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功能检查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1

肺功能检查的护理

徐红梅

徐红梅

(昆山市淀山湖人民医院江苏苏州215345)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4-0184-01

肺的主要功能为进行气体交换。将空气中的氧吸入体内,并将体内二氧化碳排出体外,检测气体交换能否正常进行的检查,称为肺功能检查[1]。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肺功能检测这项技术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在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和疗效评估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意义。我科自开展肺功能检查以来,在协助临床诊断和指导治疗方面取得满意效果。良好的护理配合保证了肺功能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现将肺功能检查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肺功能检查前的护理

1.1环境

保持检查室内空气新鲜,环境整洁、舒适,室温适宜(22~24℃)。

1.2消除患者恐惧紧张心理

根据病情向患者解释肺功能检查的目的和意义:可用于呼吸系统疾病诊断、鉴别诊断、病情评估、治疗反应及预后判断;肺功能检查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及慢性咳嗽性疾病的诊断和严重程度评级的重要指标,也是确诊哮喘、评估哮喘控制程度的重要依据[2]。告知患者,肺功能检查不会有任何痛苦,检查中会有有经验的医生在场,现场备有抢救措施及急救药品,包括注射用肾上腺激素、氧气、输液设备等。教会患者夹住鼻子、用嘴呼吸,尽可能含紧口嘴,保证测试过程中不会漏气。

1.3做好仪器设备的日常保养工作

严格做到一人一个口含嘴,防止交叉感染。

1.4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正确的检查时间

咯血患者必须在出血停止10min后才能做肺功能检查,痰中带血丝者可以做检查。气胸、活动性咯血及活动性肺结核,暂不宜做肺功能检查。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后3~5d方可进行肺功能检查。

2.肺功能检查中的护理

准确测量患者身高和体重。患者取端坐位,向患者讲解操作方法及要点。检查中因鼻子被夹住,所以应保持用嘴呼吸;尽可能含紧口嘴,保证测试过程中不漏气;尽可能配合操作者的口令,即时做呼气和吸气动;不要保留自己的力量;尽最大可能吸气,然后以最大力量、最快速度呼出。我科行肺功能检查的患者大多是年老、体弱、耐受力差,检查中可出现胸闷、憋气、咳嗽等症状,患者需休息数次才能完成整个检查。此时操作者要有足够的耐心、爱心,用温暖的目光、亲切的语言、轻柔的动作向患者传递同情、理解、信任、鼓励,支持患者顺利完成检查。

3.肺功能检查后的护理

检查后有些患者疲乏无力,扶患者回病房休息,必要时吸氧。支气管激发检查可出现咳嗽、咽痛、头痛、面红等轻微不适,告诉患者休息30min左右可自行缓解,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消毒好传感器和肺功能仪,一次性口嘴毁形弃去。检查室内紫外线照射30min后开窗通风。肺功能检查可为临床疗效提供客观指标,为呼吸道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有效的数据,检查全过程中良好的护理配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谢思蓉.肺功能检查病人依从性分析与对策,全科护理,2011年18期

[2]朱蕾.临床肺功能[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