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指标检测在结缔组织病中的临床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2

免疫指标检测在结缔组织病中的临床意义

杨艳

杨艳(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医院201908)

【摘要】目的:探讨免疫指标检测在结缔组织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常用免疫指标在诊断结缔组织病中的意义进行概述。结论:自身抗体指标对于CTD在疾病诊断,对CTD分类,病情监测,疗效评估,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结缔组织病免疫指标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R44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0-0030-02

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tissuediseaseCTD)是一组病因未明、发病机制与免疫相关,累计周身器官疏松结缔组织的疾病。本病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前者是指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原发性侵犯结缔组织的一组疾病。后者指常见的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干燥综合症、类风湿关节炎、风湿热、结节性动脉炎等。部分结缔组织病有自身抗体存在,故将这组疾病归于自身免疫疾病(Autoimmunedisease,AID),其全球发病率3%~5%。而自身抗体的检测是其诊断中的重要环节。现就一些常用免疫指标在诊断结缔组织病中的意义作一简要概述。

1抗核抗体(antinuclearantibody,ANA)

是一组将自身真核细胞的各种成分[脱氧核糖核蛋白(DNP)、DNA、可提取的核抗原(ENA)和RNA等]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能与所有动物的细胞核发生反应,最常见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中。

抗核抗体在多种自身免疫病中均呈不同程度的阳性率,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期,95%~100%)、类风湿性关节炎(RA,30%~50%)、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95%~100%)、干燥综合症(SS,60%~80%)、全身性硬皮病(SSc,>90%)、狼疮性肝炎(95%~100%)、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95%~100%)等,经皮质激素治疗后,阳性率可降低。但不能作为某种AID的特异指标,常用于AID的初筛。

2抗双链DNA(dsDNA)抗体

ds-DNA抗体是SLE的特异性标志性抗体,是SLE重要的诊断标准之一。其特异性达95%以上,但敏感性仅为30%~50%,故ds-DNA抗体若成阴性亦不能完全排除SLE的诊断。它在SLE的活动期阳性率显著高于非活动期,与疾病的活动度有关,可以作为SLE疾病活动和预后的判断指标。有文献表明如果在健康人检测到此抗体,其中85%的人在5年内可发展为SLE。

3抗可提取的核抗原(extractablenuclearantigen.ENA)抗体

一组可以溶解于盐水的细胞核抗原的总称,主要包括Sm、nRNP、SSA、SSB、Scl-70、Jo-1等几种。检测ENA抗体有助于对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也可以对这些疾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3.1抗Sm抗体以病人名字(smith)命名,1966年Tan&Kunkel首先在患者Smith体中发现。抗Sm抗体对SLE的阳性率只有24.2%,但特异性高达96.1%,因此抗Sm抗体被认为是诊断SLE的特征性抗体。而且抗Sm抗体与SLE病程无关,因此对早期、不典型的SLE诊断有极大帮助。也有研究认为Sm抗体阳性是发生狼疮肾炎的特异指标之一。

3.2抗核糖核蛋白抗体(antiribonucleoprotein;抗RNP抗体)核糖核蛋白(ribonucleoprtein,RNP)是可提取性核抗原(ENA)组成之一,属于小核糖核蛋白(snRNP)家族。RNP抗原由多种蛋白组成,但通常所说的抗RNP抗体能沉淀其中的U1部分,故又称为抗U1RNP抗体。抗U1RNP可出现在多种自身结缔组织病中,但最密切相关的是MCTD,故抗U1RNP被认为是MCTD的标志性抗体。

3.3抗SSA/RO抗体由于该抗体与干燥综合征(SjogrensyndromessSS)相关,故取名为SSA,也有人取名于最早检测到的病人名字Ro。抗SS-A可见于多种AID,与光敏感有关。在SS阳性率最高达66.7%。此外抗SSA在新生儿SLE阳性率几乎为100%,说明该抗体可以经胎盘垂直传播。

3.4抗ssB/La、Ha抗体另一种与干燥综合征相关的抗体称SSB,也有人将SSB抗体以病人名字La或Ha命名。在原发性ss病人中,抗SSA/Ro和抗ssB/La、Ha阳性率分别为60%和40%,但在其他结缔组织病人中,这两种抗体亦可存在,如SLE病人中SSA和抗SSB阳性率分别为35%和15%。抗SSB抗体较抗SSA抗体诊断干燥综合征更为特异。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抗SSA和抗SSB抗体阳性可造成新生儿狼疮及婴儿心脏传导阻滞等先天性心脏病。抗SSA和抗SSB抗体常与血管炎、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光过敏、皮损、紫癜等临床症状相关。

