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21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张丽娟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人民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2400)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26例,对其临床护理方法进行总结性的分析。结果:经过我院的优质护理,26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无母婴死亡病例,未发生严重感染及心衰等并发症,无新生儿综合征发生。结论:妊娠合并心脏病为临床中导致孕妇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经过积极有效的综合护理后,孕妇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妊娠合并心脏病;护理;母婴安全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5-0236-02

妊娠合并心脏病严重危害母体与胎儿的命安全,是造成孕妇与围生儿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妊娠合并心脏病中以风湿性的心脏病最为常见,其次为先天性的心脏病及妊娠期高血压性的心脏病等。心脏病的种类与心脏功能状态的不同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也时不同的[1]。通常来说,心脏病不会影响女性受孕,病情较为轻的患者可以妊娠,但在出现心力衰竭时,可能会出现因缺氧所引发的子宫收缩,导致胎儿宫内的生长受限、胎儿窘迫及早产,严重者甚至会发生胎死宫内。心力衰竭与严重感染为导致心脏病孕妇发生死亡的主要并因之一。

1.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26例,产妇年龄21至28岁,平均(27.5±4.9)岁,孕周28至40周,平均(36.4±2.8)周。26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中,初产妇24例,经产妇2例;自然生产3例,剖宫产23例。

2.护理

2.1妊娠期

2.1.1一般护理首先需要保证孕妇有充足的休息,保证每天10小时以上的时间处于睡眠状态。护理人员需要让孕妇充分了解休息对妊娠合并心脏病护理的重要性,保持病室内的安静,并协助孕妇调整其日常的生活作息时间[2]。协助孕妇获得合理健康的营养,因心脏病孕妇与一般的孕妇相比更需注重营养的摄取,并适当的增加其体重,以此来确保胎儿可以摄取足够的营养。但是孕期的体重增加尽量保持在10kg之内,避免造成心脏的负担过重。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需要摄取高蛋白、高热量及低盐的饮食。

2.1.2药物护理护理人员需协助孕妇正确的使用药物,在妊娠前有服用洋地黄类的药物史的孕妇,在孕期仍然需要继续服用[3]。且护理人员应使孕妇了解只有在妊娠期正确的服用药物,才可以保证其自身与胎儿的安全健康。

2.1.3预防感染护理人员在对孕妇进行护理时应提醒其尽量避免出现感染,尤其是上呼吸道的感染。若发现早期的感染症状,需要尽快的就医,避免因感染造成心脏负担的加重。

2.1.4缓解孕妇在妊娠期压力护理人员需使孕妇及其家属对孕妇的身心状况、妊娠的进展是否顺利正常以及胎儿的健康等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4]。同孕妇与家属分析与说明他们所担心的各种事项,以此来减轻孕妇的焦虑情绪。

2.2分娩期

2.2.1监测心功能在第一产程时,需要持续性的监测胎心率与宫缩,每隔15分钟对产妇的生命体征进行一次测量,关注是否出现先兆性心力衰竭。鼓励产妇以左侧卧位进行分娩,在必要时可以给予氧气的吸入,以此来维持胎盘有充分的氧气交换。同时,护理人员还需向产妇说明在宫缩时不可用力,避免过度的消耗体力,造成产时无力[5]。并向其说明减轻疼痛的方法与必要性。在第二产程时,尽可能的缩短产程时间,一般使用产钳帮助分娩,向产妇讲解合理用力的方法。与此同时,需要仔细观察产妇的病情,及时调整静脉滴注速度,避免心脏负荷的增加。在第三产程时,于胎儿娩出后,需向产妇的腹部加1~2kg的沙袋,避免因腹压的突然下降,导致血液积聚在内脏处,使回心的血量突然减少。加压用沙袋可以在产后的6小时后除去。

2.2.2降低产妇焦虑在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妇分娩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全产程进行陪伴,给予充分的支持与鼓励,和产妇一同面对在产程进展中所带来的压力。并在分娩的过程中及时的提供信息,以此来帮助产妇了解与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减轻焦虑及恐惧等负面情绪。

2.3产褥期

对于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产妇而言,自产后3天内,需要需绝对的卧床进行休息。此时护理人员需要严密的观察产妇的病情,当存在先兆心力衰竭的症状时,需要立即报告主治医生进行及时的处理[6]。在饮食方面适合清淡食物,存在便秘情况的产妇需要遵医嘱给予缓泻剂,避免因排便用力所引发的心力衰竭及血栓脱落,并遵医嘱对其使用预防感染的发生。

3.结果

经过我院的优质护理,26例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无母婴死亡病例,未发生严重感染及心衰等并发症,无新生儿综合征发生。

4.结论

在孕妇进行初诊时,需要全面、仔细的了解其病史,特别是同心脏病相关的病史,例如有无心脏病史、心脏病的类型、以往的诊疗过程以及心功能的状态等[7]。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在检查时观察孕妇心功能的状态与胎儿的宫内发育等情况。询问孕妇是否有心力衰竭诱因,例如过度疲劳、上呼吸道感染、重度贫血、妊娠期的高血压疾病以及心律失常等。护理人员还应对产妇进行心理与社会评估,当孕妇发现自身存在妊娠合并心脏病时,往往会表现出恐惧与焦虑等负面情绪,对自己及胎儿的安全担忧,引发精神的紧张。此时护理人员首先需要充分安慰孕妇,向其说明患病原因与护理方法,消除其紧张、忧虑的情绪。同时孕妇需要注意充分的休息,适当的增加营养,避免过度劳累。对于已经生产的心功能Ⅲ~Ⅳ级的产妇不宜进行哺乳,需要尽早的退奶。对于本身存在心脏病的女性建议其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避孕。因患有心脏病的女性一旦怀孕,常会威胁母儿生命[8]。因此需要做好计划生育,避孕方式中以手术结扎为最好,尽量避免口服避孕药与使用宫内节育器,预防发生血栓与菌血症等。

【参考文献】

[1]戴佩.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干预[J].青岛医药卫生,2011,42(5):380-381.

[2]赵秀珍.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2):2742-2743.

[3]张海英.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干预[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15):254.

[4]张素霞.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2):213-214.

[5]王朝松,万惠芳.妊娠合并心脏病孕期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月刊,2012,22(9):3924.

[6]刘玄生.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19):118.

[7]张红英.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J].中国医疗前沿,2012,07(1):66.

[8]杨茹,巩红.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7):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