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2

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分析

李毓银

李毓银

(云南省保山市中医院骨一科云南保山678000)

【摘要】目的: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应用椎体成形术治疗,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入院的5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用常规保守治疗形成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椎体成形术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疼痛症状,促进术后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9-0171-02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质疏松并发症,其在老年人群中多发。患者常出现严重的疼痛以及自主活动功能受限等,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目前经皮椎体成形术在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逐渐成熟。本文为了探讨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应用椎体成形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现从我院随机选取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椎体成形术及保守治疗进行对比分析。具体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研究对象为我院近年来收治入院的5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患者资料来源于2012年9月到2015年8月。入选患者均为在我院随机选取,均具有临床代表性。其中包括男性患者23例以及女性患者27例,患者年龄在60~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3.65±5.37)岁。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椎体压缩骨折时间以及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任何明显的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临床纳入与排除标准[1]

(1)经临床确诊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2)患者均为新发骨折,排除陈旧性骨折患者;(3)排除存在肝肾等严重脏器功能紊乱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4)排除已诱发脊髓以及神经根损伤的患者;(5)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均为自愿参与研究。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保守治疗。手法复位后给予患者牵引治疗。嘱患者卧床休息,观察无异常后指导患者行肌肉功能锻炼,四周后戴支具下床活动。给予患者钙尔奇等药物辅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患者取俯卧位,利多卡因局麻。C臂机直视下确定患病部位,体表标记椎弓根穿刺点。经穿刺点行骨穿,建立工作通道。注入骨水泥前行造影剂造影确保无渗漏情况。后调配丙烯酸树脂骨水泥,根据骨折程度调整注入量。待骨水泥完全固化后退出穿刺针。术中注意骨水泥呈牙膏状时开始注入,术后给予患者抗生素预防性治疗。

1.4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视觉模拟(VAS)评分、Cobb角角度以及O'Brien评分。

1.5疗效评价[2]

(1)VAS评分:用视觉模拟评分评价患者疼痛程度。0分表示无痛,随疼痛程度加重评分升高,10分表示疼痛难忍。(2)O'Brien评分:用O'Brien评分评价患者术后活动功能。1分表示行动无明显困难,活动自如;2分表示行走困难;3分表示无法自主行走,需使用轮椅;4分表示活动严重受限制,被迫卧床。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视觉模拟(VAS)评分、Cobb角角度以及O'Brien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在视觉模拟(VAS)评分、Cobb角角度以及O'Brien评分上均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各项指标上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

3.讨论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由于骨显微结构遭到破坏,增加了骨脆性而引发的椎体骨折症状[3]。老年人群的机体抵抗能力差,骨折后常需长期卧床,常引发患者感染、炎症、深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目前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方法繁多,经皮椎体成形术作为临床上常用方法,具有损伤小、快速有效缓解疼痛、稳定性好以及安全等多种特性。本文为了探讨应用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现从我院随机选取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资料来源于2012年9月到2015年8月。入选患者均为在我院随机选取,均具有临床代表性。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椎体成形术及保守治疗对比分析。通过分析可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后,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下降,疼痛得到明显的缓解。其Cobb角角度明显变小,O'Brien评分降低,患者活动能力明显提升。综上所述,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有效提升了患者的治疗后生活质量。其临床应用前景广阔,应推广治疗造福更多患者。

【参考文献】

[1]赵晓,张松涛,孙荣智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50例临床分析[J].颈腰痛杂志,2010,31(5):355-358.

[2]邵世坤,邢林卿,刘军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陈旧性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13,29(9):991-993.

[3]寇剑铭,王玺,贾学军等.经皮单侧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J].重庆医学,2014,(23):3056-3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