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创伤手术患者术后实施康复护理与功能锻炼的效果分析黄利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骨创伤手术患者术后实施康复护理与功能锻炼的效果分析黄利平

黄利平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湖南省直中医医院)412000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与功能锻炼在骨创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医院接受骨创伤手术的60例患者作为这次入选对象,入院后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的30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的3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生理、心理、缓解、社会关系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创伤手术患者中应用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促进骨折愈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大力推崇。

【关键词】骨创伤手术;康复护理;功能锻炼;临床疗效;

骨创伤手术对骨折患者术后的疼痛能有效缓解,但术后存在较多因素影响患者病情的康复,并存在并发症发生的风险[1]。随着医学技术的发现,功能锻炼和康复护理的不断深入,逐渐成为骨创伤患者的术后康复主要措施、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医院接受骨创伤手术的60例患者作为这次入选对象,探讨康复护理与功能锻炼在骨创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具体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医院接受骨创伤手术的60例患者作为这次入选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的30例患者中男16例,女14例,患者的年龄在33岁~62岁,平均年龄(48.23±2.35)岁;其中5例股骨颈骨折,7例腰椎骨质疏松,8例膝部骨折,10例前臂骨折。研究组的30例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患者的年龄在30岁~65岁,平均年龄(48.82±2.36)岁;其中6例股骨颈骨折,7例腰椎骨质疏松,8例膝部骨折,9例前臂骨折,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骨折类型等基本资料相仿,具有比较意义。

1.2纳入标准排除标准[2]

纳入标准:患者入院后均已接受手术治疗;患者均无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及其家属了解这次研究目的,并同意配合整项研究。

排除标准:伴有精神障碍患者;伴有沟通交流障碍患者;神经系统存在器质性功能障碍患者;伴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

1.3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在患者入院时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宣传,给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住院环境,指导患者按时服药。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主要包括:①心理护理,术后患者伴有一定的疼痛程度,患者对康复锻炼的认知水平不高,排斥康复锻炼。在护理过程中,多和患者进行沟通和交谈,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②给患者介绍康复训练对病情恢复、骨折愈合、关节功能恢复的积极作用,给患者分享一些治疗成功的案例,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进行康复锻炼的积极性。②康复锻炼认知干预,给患者介绍康复训练计划,并给患者进行示范给予指导,多数患者在训练早期由于疼痛难忍,不能顺利完成每日功能锻炼,护理人员给患者听音乐或是看视频,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给予患者热敷理疗,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给患者讲解疼痛产生的主要原因,给患者讲解疼痛缓解的办法,指导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干预。④功能锻炼,根据患者的骨折部位以及分型,制订康复功能锻炼方案,循序渐进的锻炼方法,在术后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被动运动,逐渐过渡至主动运动,慢慢自主下床和行走锻炼,在日常生活中能自理。给患者发放功能锻炼手册,并指导患者进行监督。指导患者逐渐进行肩肘关节运动,进行外展、握拳、挺胸等运动,训练过程中避免压迫肩关节,在患者拆除夹板指导患者进行关节前屈运动,术后半个月,主要运动腕关节,在患者适应后,逐渐过渡至肩肘关节的屈伸。

1.4指标观察[3]

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在患者出院后3个月,应用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环境和社会关系等4个方面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平均,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1.5统计分析

对研究所得数据利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来表示,用t检验,检测P值,如果经检测P值小于0.05,则提示经比较两组数据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生理、心理、缓解、社会关系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3.讨论

骨创伤引发关节功能障碍,是骨科中常见的一类损伤,临床主要应用手术治疗,缓解患者痛苦,有效降低畸形发生率。术后患者可能出现关节纤维强硬、骨质疏松、关节变硬、肌力明显下降等并发症,骨科创伤术后需给予相应的护理配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康复的进程。术后功能锻炼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给予正确的功能锻炼,改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关节作为人体重要的结果,一旦出现损伤,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活动带来一定的影响[4]。

在骨创伤手术患者术后给予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有助于患者的肢体肌力提高,局部改善患肢的血液循环,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术后给予早期功能锻炼,指导患者手指关节、肩关节活动,锻炼前臂肌肉静力性锻炼,对肘关节进行屈曲、旋后、伸直锻炼,逐渐增加患者的关节功能锻炼[6]。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的生理、心理、缓解、社会关系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骨创伤手术患者中应用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促进骨折愈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大力推崇。

参考文献:

[1]陈春杏,陈晓华,龚晓冰,等.骨创伤手术患者术后实施康复护理与功能锻炼的效果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5(4):149-150.

[2]陈慧.骨创伤手术患者术后实施康复护理与功能锻炼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7,2(26):54-55.

[3]柏雪梅.骨创伤手术患者采取术后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6,3(30):6031-6032.

[4]张意辉,邓建林.术后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应用于骨创伤手术患者的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9):3611-3612.

[5]刘萍.探讨防止骨创伤大手术患者形成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J].当代医药论丛,2014,22(3):190-190.

[6]翁羽翠,孙雅妮,周玲,等.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治疗肘关节僵硬术后功能锻炼方法的探讨[J].护理研究,2014,28(9):1115-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