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海绵状血管瘤1例报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胆囊海绵状血管瘤1例报告

彭秋杰

(大理大学临床医学院云南大理671000)

【摘要】目的:探讨胆囊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胆囊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以复习讨论。结果: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胆囊海绵状血管瘤。结论:胆囊海绵状血管瘤易与胆囊肿瘤相混淆,术后病理可明确诊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常见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胆囊;海绵状血管瘤

【中图分类号】R65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6-0155-02

1.引言

海绵状血管瘤是指众多薄壁血管的海绵状异常血管团,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肿瘤,是一种缺乏动脉成分的血管畸形。常发生于脑和肝脏等器官,但发生于胆囊的海绵状血管瘤国外有少数报道,我国鲜有报道,本例胆囊海绵状血管瘤病例可为临床医生在特殊类型的胆囊占位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提供参考。

2.病例报告

恒某某,女,68岁,因右上腹部疼痛1周入院,疼痛为阵发性隐痛,并感右肩部放射痛,无恶心、呕吐及发热、无心慌、胸闷、气促,无咳嗽、咳痰及咯血,无尿频、尿急及尿痛。未行特殊治疗。患者入院时精神、饮食、睡眠可,二便正常。入院查体:神智清楚,BP142/75mmHg,P76次/分,R20次/分,T36.5℃。一般情况可,全身粘膜无苍白及黄染,心肺查体无异常,腹部平坦,右上腹深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腹部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分。相关检查示:上腹部彩超提示:(1)胆囊颈部中等回声,需除外胆囊实性病变,建议:进一步检查。(2)双肾钙化灶。上腹部MRI提示:胆囊颈部结节状异常信号,多考虑肿瘤或肿瘤样病变;(3)肝内外胆管轻度扩张。排除手术禁忌症后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术中胆囊三角游离清楚,胆囊颈部肿物我侵袭及转移征象。术后切开胆囊占位,可见一大小约1.2cm*0.7cm暗红色占位胆囊颈部。术后5天,病例结果回报:胆囊颈海绵状血管瘤,肿瘤直径约0.7cm,慢性胆囊炎。术后6天患者康复出院,2月后行复诊。

3.讨论

海绵状血管瘤是由血液的血窦和薄壁的静脉所构成的内皮深层和皮下的暗红、蓝色或紫色结节的血管瘤,四肢、躯干、及面颈部均可发生,反复为广泛可累计骨骼及肌肉,甚至关节、胃肠、肝均可发生[1]。临床上以海绵状血管瘤最为常见,其发病率为0.4%~20.0%,在尸检病例中检出率约为0.4%~7.3%,约占肝脏良性肿瘤的70%,好发于30~50岁女性,男女比例约为1:(4~5)[2-3]。肝海绵状血管瘤多数为单发,但仍有约20%~30%的患者为多发。但胆囊海绵状血管瘤极少见到,临床工作中极易把胆囊海绵状血管瘤误诊为胆囊息肉或者胆囊肿瘤,CT增强扫面下能一定程度的鉴别胆囊海绵状血管瘤,但最终的金标准仍是手术后病例检查,海绵状血管瘤在全身多种器官中均可发生,但胆囊海绵状血管瘤及为罕见,国内外针对该病窦少有报道,患者的临床表现因肿瘤部位、大小及邻近器官受累情况而异,误诊率较高,大多患者以上腹痛为主诉,一旦怀疑为胆囊血管瘤,均需考虑手术治疗,因随着肿瘤增大可导致症状反复并加重,且因胆囊壁较薄,易发生破裂出血,胆囊海绵状血管瘤位于胆囊颈部时,由于肿瘤增大可压迫胆总管引起梗阻性黄疸,所以不建议采取介入栓塞治疗,因血管瘤供血主要来源于胆囊动脉,可导致异位栓塞,加重胆囊炎症,严重者可致坏疽性胆囊炎,本病例血管瘤部位位于胆囊颈部,而胆囊颈部占位多考虑肿瘤恶变,胆囊癌发病人群以中老年多见,常合并胆囊结石或胆囊炎,也有合并黄疸,多以右上腹痛就诊,也有体检时发现的[4]。本例患者由因上腹痛入院,虽然无黄疸,但考虑该患者占位位于胆囊颈部,MRI影像学测量大于1cm且边界尚清楚,术前诊断仍考虑胆囊恶变可能性大,但未发生转移征象,考虑胆囊原位癌可能性大,胆囊原位癌优先选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术后病理报告并非胆囊癌变,病理结果提示胆囊海绵状血管瘤,回顾患者术后标本切开情况,暗红色占位符合海绵状血管瘤常见表现,胆囊海绵状血管瘤病例极为罕见,目前胆囊海绵状血管瘤由于病例少见,目前没有一套完整的诊疗规范,对于手术的选择也需要按血管瘤的大小、生长部位、类型所决定,针对发生于胆囊粘膜及粘膜下层的海绵状血管瘤,可考虑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例患者选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术后2月后复诊未出现特殊不适及复发,胆囊血管瘤为胆囊良性病变,预后较好,该病例报告可为临床医生在胆囊占位方面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4.结论

海绵状血管瘤虽然是常见的一种疾病,但在胆囊上发生的情况非常少见,肝海绵状血管瘤非真性肿瘤,绝大多数生长非常缓慢,确诊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理论上怀疑胆囊海绵状血管瘤,无论其大小或者所在胆囊位置,均考虑行手术治疗,正因该病少见,误诊与不当治疗可能是患者最主要的风险来源。以本例报告提供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手术方式情况、术后标本切开情况、术后病理情况为临床医生在今后诊断胆囊海绵状血管瘤疾病时提供参考。

D

A核磁共振图片;B术后胆囊标本切开图片;C、D病例切片(HE×100)。

【参考文献】

[1]吴阶平,裘法祖主编.黄家驷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770.

[2]SeymourI,SchwartzMD,HusserCW.Cavernoushemangiomaoftheliver.AnnSurg,1987,205(5):456-463.

[3]BrouwersMA,PeetersPM,DeJongKP,etal.Surgicaltreatmentofgianthaemangiomaoftheliver.BrJSurg,1997,84(3):314-316.

[4]WERNBERGJA,LUCARELLIDD.Gallbladdercancer[J].SurgClinNorthAm,2014,94(2):343-360.

[5]高建军,唐凤仙,龚晃,等.胆囊海面状血管瘤一例[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5,11(3):179.