淡妆、真诚的微笑等。患者新入院时,对周围的环境不了解,以及对自身疾病的忧虑,患者很容易产生焦虑的情绪,接待护士热情并友善的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病房设施,语速尽量放慢,语句简短,语言不通的病员可以请家属或病友翻译。便会消除患者对医院的恐惧,安心住院并在医院治疗。

3.2给患者以尊重

不要因为患者的疾病,容貌,职业,社会地位的高低等而区别对待,要一视同仁。尊重病员的隐私及生活习惯。

4、术后心理护理

病人对术后的身体缺陷,及对患病后工作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担忧会导致情绪不稳定。理解患者的感受,护士应多观察病员病情,并经常与患者沟通交流,根据病员的生活习惯尽可能满足病人的要求。取得其信任与合作。巡视病房时可以握握病人的手,给患者以安慰和鼓励,激发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5、化疗期间的护理

恶心、呕吐、干呕是乳癌患者化疗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尽管化疗期间使用了止吐药物,但仍有患者发生恶心,呕吐反应,影响了病员生活质量。有患者因恶心呕吐而拒绝化疗。病员常表现出无助,我们耐心向病员讲解化疗的重要性,多关爱患者,根据病员的饮食习惯到营养科为病员设计食谱,少量多餐,治疗过程中患者也感受到护理人员对她们的关爱,提高治疗的信心。

6、康复期间的护理

乳腺癌由于手术中需切除胸大肌及神经,使术后上肢抬起有困难,同时由于腋下淋巴结的清扫,致使淋巴回流受阻,上肢水肿,故术后上肢功能锻炼很重要。护士为病员行健康教育时,除了面对面的讲解外,还可以示范给病人看,让病人跟着学。也可以给患者一张健康教育宣教单,对汉字陌生的可以翻译成病人自己的语言。

7、体会

应用有效的交流沟通技巧,对患者选择合适的语言沟通方法,一对一面对面地有针对性地连续地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使他们在住院期间,能够掌握一定的医疗保健康复知识和自我护理的能力,为以后生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能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形成,从而减少护理纠纷,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和满意度,促进康复和保持健康。

参考文献

[1]赵桂焦,刘幼卿,少数民族地区护理工作中进行互患沟通的体会。家庭护士,2008,25

[2]旦志吉,藏民族文化背景病人的护理。西藏医药杂志,2001,04

[3]董艳,少数民族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12,2,24

[4]马燕,马涛,跨文化沟通技巧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新疆中医药,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