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防雷设计浅谈图纸审核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5-15
/ 2

基于防雷设计浅谈图纸审核要点

韩文玲

韩文玲

青海省雷电灾害防御中心青海西宁810001

摘要:本文就近年来防雷图纸审核工作中发现的若干问题,诸如设计依据的引用、防雷类别的划分、雷电防护等级的划分、防雷图纸的类型、图纸中防雷内容的具体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关键字:防雷;图纸;审核

前言

随着国内房地产的快速发展,建筑的高度越来越高,人们防雷意识的普遍增强,防雷工程已经逐步进入专项建设当中,为了保证工程质量的安全可靠,防雷施工图纸审核已经成为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环节。把握好设计审核关,有效而全面地进行图纸审核,能为竣工后的防雷检测提供方便,保证施工质量,更能减少雷击灾害。

1、我国建筑物防雷设计现状分析

1.1防雷设计雷同,没有考虑周全。在对新建筑物工程的防雷设计时,防雷设计考虑不够周全,或对部分建筑物没有进行防雷设计,数据不完整、错乱。特别是电子文档的图纸,由于某个工程中,几栋建筑物结构相似而非完全相同,但防雷设计直接通过拷贝复制完全一样,如此导致其中一栋或几栋建筑物易遭受雷击。仅从建筑物的高度考虑,认为较低的建筑物不需要防雷设计,而没有根据气象、地理、环境等条件,雷击选择规律和建筑物的用途性质、面积大小以及年预计雷击次数等因素来考虑建筑物是否需要防雷设计。

1.2片面注重直击雷设计。设计者注重建筑物防雷的设计即防直击雷的设计,对建筑物内部设备的防雷尤其是对信息系统方面考虑不够全面;对一般建筑住宅用避雷带或用带与针的组合来保护,而对综合性高层建筑物也是采用针与带的组合来保护建筑物及天面上的设施,忽视了用主钢筋作为引下线。

1.3对避雷针的认识不正确。避雷针是金属体,它是把雷电引向自身来保护其他对象免遭直接雷击的,也就是说避雷针的保护是靠“引火烧身”来实现的。但在“引火烧身”的过程中会产生感应雷、增加雷击概率和地电位反击。这就需要在防雷图纸设计时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计算好避雷针的安装位置、安装高度、引下线位置等。

2、我国建筑物防雷设计图纸的审核

2.1审核要点分析

①防雷电波侵入。低压线路是否穿金属钢管埋地引入,埋地长度是否符合GB50057-94要求,电源线路、信号线路是否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和《建筑物内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要求采取过电压保护措施,过电压保护器选型是否正确,是否是该省防雷办备案产品,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是否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连接等。

②防雷击电磁脉冲。设计笼式避雷网,可有效防御雷电电磁脉冲干扰。随地取材设计成法拉第笼,可屏蔽建筑物内部的各种电子信息设备。具体应根据建筑物性质、设备特征、进出管线等因素设计屏蔽措施,以发挥良好的屏蔽、等电位和接地效果。

③过电压保护。建筑电气过电压保护的设计,应据建筑使用性质,依规范要求,对过电压保护的相应技术标准做出合理设计,如电源线路、信号线路、天馈线路、计算机网络、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有线电视、安全监控等系统的防雷保护。

④高层建筑防侧击雷。按照规范要求,对一类、二类、三类防雷建筑物防侧击雷提出的措施进行设计。如当前空调机普遍进入住宅及办公写字间,绝大多数建筑物外墙上的空调外挂机金属外壳及其金属支架均未与建筑物的防雷装置连接,即安装使用的外挂空调机未采取防侧击雷措施,这就需建筑设计时在相应位置预留一个接地端子供空调外挂机做接地处理用。

⑤接地装置。将建筑物的防静电接地、保护接地、工作接地、防雷接地、直流工作接地等共同接至一个接地体上,采用共用的接地方式,即利用建筑物的桩基础作接地装置。利用桩基础作接地体时,对建筑物地梁的处理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地梁内的主筋要和桩基础主筋连接起来,并要把各段地梁的钢筋连成一个环路,这样才能将各个基础连成一个联合接地体,而且地梁的钢筋形成一个很好的水平地环,综合成一个完整的接地系统,其接地电阻≤1Ω。

⑥等电位联结。为使建筑物相关点达到等电位,消除电位差,可设置导体联结,即等电位联结。建筑物内用电设备及进入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线均应做等电位联结;各层应预留等电位联结端子,以备设备接地;内卫生间设置局部等电位联结。

2.2审核意义分析

①宣传防雷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加强防雷减灾工作的监督与管理,更加有效地促进防雷减灾工作的法制化进程。

②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要求,严格审核各类设计中可能遗漏的防雷专业方面的设置,最大限度弥补设计中的不足,更加合理、有效地布局防雷装置设置,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③及时准确掌握建筑市场信息,为防雷现场监督、跟踪服务、检测验收、防雷工程实施提供可靠的信息,最终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赢。

3、建筑物防雷设计图纸内容分析

3.1避雷带建议明敷,不宜暗敷,且不同的女儿墙宽度要求避雷带的支撑高度是不同的,不能笼统地要求避雷带的支撑高度为lOcm或15cm,因为避雷带支撑高度与女儿墙宽之间关系极其密切。近年来发生多起女儿墙遭受直接雷击,造成石块坠落,砸伤地面物体的雷灾示例,其原因即避雷带暗敷或避雷带支撑架高度不够,无法完全保护到女儿墙。

3.2电子信息系统设备由TN交流配电系统供电时,配电线路必须采用TN-S系统的接地方式(GB50343-2004第5.4.1第2条),但现在很多设计仍采用TN-C-S系统的接地方式。

3.3在TN系统中,PE或PEN线应与防雷装置连接,引入各楼层的PE线应采用局部等电位连接方式重复接地。

3.4低压配电间、配电箱、卫生间(淋浴间)、弱电设备机房、电梯机房、电气竖井等宜在一些合适的地方预埋连接板,做局部等电位连接及接地用。

3.5所有进入建筑物的外来导电物均应在LPZOA或LPZOB与LPZl区的界面处做等电位连接。当金属管道从不同地点进入时,宜设若干等电位连接排,并应将其就近连到环形接地体,内部环形导体或此类钢筋上。

3.6弱电线缆敷设时与防雷引下线、保护地线、电力电缆和电气设备的净距应符合GB50343-2004规范第5.3.3条的规定。且通信线缆的布放应尽量集中在建筑物的中部,通讯缆线槽布放应尽量避免紧靠建筑物立柱或横梁:设计时,应尽可能位于建筑物立柱或横梁较远的位置。在综合布线时,不仅要以合适的路径敷设线缆,对弱电系统的电缆宣采用屏蔽电缆或穿金属管线敷设(不宜穿PVC管),屏蔽层和金属管应有良好接地,这将对线路起到很好的屏蔽效果,可减小雷电流通过对电视线缆、通信线缆、控制信号电缆等线缆的感应造成系统的不正常运行。

4、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许多先进的电气设备和信息系统在建筑物中的应用非常广。但是,雷击的危害也随之越来越大,在建筑防雷设计中图纸审核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防雷工程质量的优劣。因此对于建筑物防雷设计图纸审核的研究之于我国建筑物防雷方面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顾晓,苏柏成,邱杼炜,建筑物防雷设计图纸审核要点分析[J].北京农业,2014-05-25

[2]周炳辉,张其敏,林坚,浅析建筑防雷设计图纸审查中要点[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0-12-15

[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4]?IEC61312《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

[5]《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