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菌的防控措施及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1

多重耐药菌的防控措施及体会

柯丽军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感染管理科福建莆田351100

摘要:多重耐药菌已成为全球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如何防范多重耐菌的产生,减少医院感染病例的发生,是近年来卫健委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我院结合实际情况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多重耐药菌的感染防控,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主要阐述采取的相应措施及心得体会。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体会

多重耐药菌是指对通常敏感常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的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多重耐药菌包括泛耐药(XDR)和全耐药(PDR)【1】通俗地说是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抗力问题。随着临床疑难杂症的不断出现,新的抗菌药物也随之增多,导致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滥用现象,使得多重耐药问题日益突出,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严峻挑战。多重耐药菌已成为全球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如何防范多重耐菌的产生,减少医院感染病例的发生,是近年来卫健委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我院结合实际情况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多重耐药菌的感染防控。

一、多重耐菌纳入危急值管理

为及时规范多重耐药菌管理,提高临床对多重耐药菌检出患者的诊疗和防控时效,我院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决议,将多重耐药菌纳入危急值管理。多重耐药菌具体包括: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肠杆菌科细菌(C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铜绿假单胞菌(CRPA)。

二、实行院科两级的多重耐药菌隔离措施落实模式

1、临床微生物室一旦检出多重耐药菌,在第一时间内以院内电话形式通知临床科室,并做好相应书面登记。

2、临床科室一接到危急值报告,即刻对该病区患者执行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填写登记表。包括开具隔离医嘱、单间隔离(或床旁隔离)、手卫生、悬挂蓝色隔离标识、医疗器械专人专用、患者周围环境的清洁消毒、转诊时的交接、医疗废物交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等

3、医院感染管理科通过“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获知多重耐药菌,采取不定时实地督查追踪防控措施的落实。,并与管床医师沟通建议医师参考药敏结果使用抗菌药物

三、每季度发布本院的细菌耐药监测信息

由本院微生物室每季度向全院提供医院常见病原菌的检出情况和耐药性分析,发布重点科室细菌分布情况、抗菌药物预警分析数据及重点耐药菌监测数据。相关信息均公布在本院的OA网上,供全院医务人员查阅,为临床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以减少耐药菌病例的发生。

四、定期汇总、分析、反馈

医院感染管理科人员详细记录防控措施的执行落实情况,追踪调查至患者症状转阴、出院或解除隔离时结束,按月对督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

五、多部门协作,共同防控多重耐药菌。

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医务部、护理部、检验科微生物室、药剂科、信息科、重点科室的科主任及护士长共同协作,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由微生物室通报细菌耐药信息,医院感染管理科汇报防控执行情况,药剂科根据细菌耐药信息对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管理。多部门参与讨论达成共识,持续改进多重耐药菌的防控工作。

参考文献:【1】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卫办医政发〔2011〕5号201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