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引导疗法可打破偏头痛周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1

图像引导疗法可打破偏头痛周期

在美国召开的“干预放射学协会年度科学会议”上,奥尔巴尼医学中心和纽约州立大学帝州学院的医生提出了一种创新性干预放射疗法,名为“图像引导的鼻内蝶腭神经节(SPG)封闭”,可以帮那些长期遭受慢性偏头痛折磨的病人缓解痛苦,让头痛持续减轻,而且所需药物更少。

“偏头痛是美国最普遍的虚弱性疾病之一,而花在上面的成本和取得的边际效用更让其成为最大的顽疾。”该研究主要负责人、奥尔巴尼医学中心干预放射专家肯尼思?曼达托说,“鼻内蝶腭神经节封闭是图像引导的目标性突破疗法,以病人为中心,有可能打破偏头痛的周期,迅速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曼达托和研究小组对112名有偏头痛和丛集性头痛的病人进行了一次回顾性分析研究。病人用一种可视化的模拟评分法(VAS)报告了他们头痛的严重程度,从1到10,分数越高代表头痛程度越厉害,也把病人的虚弱程度定量化。治疗过程中的入侵性达到最小,不会用到针刺。研究人员在病人鼻腔插入一根面条般的导管,有控制地输入4%的利多卡因(一种局部麻醉剂)到蝶腭神经节。在治疗之前,病人报告的平均VAS得分为8.25,每个月至少有15天得分大于4。在经过SPG封闭疗法后的当天,病人VAS得分减小了一半,达到平均4.10,而在30天后平均得分5.25,预疗效果只降低了36%。此外,88%的病人显示,他们继续缓解偏头痛所需的药物更少,或已经不需要。

“可控性输入利多卡因到蝶腭神经节,可作为一种对大脑偏头痛线路的‘复位按钮’,当利多卡因最初的麻醉效力逐渐消失,偏头痛开关好像也丧失了它曾经的最大效力。”曼达托说,“一些病人报告他们的症状得到立即缓解,去医院拿急性头痛药的次数也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