3.5抗Scl-70抗体抗原Scl-70就是DNA拓扑异构酶Ⅰ,是DNA复制、转录、修复、重组等生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催化剂。抗Scl-70抗体是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esclerosis,ssc)的血清特异性抗体,SSc中抗Scl-70阳性率40%左右。同时检测血清抗Scl-70抗体也是临床鉴定肺间质纤维化(pulmonaryinterstitilfibrosis,PIF)和末梢血管异常等疾病的一个重要依据。

3.6抗Jo-1抗体Nishikai等1980年首次报道在PM患者的血清中发现了抗HRS(Histidyl—tRNAsynthetase)抗体。该患者的名字为John,由此该抗体被命名为抗Jo-l抗体。约20%-30%的PM/DM患者有Jo-1抗体。抗Jo-l抗体阳性的患者常出现发热、肌炎、肺间质纤维化(interstitiallungdisease,ILD)、关节炎、雷诺现象和技工手,临床上将这类患者称为抗合成酶综合征即“抗Jo-1抗体综合征”。抗Jo-1抗体常被视为PM/DM的标记抗体。

3.7抗PM-scl抗体按疾病多发性肌炎(PM)命名,最初认为此抗体对多发性肌炎有特异性,该抗体主要存在于多发性肌炎/硬皮病(PM/SD)相叠的病人中。

4抗核小体抗体(AnuA)

核小体(nucleosome)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其核心是由8个带正电荷的组蛋白分子,被dsDNA包绕后组成。1978年Hannested等首先报道了抗核小体抗体,Amoura等发现抗核小体抗体的IgG型仅见于3种结缔组织病,即SLE、SSc、MTCD;并发现抗核小体抗体IgG3亚类与SLE病情活动相关,并且是狼疮肾炎的标记性抗体。Cairns等发现抗核小体抗体灵敏度高于抗dsDNA,约为56~64.2%,特异性两者相似,约为97~98%。抗核小体抗体主要临床意义在于它出现于SLE早期,而且与疾病活动性呈正相关。

5抗组蛋白抗体(AHA)

AHA是染色质基本结构AnuA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出现,不具诊断特异性。张玲等在对56例SLE研究中认为AnuA和AHA在SLE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无显著差异。徐胜前等对199例SLE研究中认为AHA在反映SLE病情活动度的作用最差,AHA联合AnuA、dsDNA检测诊断SLE特异性可达100%,尤其是在抗Sm抗体等阴性的情况下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6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antibodiesAMA)

抗线粒体抗体(AMA)是针对线粒体两层生物膜蛋白的抗体。该抗体主要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中特征性出现,共有9种亚型,其中anti-M2型敏感度高,被认为是特异的诊断标志抗体。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肝内及中等大小胆管的性淤胆性炎症性肝病,病程早期就出现ANA是本病的特点。另外AMA还可在其他一些自身免疫疾病患者体内检测到,AMA在ss患者中阳性率为10%~15%,在伴肝功能损害的ss患者中,阳性率更高。AMA可能参与SLE病情活动期肝脏的损害。

7抗磷脂抗体

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anbody,APL抗体)是一组能与多种含有磷脂结构的抗原物质发生反应的抗体,包括狼疮抗凝物(LA)、抗心磷脂抗体(ACL抗体)、抗磷脂酸抗体和抗磷脂酰丝氨酸抗体等,其中心磷脂是一种最常用的抗原。SLE患者中APL抗体的阳性率为20%~50%,APL抗体与临床上一些合并有血栓形成、习惯性流产、血小板减少的疾病密切相关,众多学者将有上述临床表现同时合并有这类抗体者称为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syndrome,APs),其中SLE继发的抗磷脂综合征是抗磷脂综合征中最主要的病因。

结缔组织病(CTD)是一组多种临床症状重叠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大多起病症状不典型,缺乏特异性,临床上极易误诊、漏诊,这组疾病具有明显的体液免疫功能异常,病人机体有多种多样的自身抗体,尤其是ANA系列在诊断和评估病情方面有重要的价值。故建议临床医生对于高度怀疑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应该对相应的敏感免疫指标进行检测。总之,自身抗体指标对于CTD在疾病诊断,对CTD分类,病情监测,疗效评估,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耐萍;DR在结缔组织病引起肺间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D];山西医科大学;2007

[2]黄燕秋;抗核抗体测定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价值[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6)

[3]MartenTrendelenburg.AntibodiesagainstC1qinpatientswith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J],2005

[4]黄建萍;抗磷脂抗体和狼疮性肾炎[J];临床儿科杂志;2007(04)

[5]王迎伟;杜文平;SLE患者血液SC5b-9、ANA及AdsDNA浓度的测定及意义[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